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宋代 廖行之

驰名衮衮甚长川,君独乘风万里船。
得意正看期汗漫,趋时宁肯媚连娟。
升沈百辟方公道,扶植斯文要众贤。
元献景文今棣萼,还须柱石汉中天。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如梦令(记梦)

宋代 廖行之

雨歇凉生枕罩。不梦大槐宫殿。惟对谪仙人,一笑高情眷眷。离恨。离恨。无奈晓窗杂啭。

送乐贡父赴书馆

宋代 廖行之

秀出书堂隽有声,又携琴剑主文盟。
师承自得春秋学,经行俱高月旦评。
援缴解令专志虑,窥园那肯乱精明。
安昌异日多成就,何止从宣一二名。

挽李主簿长民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帝里从游情最亲,江头一别几经春。
追思语笑恍如昨,时枉音书宁厌频。
忧患自嗟非故我,昂藏不复见斯人。
每哦风月无边句,西望潸然泪满巾。

和芍药

宋代 廖行之

牡丹摧尽蘂初成,花谱还应压后生。
右掖昔年陪俊赏,幽兰今日助诗情。
当阶镇日翻红艳,傍砌何人翫秀英。
国色要须归第一,花王从此浪收名。

送邓彦霄

宋代 廖行之

四海一畎亩,万事均农桑。
汙莱傥辍功,馌饷安取偿。
斯言愧田叟,为吏轻官常。
悠悠但愒日,往往俱亡羊。
邓侯独古意,枳棘宁鸾凰。
所怀将志行,身诎庸何伤。
高士岂徇俗,济时乃褰裳。
功名始一邑,图籍皆甘棠。
古人正如是,远业讵可量。
薰风入虞弦,万宇须阜康。

沁园春(和苏宣教韵)

宋代 廖行之

直下承当,本来能解,莫遣干休。算如今蹉过,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闹里偷声,日中逃影,用尽机关无少留。争知道,是沤生即水,水外无沤。
世人等是悠悠。谁著个工夫里求。但掩耳窃钟,将泥洗块,觅花空里,舐蜜刀头。何以忙中,尻舆浸假,邀取三彭同载游。真如界,向毗卢顶上,荐取无忧。

和咏莺

宋代 廖行之

雅正馀音隐小成,咿哇嘈囐彼何荣。数声睆彼迁乔语,一洗纷纷百口鸣。

代送守赴湖北漕

宋代 廖行之

紫泥芝检下遥天,绣斧荣更竹使权。
六辔周王新礼乐,重湖楚国旧山川。
澄清风采生麾节,眷倚精神跳动邃綖。
早晚沙堤归步稳,二台齐色耀星躔。

卜算子(元夜观灯)

宋代 廖行之

云破露新晴,月上输清气。最是江城有底佳,灯火人烟沸。
行乐尽欢娱,眼界尤妍媚。多少江滨解佩人,邂逅无穷意。

和真珠花二首

宋代 廖行之

累累璎珞作新装,万蘤匀开细细香。
好是花时最清绝,月明珠露夜初长。

又和前韵十首 其三

宋代 廖行之

曲槛雕栏诧护持,宽閒何用著藩篱。林间立马多真赏,须信行人口是碑。

寿五一弟四首

宋代 廖行之

哲命天年本自贻,若为五福具期颐。
义方端是长生药,安用金丹与玉芝。

如梦令·应是南枝向暖

宋代 廖行之

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点绛唇(赠别李唐卿)

宋代 廖行之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吴武氏表兄

宋代 廖行之

我家蒸湘东复东,君尝过我从东翁。
我时总角君未冠,相与游戏如鸿濛。
无何君作十年别,远指沅水云能穷。
儿时岂识销黯事,聚散过眼回头空。
衡阳以西大酉麓,其间不及马牛风。
向来往往二十载,音问无计随鳞鸿。
吾翁得官夜郎郡,尽室随牒溪山中。
故应喜近栖碧老,岂谓一疾铭幽宫。
箕裘頼有七男子,华萼竞秀阶庭丰。
尔来得得步相访,磊落玉树何玲珑。
固知乃翁已无憾,有子足胜王家戎。
团圞夜话得相属,幸勿别去轻匆匆。
即今山城二月半,李花能白桃能红。
阳和薰蒸著草木,骀荡天冶春融融。
繁华不足悦我上奶,独以文字忻磨砻。
男儿胸中负志业,声价直欲高恒嵩。
立身扬名我辈事,肯逐斥鷃甘蒿蓬。
篇诗殷勤丐领畧,但愧骫骳言非工。

和洞庭古寺壁间韵

宋代 廖行之

六月湖天凛似秋,曾凭樯燕小迟留。
苍崖偃蹇浮屠古,白壁淋淳醉墨流。
吹浪鱼龙供客戏,乘槎斗牛得天游。
一声帝子云璈曲,家在蓬壶碧玉楼。

秋夜读书示谦

宋代 廖行之

常记吾公诲语存,岂唯抚育念深恩。
要将礼义扶门户,常把诗书训子孙。
众耳尚闻垂绝语,尔曹无负起家原。
殷勤事业能无忝,何羡于公驷马门。

和石鼓宴士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几年蓬藋翳儒宫,文物新还俎豆中。
幸甚诸生初见武,欢然置酒更亲崇。
晴牧楚峤千峰雨,薰奏虞弦万籁风。
须信廉平汉循吏,可能齐鲁化蚕丛。

水调歌头(寿汪监)

宋代 廖行之

祥起玉龙甲,庆衍紫枢垣。奎文得岁,佳气磅礴斗牛间。天意方扶兴运,贤业更看奕世,衮衮照英辀。四海具瞻久,膏泽满湘川。
岁六月,苏大旱,作丰年。喁喁百万生齿,何处不沾恩。此是鸿钧事业,那更青毡步武,早晚即调元。混一车书了,还领赤松仙。

和周少晳咏梅韵五首

宋代 廖行之

太息凋年雨木冰,岁寒心事属何人。
携筇试绕墙边树,喜见琼林第一春。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