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贽
松风已可哀,萝月复飞来。如何当此夜,万里独登台。
读书乐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
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
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
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何必读书,然后为乐。
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
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薙发 其二
有家真是累,混俗亦招尤。去去山中卧,晨兴粥一瓯。
湖上红白梅盛开戏题
始知春意属闲身,红白相将入望频。才到开时君又去,看花不是种花人。
郑楼
谷口郑子真,栖迟市门里。小楼延上客,酒酣犹未已。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二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南池二首 其一
济漯相将日暮时,此间乃有杜陵池。三春花鸟犹堪赏,千古文章只自知。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三
细问太来者,暮宿汉阳城。三日望京山,五日过西陵。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初到石湖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七
黄昏入夏口,无计问刘琦。假若不逢君,流落安所之。
至日自讼谢主翁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
虽有读书乐,患失又患得。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
笔秃锋铓少,指柔龙蛇在。宛然一书生,可笑亦可爱。
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
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
哭怀林 其一
南来消息不堪闻,肠断龙堆日暮云。当日虽然扶病去,来书已是细成文。
岁暮过胡南老 其一
胡床挂空壁,穷巷有深居。满目繁华在,先生独晏如。
牡丹时 其二
忆昔长安看花时,牡丹独有醉西施。省中一树花无数,共计二百单八枝。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一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一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一
竹径来三友,清幽半在君。抛书为对客,把酒好论文。
青苔过雨后,独鹤向人群。携手欲同去,相看日未曛。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哭耿子庸 其一
楚国有一士,胸中无一字。令人读汉书,便道赖有此。
盖世聪明者,非君竟谁与。所以罗盱江,平生独推许。
行年五十一,今朝真死矣。君生良不虚,君死何曾死。
除夕道场即事 其一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07篇诗文
哭陆仲鹤 其一
十八罗汉游戏偈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八
榼山寺夜坐
岁暮过胡南老 其三
哭贵儿 其二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哭黄宜人 其四
初至云中
哭怀林 其三
太白楼 其一
却寄 其四
过雁门 其一
九日坪上 其三
哭耿子庸 其二
哭陆仲鹤 其二
富莫富于常知足
九日坪上 其二
谒关圣祠
岁暮过胡南老 其四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二
中秋刘近城携酒湖上
观铸关圣提刀跃马像
古道通三晋
太白楼 其二
怀林答偈附
牡丹时 其一
赋松梅 其二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 ...
却寄 其一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庄纯夫还闽有忆 其三
环阳楼晚眺得棋字
同周子观洞龙梅
哭怀林 其四
山中得弱侯下第书
哭耿子庸 其四
赠两禅客
晚过居庸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二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四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
朔风谣
重过曾家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四
春宵燕集得空字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三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