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得上院信

得上院信

明代 李贽

世事由来不可论,波罗忍辱是玄门。今朝接得龙湖信,立唤沙弥取水焚。

诗人李贽的古诗

过雁门 其二

明代 李贽

千金一剑未曾磨,陡上关来感慨多。关下人称真意气,关头人说白头何。

晋阳怀古

明代 李贽

水决汾河赵已分,孟谈潜出间三军。如何智伯破亡后,高赦无功独首论。

六月访袁中夫摄山

明代 李贽

怀人千佛岭,避暑碧霞颠。试问山中乐,何如品外泉。

阴阴藤挂树,隐隐日为年。坐觉凉风至,披襟共洒然。

岁暮过胡南老 其二

明代 李贽

河内着碑铭,睢塘流颂声。百年林下叟,隐隐作仪刑。

十八罗汉游戏偈

明代 李贽

不去看经念偈,却来神通游戏。自夸能杀怨贼,好意翻成恶意。

咦,南无阿弥陀佛,春夏秋冬四季。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四

明代 李贽

青翠满池台,徒增静者哀。一步一回远,君今去不来。

塞上吟

明代 李贽

乘槎欲问天,只怕冲牛斗。乘桴欲浮海,又道蛟龙吼。

读书乐

明代 李贽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

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

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

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何必读书,然后为乐。

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

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二

明代 李贽

芒种在今朝,君行岂不遥。农夫欢倒极,雨立迓星轺。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一

明代 李贽

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朔风谣

明代 李贽

南来北去何时了,为利为名无了时。为利为名满世间,南来北去正相宜。

朔风三月衣裳单,塞上行人忍涷难。好笑山中观静者,无端绝寒受风寒。

谓余为利不知余,谓渠为名岂识渠。非名非利一事无,奔走道路胡为乎。

试问长者真良图,我愿与世名利徒,同歌帝力乐康衢。

谒关圣祠

明代 李贽

交契得如君,香烟可断云。既归第一义,宁复昔三分。

金石有时敝,关张孰不闻。我心无所似,只是敬将军。

赠何心隐高第弟子胡时中

明代 李贽

三日三渡江,胡生何忙忙。师弟恩情重,不忍见武昌。

却寄 其二

明代 李贽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赋松梅 其二

明代 李贽

皎皎中秋月,无声谁论价。有色兼有声,松梅明月下。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明代 李贽

无端滞落此江濒,雨湿征衫逢故人。但道三元犹浪迹,谁知深院有孙身。

才倾八斗难留客,酒赋千钟不厌贫。自是仙郎佳况在,何妨老子倍精神。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一

明代 李贽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除夕道场即事 其三

明代 李贽

白发催人无奈何,可怜除夕不除魔。春风十日冰开后,依旧长流沁水波。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一

明代 李贽

本无家可归,原无路可走。若有路可走,还是大门口。

牡丹时 其二

明代 李贽

忆昔长安看花时,牡丹独有醉西施。省中一树花无数,共计二百单八枝。

李贽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