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贽
雨雪东南行,贫交家上京。当时孔北海,极重郑康成。
却寄 其二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一
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且喜六龙下食,因知二妙堪多。
怀林答偈附
亦知都府内,事事无不有。只是从外来,令人难长守。
观铸关圣提刀跃马像
英雄再出世,烈烈有晖光。火焰明初日,金精照十方。
居然围白马,犹欲斩颜良。岂料人千载,又得见关王。
哭陆仲鹤 其一
二十年前此地分,孤帆万里出重云。滇南昔日君怜我,白下今朝我哭君。
恨菊
不是先生偏爱菊,清霜独有菊花开。满庭秋色无人见,敢望白衣送酒来。
哭怀林 其三
梦中相见语依依,忘却从前抱病归。四大已随风火散,去书犹嘱寄秋衣。
太白楼 其二
天宝年间事已非,先生不醉将安归。当时豪气三千丈,倾国名花赠玉妃。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二
元方既难为弟,季方又难为兄。如此食麋自可,何必白日飞升。
太白楼 其一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哭陆仲鹤 其二
岁岁年年但寄书,艹萍消息竟何如。巨卿未解山阳梦,垂老那堪策素车。
赠两禅客
孟尝门下客三千,狗盗鸡鸣绝可怜。自脱秦关归去后,始知二子会参禅。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二
莫夸家里富,家富令人丑。若实到家人,一毫亦无有。
哭黄宜人 其三
中表皆称孝,舅姑忍汝劳。宾朋日夜往,龟手事香醪。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
阴阴藤挂树,隐隐日为年。坐觉凉风至,披襟共洒然。
中州第一程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同周子观洞龙梅
一枝斜倚古垣东,白首逢君出洞龙。莫怪花神争笑语,周郎昨夜此山中。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二
暑在人还倦,竹深风自凉。茶来频我酌,酒到与君尝。
徙倚窥驯鹿,闻呼过短墙。沈吟秋日近,容易得相将。
南池二首 其二
水入南池读古碑,任城为客此何时。从前秪为作诗苦,留得惊人杜甫诗。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六
季心何意气,夜半犹开门。幸免穷途哭,能忘一饭恩。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07篇诗文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 ...
塞上吟
南池二首 其一
岁暮过胡南老 其二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二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七
读书乐
岁暮过胡南老 其四
立春喜常融二人至 其一
过雁门 其二
初至云中
哭耿子庸 其三
除夕道场即事 其一
薙发 其二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一
九日坪上 其一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
哭贵儿 其二
丘长孺生日
十八罗汉游戏偈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八
岁暮过胡南老 其一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赋松梅 其一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云中僧舍芍药 其一
赋松梅 其二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二
中秋刘近城携酒湖上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哭黄宜人 其四
夜半闻雁 其四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一
入山得焦弱侯书有感
晋阳怀古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一
哭怀林 其二
得上院信
环阳楼晚眺得棋字
哭怀林 其一
除夕道场即事 其二
哭耿子庸 其四
谒关圣祠
古道通三晋
至日自讼谢主翁
春宵燕集得空字
九日至极乐寺闻袁中郎且至因喜而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