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闰月得家报

闰月得家报

明代 李之世

寒冱岁添闰,凄清旅值冬。竹垣风易入,茅屋露偏浓。

独处难成豫,随班亦寡悰。食常过日午,起每听晨钟。

叨窃诚无补,疏卑易见容。屡移带孔缓,经月印奁封。

萝户书长掩,苔阶履不跫。发缘霜后减,骨以病来慵。

风土何多异,亲知不一逢。乡书才昨至,归梦屡怔忪。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重过非熊馆

明代 李之世

金风虽零露,园林尚葱蔚。以我过从数,谅子羁怀慰。

窗隙挂蟏蛸,墙隈啼络纬。中坐有馀清,茶烟鼎初沸。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明代 李之世

此树生来如许久,闻道台成树久有。树根入土知几深,土面蟠根久半朽。

暗想累台覆土时,根株著土一齐移。台高不改旧规格,树古年年发新枝。

五马门前一径深,森森台畔表乔林。为言世远思培植,更筑崇基护绿阴。

和胡伯连舟中向火

明代 李之世

留滞休怜客况孤,薄寒相对拥湘炉。榆槐暂试新烟冷,榾柮旋将旧烬嘘。

柏叶浮樽湛似碧,璚花点茗滑凝酥。长途韵事知多少,此景同君可再无。

寄陈熙父 其六

明代 李之世

东来紫水碧湾环,百折斜穿竹洞关。但得买船兼买酒,不妨同去又同还。

坡翁云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余今有类于是 ...

明代 李之世

不思何肉与冯鱼,滓秽宁教溷鱼虚。嗒尔坐忘南郭几,翛然人似上皇馀。

身依地水真如幻,俗少耕渔近厥初。欲作琼南风土记,山经月令不胜书。

金华山小庵

明代 李之世

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

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次和尹世立夜过口占

明代 李之世

潮响刚到门,客屐临溪驻。登台目稍宽,倚树得新句。

朦胧月始华,澹宕林多趣。语罢出林垌,笑指客来处。

春日鲁子湛书堂赏花同黎建和郑明宰黄茂明分赋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兰灯艳艳漏声长,玉醴频倾琥珀光。众客莫愁归路瞑,晚风拚醉百花傍。

偶以公事出西郭暂憩小庵题壁

明代 李之世

确石颓沙岸欲崩,危桥齿齿历千层。已疲官路刚逢寺,乍入云堂不礼僧。

残暑气清荷叶堰,微凉阴藉豆花棚。閒身也被头颅误,到此情怀冷似冰。

羽甫家兄斋中曲木几歌

明代 李之世

离奇古木不中绳,以之为器器不平。吁嗟岂是樵爨物,高人一见眼自明。

登君之堂作君几,我取离奇不取平。古之奇人多礧砢,其貌嵚巇而可惊。

始知世俗称平者,乃是钝滞之别名。山不奇兮不肯高,水不奇兮不肯清。

平莫平于案与椅,终日对之有何情。请君相士如相几,但见离奇切莫轻。

对庭柳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尽日玄蝉咽露枝,午风庭畔柳丝丝。乍眠乍起何多事,争似先生睡足时。

为何凝生题十九首 其十五 李米祠

明代 李之世

苦吟长吉似秋蝉,老米名颠笔不颠。墨沈精魂疑未散,冷香残烬话前缘。

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

明代 李之世

绿筱村村合,重楼面面遮。窗光时见岫,海气欲成霞。

浦树攒高岸,人烟就浅沙。小桥当仄径,疏柳卧浮槎。

水国洲环市,江渔艇是家。断虹收雨过,归雁背帆斜。

草沼鸣蛙鼓,风檐散蜜衙。坐来诗兴发,清露满蒹葭。

游南华寺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香泉流出响淙淙,回合宁知翠几重。度过盘冈微有径,转寻洞口已无踪。

山中原亩全归寺,庄落僧徒半力农。行列溪桥还五里,遥风先送殿前钟。

岁晏悼亡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招魂欲写不成文,细数从前几负君。钏铒每缘供客尽,裙簪常与侍儿分。

得归香国应无恨,纵叩巫阳未必闻。儗向如来求忏度,三生缘会亦纷纷。

次和林阳仲铨部见赠还琼山兼志畴昔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鹓行鸥席各为群,仕隐繇来不碍君。水镜独提天下士,文场雄扫万人军。

半窥短阁吟赊月,一鉴澄池坐浣云。近喜词曹归领袖,綵毫敲玉数相闻。

杂怀 其五

明代 李之世

鸷百不如鹗,于人亦复然。一人是知己,胡用客三千。

悠悠行路间,凉炎迭为权。去去勿复道,索居且自全。

稍霁友人过访

明代 李之世

残书湿重揭难开,火炽金猊一开煤。坳水微闻喧蚁渡,茆檐时见曝禽毸。

沧桑小劫移城邑,花鸟閒愁吊草莱。骑马到门坭过膝,南桥刚道射潮回。

珠江词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珠江江水碧迢迢,画舫湘帘横玉箫。两岸垂杨低拂水,轻风摇过木兰桡。

王方伯削平粤寇诗以志颂 其四

明代 李之世

海内骚然仰度支,东南物力尽彫疲。可堪号泽窥关日,尽是炊骸拆骨时。

十郡河山归掌握,诸曹刍粟属分司。凭将一柱扶天手,重勒镇蛮两字碑。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