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梁宪
草长频送客,麦秋梅雨天。风吹木兰桨,荡入素馨田。
正好寻良友,如何醉别筵。潮平将夜半,酒罢月娟娟。
哭周角长 其一
黯黯伤心默默思,挑灯忍作哭君诗。生前犹有难言事,死后从教说向谁。
泉路茫茫兰茝隔,纸窗悄悄雪风吹。梦回一倍增惆怅,满院梨花月落时。
赠尹阐之游泮
朱缨绣帽泮宫回,新举翩翩汉茂才。走马正逢长至节,看花喜见早梅开。
文章自有家声在,孝弟多从庭训来。昼永梦馀春草句,夜深犹倚读书台。
尹铨部园林 其一
人望画图中,回环一水通。桑麻庐舍北,鱼米市门东。
绮阁参差见,芳华历乱红。扁舟横洞口,客至命双童。
寿刘夫人
带砺勋庸海内传,翟衣频见市传迁。麒麟品服先传锡,龙虎金丹太乙传。
故国殊恩遗赐剑,佳儿卓绩著鸣弦。跻堂休问前时事,碧化霜寒廿九年。
甲寅秋麦盛际返自晋阳过我斋头别之次日寄我以诗兼惠仪物走笔赋答 ...
赠我西凉物,绒毡色色精。顿令少年梦,直绕九边城。
垂老有何好,疏狂易作惊。细观还使者,已荷古人情。
吴雁山过访山斋
海内相过友,如公独爱余。恨无青玉案,空对子云居。
乞食言辞拙,谋生计虑疏。每惭知己厚,时复访樵渔。
泛舟送别从化令楼日生还浙
拟古寄清霞先生
与子经年别,相见未有期。杳杳见赏心,晨夕徒依依。
达生恨弗早,中岁致乖离。沦落穷海滨,岁暮莫能归。
美人曾有约,佩我以江蓠。几回临秋水,濯我芙蓉姿。
芳洁匪自媚,但取不磷淄。之子爱美好,赠子以相思。
甲寅秋犬马之齿五十洪水部药倩贻我以诗依韵赋答 其二
曾传不死术,采药遍天涯。朱草终难觅,红颜日就衰。
归来秋色好,喜与故人期。未遂飞仙愿,徒深抚世思。
赠周灿子之苍梧
苍梧旧游地,回首三十年。山川今如何,世事几变迁。
世事变迁元有数,治乱循环若寒暑。人生遇合亦有时,乘时各自成千古。
携手送子上河梁,登舟西顾何茫茫。水有鳄兮山有狼,群狐白昼恣鸱张。
临流大呼拔剑舞,剑花闪闪生寒光。解剑赠子扫搀枪,我欲还山聊徜徉。
子既际时复遇主,他日功名安可量。
寄邵在三
邵侯今吏隐,不种旧时瓜。东尽平原客,南乘博望槎。
青云增意气,高谊重烟霞。应笑商山老,何迟到汉家。
送雪堂和尚还鹅湖
末路如今日,乾坤通塞时。尘沙归浩劫,硕果得吾师。
语默无非道,行藏随所之。鹅湖寻旧隐,重去剪茅茨。
遣闷 其六
江山满目总生愁,愁压江云静不流。欲泛长江问愁绪,茫茫烟水一孤舟。
赠许令公
花院风清鹤自翔,宝安今已作河阳。万家烟雨春郊足,半榻琴书白昼长。
在处桑麻盈畎亩,满溪桃李映垂杨。有时骑马城西去,为访刍荛到草堂。
赋答屈本庵话旧见寄
别去相看叹二毛,久甘弃置老毛皋。入林喜见人如旧,对酒犹怜气尚豪。
摇落一身真草士,凄凉满目尽蓬蒿。风尘无地堪回首,鸿鹄浮云各自高。
罗浮杂咏 其五
天乐隐微微,听来声正稀。无因捣药鸟,洞口忽啼飞。
寄愁 其七
杜若江边只自芳,美人天外信茫茫。梦回曾记秦楼上,月下吹箫引凤凰。
送贺秋卿还扬州
别君珠海思茫茫,南武城边日色黄。草檄蛮王除左纛,还家幕府治金装。
碧空绝影行天马,霄漠翱翔看凤凰。世事尽凭公等在,疏慵成我布衣狂。
万里岢岚道,三年代郡归。风霜坚客骨,酥酪使人肥。
白昼黄尘暗,清宵铁骑飞。是方多侠烈,几个赋无衣。
甲子冬浙东宋嵋庵招同顾伊人洪药倩薛炎州潘亚目陈元孝尹尔任陈献 ...
南园长日对梅花,好似林逋处花家。岂有高人能醉酒,同来此地酌流霞。
閒阶忽睹轩车至,逸韵偏令野兴赊。坐久寒塘新月上,六窗如水映蒹葭。
梁宪
梁宪(一六二四—一六八三?),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96篇诗文
送郭骙臣还河南兼柬孙钟元先生 其二
遣闷 其八
寄愁 其三
雷峰玩月
送陈启宾还洪都
过双柳园对酒有怀周角长
送徐仲内还金陵 其五
寄愁 其一
南园怀古 其二
癸亥春送陈献孟赴佟静公之招由楚入都取道游西岳访咸阳祁尔嘉明府 ...
答张穆之先辈
寿某僧
赠屈翁山 其二
寄愁 其八
浔江秋日
送徐仲内还金陵 其二
重哭周角长 其三
送徐仲内还金陵 其一
答卫菉园
徵题郑邑侯还里屏
游仙诗赠叶金吾犹龙
答江右宗赤霞孝廉
寄愁 其四
甲寅中秋日同邹仪生张禹公集饮郭先生馆登水明楼时翁山别出期菊里 ...
送徐仲内还金陵 其三
送郭骙臣还河南兼柬孙钟元先生 其一
壬戌修志南园不得还里同三楚何天目潘亚目诸子围炉守岁是夕闻雷有 ...
寄愁 其二
寿陈梅臣先辈八十有一
重哭周角长 其一
答周发公并贻乃弟角长
与侄涛时五十又一 其二
过何仙姑祠 其一
南园怀古 其一
重哭周角长 其二
梦屈翁山
罗浮杂咏 其二
寄愁 其六
游仙诗赠叶金吾犹龙 其二
高凉观山寺 其二
拟古怀徐复庵先生
南园怀古 其四
暮抵增城
南园怀古 其三
寿张铁桥
答陈声玉
仙城重九
哭周角长 其二
寄乐昌令孔樵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