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献中书汤舍人

献中书汤舍人

唐代 李中

庆云呈瑞为明时,演畅丝纶在紫微。銮殿对时亲舜日,
鲤庭过处著莱衣。闲寻竹寺听啼鸟,吟倚江楼恋落晖。
隔座银屏看是设,一门清贵古今稀。

诗人李中的古诗

送张惟贞少府之江阴

唐代 李中

相送烟汀畔,酒阑登小舟。离京梅雨歇,到邑早蝉秋。
俗必期康济,诗谁互唱酬。晚凉诸吏散,海月入虚楼。

又送赴关

唐代 李中

心似白云归帝乡,暂停良画别龚黄。烟波乍晓浮兰棹,
魂梦先飞近御香。一路伴吟汀草绿,几程清思水风凉。
想应敷对忠言后,不放乡云离太阳。

舟次吉水逢蔡文庆秀才

唐代 李中

别后音尘断,相逢又共吟。雪霜今日鬓,烟月旧时心。
舣棹夕阳在,听鸿秋色深。一尊开口笑,不必话升沈。

送姚端秀才游毗陵

唐代 李中

毗陵嘉景太湖边,才子经游称少年。风弄青帘沽酒市,
月明红袖采莲船。若耶罨画应相似,越岫吴峰尽接连。
此去高吟须早返,广寒丹桂莫迁延。

春苔

唐代 李中

春霖催得锁烟浓,竹院莎斋径小通。
谁爱落花风味处,莫愁门巷衬残红。

献中书张舍人

唐代 李中

仙桂从攀后,人间播大名。飞腾间素志,霄汉是前程。
持宪威声振,司言品秩清。帘开春酒醒,月上草麻成。
丹陛凌晨对,青云逐步生。照人裴玉莹,鉴物宪陂明。
下直无他事,闲游恣逸情。林僧开户接,溪叟扫苔迎。
煮茗山房冷,垂纶野艇轻。神清宜放旷,诗苦益纵横。
馀刃时皆仰,嘉谋众伫行。四方观启沃,毕竟念孤平。

访庐山归章禅伯

唐代 李中

沈沈石室疏钟后,寂寂莎池片月明。
多少学徒求妙法,要于言下悟无生。

贻青阳宰

唐代 李中

征赋常登限,名山管最多。吏闲民讼少,时得访烟萝。

怀旧夜吟寄赵杞

唐代 李中

长笛声中海月飞,桃花零落满庭墀。魂销事去无寻处,
酒醒孤吟不寐时。萱草岂能忘积恨,尺书谁与达相思。
悠悠方寸何因解,明日江楼望渺瀰。

夜泊江渚

唐代 李中

水乡明月上晴空,汀岛香生杜若风。
不是当年独醒客,且沽村酒待渔翁。

送夏侯秀才

唐代 李中

江村摇落暮蝉鸣,执手临岐动别情。古岸相看残照在,
片帆难驻好风生。牵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长汀对月明。
况是清朝至公在,预知乔木定迁莺。

吉水作尉酬高援秀才见赠

唐代 李中

佐邑惭无术,敢言贫与清。风骚谁是主,烟月自关情。
卷箔当山色,开窗就竹声。怜君惠嘉句,资我欲垂名。

寄刘钧秀才

唐代 李中

掩户当春昼,知君志在诗。闲花半落处,幽客未来时。
野鸟穿莎径,江云过竹篱。会须明月夜,与子水边期。

江馆秋思因成自勉

唐代 李中

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
声名都是幻,穷达未能忧。散逸怜渔父,波中漾小舟。

寒江暮泊寄左偃

唐代 李中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宽。烟火人家远,汀洲暮雨寒。
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不是凭骚雅,相思写亦难。

秋雨二首

唐代 李中

飘洒当穷巷,苔深落叶铺。送寒来客馆,滴梦在庭梧。
逼砌蛩声断,侵窗竹影孤。遥思渔叟兴,蓑笠在江湖。
竟日声萧飒,兼风不暂阑。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地僻苔生易,林疏鸟宿难。谁知苦吟者,坐听一灯残。

甲子岁罢吉水县过钟陵时暮春维舟江渚谒柴太尉席上作

唐代 李中

公侯延驻暂踟蹰,况值风光三月初。乱落杯盘花片小,
静笼池阁柳阴疏。舟维南浦程虽阻,饮预西园兴有馀。
却笑田家门下客,当时容易叹车鱼。

海上太守新创东亭

唐代 李中

使君心智杳难同,选胜开亭景莫穷。高敞轩窗迎海月,
预栽花木待春风。静披典籍堪师古,醉拥笙歌不碍公。
满径苔纹疏雨后,入檐山色夕阳中。偏宜下榻延徐孺,
最称登门礼孔融。事简岂妨频赏玩,况当为政有馀功。

赠王道者

唐代 李中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槎流海上波涛阔,
酒满壶中天地春。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仙家变化谁能测,只恐洪崖是此身。

和夏侯秀才春日见寄

唐代 李中

绵蛮黄鸟不堪听,触目离愁怕酒醒。云散碧山当晚槛,
雨催青藓匝春庭。寻芳懒向桃花坞,垂钓空思杜若汀。
昼梦不成吟有兴,挥毫书在枕边屏。
李中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