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半闻雁 其四

夜半闻雁 其四

明代 李贽

日月湖中久,时闻冀北音。鸿飞如我待,鼓翼向山阴。

诗人李贽的古诗

塞上吟

明代 李贽

乘槎欲问天,只怕冲牛斗。乘桴欲浮海,又道蛟龙吼。

牡丹时 其一

明代 李贽

牡丹才记欲开时,芍药于今久离披。可是山中无人到,花开花谢总不知。

古道通三晋

明代 李贽

黄河远缀白云间,我欲上天天不难。三晋谁云通古道,人今惟见太行山。

丘长孺生日

明代 李贽

似君初度日,不敢少年看。百岁人间易,逢君世上难。

三杯生瑞气,一雨送春寒。对客犹辞醉,尊前有老聃。

谒关圣祠

明代 李贽

交契得如君,香烟可断云。既归第一义,宁复昔三分。

金石有时敝,关张孰不闻。我心无所似,只是敬将军。

岁暮过胡南老 其二

明代 李贽

河内着碑铭,睢塘流颂声。百年林下叟,隐隐作仪刑。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明代 李贽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太白楼 其二

明代 李贽

天宝年间事已非,先生不醉将安归。当时豪气三千丈,倾国名花赠玉妃。

观铸关圣提刀跃马像

明代 李贽

英雄再出世,烈烈有晖光。火焰明初日,金精照十方。

居然围白马,犹欲斩颜良。岂料人千载,又得见关王。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一

明代 李贽

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且喜六龙下食,因知二妙堪多。

除夕道场即事 其二

明代 李贽

坪上相逢意气多,至人为我饭楼那。烧灯炽炭红如日,旅夕何愁不易过。

哭耿子庸 其一

明代 李贽

楚国有一士,胸中无一字。令人读汉书,便道赖有此。

盖世聪明者,非君竟谁与。所以罗盱江,平生独推许。

行年五十一,今朝真死矣。君生良不虚,君死何曾死。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六

明代 李贽

季心何意气,夜半犹开门。幸免穷途哭,能忘一饭恩。

哭怀林 其三

明代 李贽

梦中相见语依依,忘却从前抱病归。四大已随风火散,去书犹嘱寄秋衣。

却寄 其二

明代 李贽

持钵来归不坐禅,遥闻高论却潸然。如今男子知多少,尽道官高即是仙。

夜半闻雁 其四

明代 李贽

日月湖中久,时闻冀北音。鸿飞如我待,鼓翼向山阴。

牡丹时 其二

明代 李贽

忆昔长安看花时,牡丹独有醉西施。省中一树花无数,共计二百单八枝。

朔风谣

明代 李贽

南来北去何时了,为利为名无了时。为利为名满世间,南来北去正相宜。

朔风三月衣裳单,塞上行人忍涷难。好笑山中观静者,无端绝寒受风寒。

谓余为利不知余,谓渠为名岂识渠。非名非利一事无,奔走道路胡为乎。

试问长者真良图,我愿与世名利徒,同歌帝力乐康衢。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二

明代 李贽

忆别龙湖才几时,天涯霜雪净须眉。君今复自龙湖至,鬓里有丝君自知。

太白楼 其一

明代 李贽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李贽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1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