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贽
本无家可归,原无路可走。若有路可走,还是大门口。
九日坪上 其三
身在他乡不望乡,闲云处处总凄凉。故人若问凉边事,日射坪田索酒尝。
赋松梅 其二
皎皎中秋月,无声谁论价。有色兼有声,松梅明月下。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一
牡丹时 其二
忆昔长安看花时,牡丹独有醉西施。省中一树花无数,共计二百单八枝。
十八罗汉漂海偈
十八罗汉漂海,第一胖汉利害。失脚踏倒须弥,抛散酒肉布袋。
犹然嗔怪同行,要吃诸人四大。咄,天无底地无盖,好个极乐世界。
读刘禹锡金陵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怀古独称刘。千寻铁锁沈江底,百万龙骧上石头。
赋就群公皆阁笔,功成二子莫为雠。钟山王气千年在,不见长江日夜浮。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 ...
贫贱少亲交,许由故弃瓢。许由千古少,蒙袂且相招。
晚过居庸
重门天险设居庸,百二山河势转雄。关吏不闻占紫气,行人或共说非熊。
湾环出水马蹄涩,回复穿云月露融。燕市即今休感慨,汉家封事已从容。
哭陆仲鹤 其一
二十年前此地分,孤帆万里出重云。滇南昔日君怜我,白下今朝我哭君。
庄纯夫还闽有忆 其四
七十古来稀,知余能几时。君宜善自计,莫念出家儿。
哭耿子庸 其三
太真终日语,东方容易谈。本是闽越人,来此共闲闲。
君子有德音,听之使人惭。白门追随后,万里走滇南。
移家恨已满,敢曰青于蓝。志士苦妆饰,世儒乐苟安。
谓君未免俗,令人坐长叹。
却寄 其二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过雁门 其一
尽道当关用一夫,昔人曾此捍匈奴。如今冒顿来稽颡,李牧如前不足都。
哭黄宜人 其三
中表皆称孝,舅姑忍汝劳。宾朋日夜往,龟手事香醪。
除夕道场即事 其一
众僧齐唱阿弥陀,人在天涯岁又过。但道明朝七十一,谁知七十已蹉跎。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七
黄昏入夏口,无计问刘琦。假若不逢君,流落安所之。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郑楼
谷口郑子真,栖迟市门里。小楼延上客,酒酣犹未已。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
我乃无归处,君胡为远游。穷途须痛哭,得意勿淹留。
旅鬓迎霜日,诗囊带雨秋。蓟门虽落莫,应念有焦侯。
过雁门 其二
千金一剑未曾磨,陡上关来感慨多。关下人称真意气,关头人说白头何。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07篇诗文
怀林答偈附
九日坪上 其一
题绣佛精舍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四
南池二首 其一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一
却寄 其四
得上院信
岁暮过胡南老 其三
读羊叔子劝伐吴表
九日坪上 其二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二
中秋刘近城携酒湖上
读书乐
春宵燕集得空字
哭怀林 其三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二
入山得焦弱侯书有感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六
立春喜常融二人至 其一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一
初到石湖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八
哭耿子庸 其二
夜半闻雁 其四
十八罗汉游戏偈
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韵
环阳楼晚眺得棋字
南池二首 其二
哭陆仲鹤 其二
夜半闻雁 其二
太白楼 其一
中州第一程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一
谒关圣祠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二
渡桑间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三
山中得弱侯下第书
除夕道场即事 其三
赠何心隐高第弟子胡时中
朔风谣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四
湖上红白梅盛开戏题
秋前约近城凤里到周子竹园 其二
哭贵儿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