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正民
倦翼卑飞忆故林,弟兄隔阔倍伤心。神州翻作豺狼窟,天堑犹防马箠侵。
何幸鸰原同急难,宁将茅茹论升沉。不须更语刘玄德,始觉元龙用意深。
人日和同院 其二
跳丸日月走虚空,又见曦轮参空中。冰雪侵凌伤暖律,芳菲排办待和风。
家无儋石犹能乐,腹有诗书未是穷。酒后笑谈无畔岸,更将妙道问鸿濛。
呈赵表之大监为祥符藏基也
凡圣同居亦偶然,谁知龙藏结良缘。闻公旧有谈天口,为借深潭五百年。
早春次韵 其二
平原齐吐麦,幽谷未迁莺。王者虽无战,元戎盍治兵。
山川羁客恨,桃李故园情。何处花先发,篮舆取次行。
寄尹叔 其二
为人疏懒自天真,从宦区区本为贫。尚恨有情难学道,正缘无事不随人。
腥咸连日逢河伯,击拍终宵困黍民。乐静爱閒吾得计,何须更问要涂津。
挽刘刑部 其一
西汉于张手,传家旧得名。金科惟尚恕,棘寺每持平。
丹笔流馀庆,朱轓蔼政声。他年门下客,接武位秋卿。
挽胡茂老枢密 其一
盛际符千载,中朝第一人。凤池鸣委佩,朱邸奉重轮。
右府谋猷密,殊邻意气伸。佐时遗事业,谁为勒苍珉。
和平叔 其一
旧结茅茨阅十春,忆曾扪虱话春辛。当年巳讶霜髭老,今日何辞酒盏频。
得俊东床人似玉,颂功槐府笔挥银。从今稳步青云上,聊慰投閒物外人。
久雨不解次韵 其三
春事寒应晚,旅人闲转愁。空阶宵更滴,远霭晓难收。
嗜好藏龟壳,行年问虎头。孙郎多智策,箭重却回舟。
题羊裘轩诗
世祖驰驱复汉家,故人高卧老烟霞。至今只说羊裘好,拜衮谁思邓仲华。
和孙邦求 其四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和邦求见寄
坐看霜霰送穷冬,流落天涯类断蓬。词翰难陪杜陵老,沧浪聊访紫溪翁。
想寻芳草门庭在,忆对梅花笑语同。海腊腥咸难致远,漫凭黄耳附书筒。
和孙邦求 其二
回首宣城一梦间,黄公垆畔记前欢。故交十载穷空谷,得路三人到广寒。
韩愈应须拜东野,钟仪未必困南冠。平津晚佩黄金印,稳步青云兴始阑。
寄元叔 其二
海上欣逢梅柳新,旅怀悽惨倍伤春。飘浮正类河中木,聚散还同陌上尘。
终拟文章为世用,未应富贵后时人。登临况有新诗句,满箧珠玑岂患贫。
和赵表之大监对雪 其一
韬霞掩日冷云同,恍惚身游银色宫。善巧作花轻堕砌,强名解舞漫随风。
四郊普覆沾丰泽,万室平分荷至公。兴减有时无著相,观空是色色还空。
次韵同院晚春 其二
华年衮衮似江波,更被閒愁暗波磨。懒逐西园飞皂盖,却寻严濑听新歌。
春光不为干戈减,花发长嗟风雨多。已束轻装增别恨,竹林高会阻经过。
人日和同院 其三
玉烛初更品物新,又观剪綵镂新人。休嗟岁岁年年貌,且送奇奇怪怪神。
酒有十千元自富,食兼三九未全贫。王孙诗笔能鏖战,夜遣偏师敌富春。
和同院梅花 其一
岁残万木冻如痴,聚窟飘香起痴肌。韵胜自依山谷里,肤清偏称月明时。
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风前细细吹。蓬岛瑶池空入梦,不将清兴属芳枝。
破贼凯歌八章 其三
万幕如云振鼓鼙,角声呜咽马惊嘶。亚夫持重惟坚壁,应为桑榆太白低。
戏德邵
漫说灵犀一点通,人生谁肯困途穷。远同汉代东方朔,近比江西黄仲熊。
休戴南金双德胜,幸逢膏泽屡年丰。薄田正可捐鸡肋,义士于今少古鸿。
友人来诗有纸价高之句次韵
文章小技等秋毫,鄙作空令笔史劳。闻道东家方给札,柯藤谷楮两相高。
李正民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170篇诗文
和平叔 其三
食蛤蜊
寄艾若讷
送艾若讷赴青田 其二
南归 其四
破贼凯歌八章 其八
息交行
泉守汪兄内翰惠荔子蕉乾
和元叔闻德邵省下之作
书花萼集后
再寄曹明甫
酬德邵
寄元叔因呈知府内翰
赠刘无虞侍郎
程之徒
览史 其一
行县福途憩庐山院竹轩用壁间韵
秀士诗
再领宫祠
讼牒
枯木叹
和同院蜡梅 其二
和赵表之大监对雪 其二
再和邦求一首
刘卿任尝新茶于佛舍元叔弟赋诗次韵 其二
题蒙园
送尹叔之行朝
东海生欲以酒见遗而郡禁方严仆每饮又少作诗谢之
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 其一 宝所
挽陈志行寺正
因客话有感
和同院蜡梅 其一
兰溪怀和叔
括苍泛舟
和舒伯源梅花韵 其二
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
次韵邦求少监 其一
和孙邦求 其五
次韵叶舍人 其三
和同院梅花 其三
和孙邦求 其一
哭友人诗 其一
邦求示诗述其昆弟鼎臣宝臣守平江因以和之
次韵叶舍人 其一
南归 其六
奉和元叔锡服
将之海盐留别和叔 其一
南归 其七
示鹿苑如老
访祝舜俞新居
寄和叔 其三
中兴
寄祝舜俞
和元叔秋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