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学博刘宾墀先生之任祁阳

送学博刘宾墀先生之任祁阳

明代 李之世

分符今作令,且喜近乡园。驿路通湘口,家山对郭门。

观风怜土壤,问俗谙方言。形胜荆吴会,鱼盐海市喧。

祁峰雄楚泽,汉派接淮源。露冕新游壮,探奇旧梦存。

蟾云频拄笏,爱日且娱萱。渐鼓南薰奏,还驱北阙辕。

香桥细雨过,青涧杂花繁。浯水漫郎宅,潇江帝子村。

公馀知有暇,佳胜可谁论。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水竹山人

明代 李之世

水竹山人水竹居,一壶浊酒一囊书。春江春涨绿如发,来往扁舟唤打鱼。

圭岭策驴卷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洞口阴飙扫石扉,欲寻云术转微微。月明三弄云中笛,驴背松风吹葛衣。

别陈生

明代 李之世

平芜十里下苍茫,枫树高凝万叶霜。却望故园秋色里,不知天与大江长。

杂怀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羁兽走索群,离禽恋俦匹。以兹蓬藋心,钦子蕙兰质。

雄谈驱今占,高谊薄云日。何以表余衷,以胶投于漆。

和纵笔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衰颜未必便成翁,掷杖登山捷似风。木庙酒阑歌一曲,山花斜映帽儿红。

偶以公事出西郭暂憩小庵题壁

明代 李之世

确石颓沙岸欲崩,危桥齿齿历千层。已疲官路刚逢寺,乍入云堂不礼僧。

残暑气清荷叶堰,微凉阴藉豆花棚。閒身也被头颅误,到此情怀冷似冰。

无择以游圭峰记及诗见贻辄题数绝于后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閒山剩水人占尽,若个游人问翠微。向晚欲投云际宿,禅房借得稻田衣。

秋夕张元太以诗箑见贻次答

明代 李之世

泠泠秋露湛金波,政尔怀君奈远何。清月宜人当户牖,好风吹韵入林柯。

因探瑶圃求玄草,却忆华池汎白荷。两地相思难命驾,新诗盈握一长哦。

同杨应先朱瞻御梁喈林集程散木中秘园亭用瞻御韵

明代 李之世

画阑藏宛转,芳树互周遮。斲石片云坠,移筠万玉斜。

浓分宫苑柳,艳缀海榴花。时复清吟罢,玄言共啜茶。

冬日书怀

明代 李之世

气至寒林惨不舒,萧然晏坐得真如。耗磨转觉雄心尽,简懒全于世法疏。

一叶为家将鹤往,三冬无事带经锄。过逢半是邱中侣,多暇还参种树书。

江中书事

明代 李之世

草色绿于染,江山春雨馀。客程三月别,亲旧隔年书。

麦垄驱黄犊,沙溪打白鱼。随缘生事足,吾意亦怀居。

余方营剩溪梁子鱼携诗过访喜而有赠

明代 李之世

园庐小结傍林梢,蔓草荒丛土一坳。性似鱼蛮贪剩水,居同燕子岁营巢。

非村非郭聊依隐,为白为玄总任嘲。闭户以来无胜事,凭君携韵到衡茆。

醉中题壁

明代 李之世

读书破万卷,拈笔无一字。结客近三千,缓急不可恃。

闭门谢客客从呼,焚书烧笔坐虚无。饱饭三时无一事,坦腹击缶歌乌乌。

元旦词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十条街巷九经过,那个相逢不绮罗。呼童好好注名籍,今日门庭好客多。

读答玄亮清坛诗草有赠

明代 李之世

清鬣摇风韵最清,如何纸上作清鸣。海潮夜梵三千丈,哀角危楼十五声。

流出空山泉自语,飘残明月雁孤横。莫言俗耳听无准,还有清坛是主盟。

赠端公禅师

明代 李之世

金篦导苦海,玉镜照迷方。煮石临阶月,翻经续鼎香。

众生资慧命,大地尽慈航。不必知名姓,前身是药王。

题松泉雅适卷

明代 李之世

泠泠百丈泉,迸流穿石罅。上有千仞松,盘拿互相亚。

寒飙六月起,惊涛莽崩泻。龙鳞珠雾喷,麈尾箭波射。

葱郁似含春,清凉可消夏。閟岩夐深靓,悬磴绝潇洒。

兰楣支杏梁,缥缈连云架。药臼倚松根,茶寮当竹下。

石几净无尘,丹书研露写。苔印芒履滑,枝碍罗巾絓。

观世得沈冥,寄怀任骚雅。名利两蜗牛,乾坤一指马。

言从静者居,请息俗士驾。

观竞渡舟中书呈亦琳迁之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水涨溪桥百道通,满江烟浪碧濛濛。扬舲共逐分龙雨,解缆偏惊舶掉风。

和胡伯连舟中向火

明代 李之世

留滞休怜客况孤,薄寒相对拥湘炉。榆槐暂试新烟冷,榾柮旋将旧烬嘘。

柏叶浮樽湛似碧,璚花点茗滑凝酥。长途韵事知多少,此景同君可再无。

和饮酒 其二十

明代 李之世

与我周旋者,何物最为真。惟此坏尊内,陶然太古醇。

气味久不渝,一挹一清新。悠悠交中人,肝胆为越秦。

流光汎酒海,大地扬曲尘。古人百不恋,惟于此物勤。

我量不能胜,要令风谊亲。天上有酒星,乘槎一问津。

地下有酒泉,可以漉我巾。聊和饮中诗,窃比于酒人。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