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关道中 其二

梅关道中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石林飞磴郁千盘,直上青霄立马看。古木数丛苍霭合,春山一路白云寒。

居人每叹长安远,过客时歌蜀道难。临发邮亭回首望,故乡从此隔烟峦。

诗人李云龙的古诗

寿萧少宰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城上春风春昼长,桃花初发万年芳。飞来碧海三青鸟,曾见前身侍玉皇。

城西水亭放歌送别熊羽人

明代 李云龙

春溪流嘶齧城墙,垂阳吹花冉冉香。熊生彩鹢生双翮,季子御风来送将。

松胶赴吻如潮语,醉跨溪流挟飞雨。虹霓绕笔席边生,手制归云题别绪。

诗成袒跣笑相呼,溪头对掷明月珠。江花水鸟为歌舞,龙女天吴来有无。

丈夫有才不自试,袖吾补天手奚俟。为蛟为螭任变化,尊前一别寻常事。

行矣熊生去莫迟,太平天子正龙飞。金台突兀应无恙,为我先张万丈旗。

杂记八首 其四

明代 李云龙

石楼西望霭氤氲,几处青山带白云。手挹茏葱吹夜月,碧溪飞起凤凰群。

闻警答李无核

明代 李云龙

渔阳突骑正纷纷,一片笳声结阵云。三辅莫遮南牧马,九门空布内家军。

荒阶露冷闻虫语,绝塞风高过雁群。欲向金台哭秋草,与君同吊望诸君。

送客游秣陵

明代 李云龙

秣陵佳丽地,自古擅豪华。今日乌衣巷,已无王谢家。

钟山当殿落,淮水绕城斜。君到秋江上,菰芦正着花。

寿瑶台翁八十一

明代 李云龙

归去来兮事若何,扶胥江上足何波。两都作宰贤声著,四世同堂乐事多。

佳气重瞻关外紫,春风新长鬓边皤。渭滨正入飞熊梦,蓬岛无劳青鸟过。

哭周昆彦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龙鳞松下树,垂老此徘徊。一夜猿声怨,孤山鸾使催。

墨池成黯淡,笔冢共崔嵬。欲拟九招赋,魂兮招不来。

丁卯九日集何太史斋中

明代 李云龙

鸣珂初下玉宸班,昨夜飞霜入班关。红树却如先客醉,黄花真似称官閒。

风前听雁思南国,篱下班荆话故山。莫上高台望天末,鼎湖龙去不堪扳。

楼居答黎美周

明代 李云龙

小桥流水接花关,水上楼成倦鸟还。凉雨孤灯千里雁,白云秋树满城山。

惊回骇鹿三生梦,分得群鸥半席閒。却道壮怀无恙在,因君聊为破酡颜。

青楼曲 其一

明代 李云龙

十五青楼女,盈盈自不凡。鸦雏栖晓鬓,杏子染春衫。

绣带同心结,香车百宝嵌。与郎说盟誓,同上献花岩。

往行在赋赠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赋就凌云是子虚,时来应诏上公车。江都自挟天人策,宣室应收痛哭书。

照夜旧誇南海月,抟风今化北溟鱼。经纶草昧君能事,避世金门乐有馀。

题徐元祥清槐居 其二

明代 李云龙

帘捲翠云朝坠,窗开绿雨晴飞。嘒嘒玄蝉秋唱,喈喈黄鸟春归。

题福清八景寿叶师相

明代 李云龙

青鸾东归阿母老,三山飞入七老道。瀛洲仙客骑云还,长啸山头拾瑶草。

南极光芒接上台,帝师应谢赤松回。凭将池上黄金液,先上君王万寿杯。

初发珠江

明代 李云龙

春水日夜绿,客兴正悠悠。挥袂兴未已,已在江中流。

江云漠漠连江树,花落莺啼不知处。舟子频催兰棹发,行人遥望梅榆关。

自叹孤云不系身,十年空守故园春。从今水石烟霞外,拼作东西南北人。

怀仙引和黎君献 其四

明代 李云龙

紫府青娥白玉肌,手攀琼树待幽期。五云隔断蓝桥路,不是裴航谁得知。

访朱季美环谷庄居

明代 李云龙

寻君谷口路,杖策入孤村。径转方知处,山开忽到门。

阴崖苍树合,幽磴野花繁。向夕凉风起,高斋闻夜猿。

塞上答沈璧父

明代 李云龙

无事莲花府,因君破寂寥。胡笳催进酒,汉月引鸣镳。

说剑已逢敌,从军直渡辽。无将笛中柳,瘦入沈郎腰。

寄张太史

明代 李云龙

洞庭何事久悬车,欲就彭咸与世疏。湖水东边横木渡,梅花多处作楼居。

珊瑚高架徐陵笔,玳瑁新装逸少书。闻道女媭相怨骂,兰皋回马意何如。

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 其八

明代 李云龙

浩荡南暝外,逍遥任此身。湖山如往日,烟月待归人。

野老能分布,沙鸥不厌贫。纷纷车马客,赢得鬓如银。

送安仲

明代 李云龙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抚卷爱斯语,临风怀胜游。

君浮湘水棹,言断楚江秋。昔日依刘客,江边尚有楼。

李云龙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3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