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明代 李贽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诗人李贽的古诗

牡丹时 其一

明代 李贽

牡丹才记欲开时,芍药于今久离披。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至日自讼谢主翁

明代 李贽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

虽有读书乐,患失又患得。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

笔秃锋铓少,指柔龙蛇在。宛然一书生,可笑亦可爱。

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

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五

明代 李贽

方我来归日,是君倾盖时。通玄信长者,北海好男儿。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二

明代 李贽

芒种在今朝,君行岂不遥。农夫欢倒极,雨立迓星轺。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明代 李贽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九日坪上 其一

明代 李贽

如鸟飞飞到处栖,今年九日在山西。太行正是登高处,无菊亦应有酒携。

哭黄宜人 其三

明代 李贽

中表皆称孝,舅姑忍汝劳。宾朋日夜往,龟手事香醪。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二

明代 李贽

暑在人还倦,竹深风自凉。茶来频我酌,酒到与君尝。

徙倚窥驯鹿,闻呼过短墙。沈吟秋日近,容易得相将。

岁暮过胡南老 其四

明代 李贽

有席虽长穿,有朋亦喜欢。园蔬堪摘矣,不用一钱看。

除夕道场即事 其一

明代 李贽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三

明代 李贽

细问太来者,暮宿汉阳城。三日望京山,五日过西陵。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二

明代 李贽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明代 李贽

三马同槽买邺都,转身卖与小羌胡。山涛不是私忧者,羊佑宁知非算无。

天堑长江权入晋,地分左衽终输吴。当时王谢成何事,只好清谈对酒垆。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 ...

明代 李贽

贫贱少亲交,许由故弃瓢。许由千古少,蒙袂且相招。

十八罗汉漂海偈

明代 李贽

十八罗汉漂海,第一胖汉利害。失脚踏倒须弥,抛散酒肉布袋。

犹然嗔怪同行,要吃诸人四大。咄,天无底地无盖,好个极乐世界。

朔风谣

明代 李贽

南来北去何时了,为利为名无了时。为利为名满世间,南来北去正相宜。

朔风三月衣裳单,塞上行人忍涷难。好笑山中观静者,无端绝寒受风寒。

谓余为利不知余,谓渠为名岂识渠。非名非利一事无,奔走道路胡为乎。

试问长者真良图,我愿与世名利徒,同歌帝力乐康衢。

富莫富于常知足

明代 李贽

富莫富于常知足,贵莫贵于能脱俗。贫莫贫于无见识,贱莫贱于无骨力。

身无一贤曰穷,朋来四方曰达。百岁荣华曰夭,万世永赖曰寿。

岁暮过胡南老 其一

明代 李贽

胡床挂空壁,穷巷有深居。满目繁华在,先生独晏如。

哭怀林 其三

明代 李贽

梦中相见语依依,忘却从前抱病归。四大已随风火散,去书犹嘱寄秋衣。

榼山寺夜坐

明代 李贽

松风已可哀,萝月复飞来。如何当此夜,万里独登台。

李贽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