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溪馆夜坐 其一

溪馆夜坐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空阶草露泫,乍闻凉雨滴。不觉池流入,潮痕添一尺。

残月印波光,遥遥荡孤石。风林叶一声,恍若有人迹。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半岭题圆明庵

明代 李之世

北往南来度此关,圆明庵子住山间。前村车马忙如许,可道逢僧便借閒。

秋日闭关 其十一

明代 李之世

经霜怜嫩叶,带月惜微芳。别号惟花叟,前身是蜜王。

戏咏古翁仲

明代 李之世

蹲蹲立两旁,寒暑罔移易。既作巨人观,胡为墓下役。

穷泉永不晨,徒留石人迹。不知年代深,暮雨空山碧。

食南椰面和坡翁意苡

明代 李之世

南中少霜霰,麦性不淳良。惟此南椰面,饱食胄不伤。

我亦核其性,山经早已亡。但闻产黎落,其树径丈长。

胡天有嘉植,偏厚于遐荒。始疑椰实粉,或曰捣桄榔。

登筵贶佳客,讵云俭岁粮。搜和净且滑,作饵亦馨香。

乃知膻食者,徒以饫肥肠。温冰与软玉,翠盘别有光。

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落絮游丝片片浮,小园萧索不禁秋。衰荷欲卸红妆淡,嫩竹疑含粉黛愁。

曲沼平添疏雨润,高台独上晚风遒。最怜潘岳多情思,不赋閒居亦白头。

余彩震斋中古瓦盘歌

明代 李之世

兀兀棱棱一古瓦,是谁良工范而冶。塼沙摸土近千年,可惜沈霾尘土下。

怜君清高雅相宜,中庭贮水漾沦漪。浇花芳径添新润,洗砚閒斋澹古姿。

世人贵耳不贵目,纷纷好古翻成俗。不见魏朝宫寝久无踪,后人埴瓦犹衒鬻。

嘉会楼

明代 李之世

百尺飞楼抗彩霞,荒村篱畔带渔家。巡檐老鹤巢朱拱,泛浦春鸥点碧沙。

庐阜堂空山月静,楚台人去暮云斜。惟馀桃李攒芳径,啼鸟年年对落花。

赠刘平子

明代 李之世

刘生伯伦裔,沈冥亦耽酒。饮可容数升,其才有八斗。

半酣濡墨沈,挥笔如埽帚。清如风入篁,细似丝抽藕。

余本畸世人,迂疏独相耦。晨游袂必联,清夜门可叩。

摊书曰满床,压酒亦盈缶。子来聊共斟,且把新诗纠。

元旦词 其十

明代 李之世

祁祁女伴竞新妆,一道欢声绕画廊。殿前数罢阿罗汉,密语叮咛拈佛香。

别陈生

明代 李之世

平芜十里下苍茫,枫树高凝万叶霜。却望故园秋色里,不知天与大江长。

冯载赓招集滴翠山房同胡南征陈命美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才出青门即近郊,山堂幕苈隐林坳。欲开莲社依僧院,为卜松邻借鹤巢。

空翠和岚当槛滴,午钟飘梵隔云敲。异花奇草看难遍,阵阵馀香入酒肴。

羽甫家兄池上白鹇歌

明代 李之世

世间不独少閒人,人间亦复少閒鸟。白鹇为性本幽閒,行步纡徐翮夭矫。

如今世上少閒林,不如敛翮向君沼。君之池沼最清閒,主人与鸟立池间。

若个閒人肯伴鹇,我即开门问往还。

寄放生社诸子

明代 李之世

放生曾结万人缘,卜社东皋已一年。买蛤自寻鲜市去,施禽多在砌丛边。

为求邻地安僧灶,早向檀那乞布钱。我亦行踪无住著,归来长侍佛炉前。

古冈八景和叶六桐明府韵 其五 江门晚渡

明代 李之世

千艘如蚁集江门,却喜江声敌市喧。向晚绿杨归渡暝,远烟明灭认前村。

圭岭策驴卷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山椒夐绝无人到,流水泠泠漱古苔。八十山翁不扶杖,一月骑驴来一回。

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蔓草苍藤次第除,小亭灌木共除疏。驰驱自信无长策,贫病因知恋敝庐。

时复攒眉过白社,更谁载酒问玄居。倦游司马多愁渴,犹向文园赋子虚。

过金陵寿焦弱侯太史

明代 李之世

宝箓吐丹文,钟山接紫氛。天生一德相,身致重华君。

妙理既参秘,名言卓不群。胸涵云梦有,气郁桂枝芬。

天乙仙人下,空同圣帝闻。色丝牵綵羽,劲笔扫雄军。

清庙玙雕簋,明堂乐奏鼖。龙门谁可到,兰畹若为薰。

日月双丸跳,汞铅大药分。岁星占侍从,寿极灿河沿。

五百图书在,三千道德云。适周方问礼,遇郢政求斤。

愿效台莱祝,何如荐野芹。

观叶世美戏剧有赠

明代 李之世

棚上幻端呈百幻,枝头百舌语幻端。物情搬尽机关巧,世界还同扯淡看。

过眼雨云空孟浪,殢人花鸟强悲欢。个中难与痴人说,好向邯郸破梦团。

题梁伯静斋壁

明代 李之世

山人不近山,一廛还近市。柴门日掩开,市声不到耳。

斋中何所有,一榻而已矣。举案对山妻,挟书授儿子。

书灵隐上人册

明代 李之世

秋叶与秋云,的的当阶坠。家僮误扫叶,惊散秋云去。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