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三 白云春眺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三 白云春眺

明代 李之世

二月江南道,关关春鸟啼。欲知游子梦,芳草白云萋。

诗人李之世的古诗

坊市迎神谣 其二

明代 李之世

听来啰唣不分明,羌笛琵琶钲鼓声。重被拥寒侬未起,街头彻夜有人行。

赠紫云僧

明代 李之世

不置房厨不宿粮,虽然常住似游方。前村乞食归禅院,一个钵盂挂在墙。

饮香树

明代 李之世

已闻岩树能成酒,更说椰浆解醉人。近谱西林新本草,众香国里一株春。

送黄净友游洞庭

明代 李之世

君山如抹黛,湖水贴天青。一望无边际,孤帆入窅冥。

临风怀帝子,挟瑟访湘灵。为问空潭月,渔歌谁共听。

望湖亭候风戏用苏长公语作起句题壁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望湖亭下水连天,人家多住平湖边。扬州估客浮大舶,来往江湖无岁年。

何澹公草堂留题

明代 李之世

红尘市上纷相逐,挥汗霪霪如新沐。陡觉门开景色幽,中有天然图一幅。

乍疑摩诘辋川居,致态不殊景差缩。拈墨和烟粗点缀,脱尽蹊畦与甜俗。

閒斋窄窄澹生姿,虚牖茏茏映脩竹。石片萦阶龟壳文,瓦块叠屋鱼鳞簇。

墙如端木不遮肩,巷似柴桑讵容毂。仄径才穿枝碍眉,荒畦移步莎霾足。

阶前贮月兼酿流,凿渠磬折盘三曲。潮筋海眼何曾透,潴得天泉清可掬。

石床不斲亦不磨,移来尚带苔纹绿。断处凭将一线通,波心石罅如蠹木。

墨沈时翻絮絮烟,镜光净抹澄澄谷。平头童子置芳饵,跃出锦鳞鬐鬣秃。

擎来掌上不惊人,宛如荷叶龟儿宿。须臾掷放撇波去,又似排风纵巨渎。

山间移药不知名,花底来禽不辨族。绮石养蒲滴滴滋,陶鎗剪蕙旎旎郁。

疏姿疏韵大宜人,柔绿柔香饱心目。尝恨山家篱落幽,好景不入村人腹。

城中半是富人居,拚金买埒犹嫌促。石室藏身患不牢,铁关拄户囚如梏。

谁知澹远饶古趣,坳土芥舟随意覆。睫里焦明隐置巢,头上蜗牛行戴屋。

閒诵南华齐物篇,更披叔夜养生牍。笑我劳劳尘鞅人,问君有邻卜一卜。

过非熊馆问病同杨亦琳

明代 李之世

周南岂留滞,文园聊卧疾。閒馆肃沈沈,残架卷书帙。

窗隙逗流光,晶荧见朝日。宵眠乡梦馀,晨起梳头毕。

芝捡秘丹方,石铛养苓朮。羁居寡尘萦,寝坐兴非一。

渊明既止酒,维摩亦持律。北户来轻飔,负暄对扪虱。

秋园诗 其一

明代 李之世

绿槐阴尽露风梢,庭桧森森翠欲交。野鹤窥人驯旧径,鸤鸠将子试新巢。

溪上杂题 其八

明代 李之世

底须逃俗与逃喧,拚是车尘不到门。红日睡残无一事,自盘青竹护兰荪。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 其三

明代 李之世

南溟贴汉淼无涯,蚌腹鳌肩万丈霞。怪石沈波生铁树,咸潮著岸尽盐花。

三山浮水人如鹤,五夜冲星剑是蛇。归去黄山寻旧隐,为言蓬岛得金砂。

送杨亦琳上春官

明代 李之世

携馀一尊酒,送子长河湄。征途八千里,行役在京师。

是时冬正深,冻雪胶河澌。玄云澹不流,我马东西驰。

赠君从此去,云霄会有期。鸿雁起天末,鹪鹩巢深枝。

过孟尝君食客处

明代 李之世

齐王昔全盛,公子擅豪华。三千食客今何在,此地空馀弹铗嗟。

猿啼露白自黄昏,月印苍苔疑履痕。空山隐隐闻鸡犬,犹是当年侠客魂。

过李影九问病

明代 李之世

枕畔残编手自删,忙缘未放病身閒。暂投蛙国宜听雨,镇锁猿心不住山。

隔巷呼门惊客至,穿林乞火候僮还。行行刻竹志前径,恐我重来云掩关。

过东华寺故址

明代 李之世

空江禅院杳无踪,浩劫何年此踪逢。金像有灵浮浪出,石碑无字半坭封。

溪边网得前朝钵,海上人收古殿钟。十载经游浑一梦,依稀还记寺门松。

王侯德政咏 其四 重溟波息

明代 李之世

鲸鲵东徙燧烟消,海国风生杀气遥。一自伏波南渡后,狂澜谁更树铜标。

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

明代 李之世

结束深居兀似禅,聊从物外得清缘。拚浇块礧赊邻酒,懒逐侏儒乞俸钱。

老骥时能歌伏枥,蠹鱼犹自抱残编。三年国士衔知遇,矫首云霄思惘然。

洞门题壁

明代 李之世

洞门十日九日閒,无日无时不闭关。儿童惯识常来客,暂放柴扃一往还。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 其 ...

明代 李之世

客来不开门,门外犹通刺。并欲杜此门,支以巉岩石。

溪声

明代 李之世

若道水无情,溪声流不已。一雨掩山窗,怀人清到耳。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一 海岛奇观

明代 李之世

冷星沈岛碧,胧胧日初晓。微茫空际烟,一点孤槎渺。

李之世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6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