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黄尉解官因简黄德亨

送黄尉解官因简黄德亨

宋代 廖行之

夫君解纽去通泉,十幅风帆下泉川。
宝剑诗成光射斗,扶摇路稳翼垂天。
湖山桂老乘秋兴,越水梅开近日边。
丹扆须贤方侧席,会听鸣履上星躔。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遣兴四首

宋代 廖行之

贱宜人弗齿,贫遣日劳心。
不著新诗句,春愁那可禁。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宋代 廖行之

自有天香轧魏姚,何须裂麝与涂椒。
蜡梅卑俗红梅媚,漫与增添本草条。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宋代 廖行之

湘俗湘人自戚休,亲民谁复念承流。
公归若也嫌名迹,论奏何由达冕旒。

和汤无邪

宋代 廖行之

东风习习初春天,流澌冻解兴天潜。
池波生绿纹漪涟,和气已觉弥天渊。
人间佳处不独此,我有嘉客称世贤。
怀归不肯依刘表,满怀貯月清光皎。
君行天下眼力高,泰山自见秋毫小。
往时祖烈通帝震,凛凛奚啻霜松清。
力扶彝伦正皇极,精贯日月伊忠诚。
声弥宇宙身卑下,贪天下愿群龙驾。
功高德厚愈流光,谁信幽潜空厚夜。
吾闻丹穴多祥鸾,正论世济非论官。
惭卿惭长彼何事,五公四世嗤新安。
欣然如君食旧德,澜翻自诡真奇特。
潇湘江上忽相逢,熬游远自蚕丛国。
诗豪气侠负家传,平生重义不重钱。
千金万镒随手尽,南来祗有两臂全。
且言昔与吾兄别,相勉相期皆远业。
六年万里天西南,历井扪参淅今接。
故人已作骑箕英,憔悴倦游谁可伦。
风波险阻厌蜀道,恨不泽国归垂纶。
如今岂乏资身策,家在吴江天一域。
床头金尽何足言,气干牛斗心金石。
不须伍举谈班荆,开心见胆须真情。
交游衮衮半朝露,家有谏省真难兄。
听君话言坐未定,投我新篇富嘲咏。
我思伯氏不可作,君为感叹岂其命。
自惭无力空殷勤,扶摇孰起垂天云。
愧无词华堪掞庭,安得琼琚持报君。

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宋代 廖行之

千户侯封有国权,裁能姜韮当畦千。
如今谁是凄凉尉,却有新诗可手编。

和刘晋父寒食日从郡掾游花光相祠绝江访向园

宋代 廖行之

官事何时了,郊行亦兴佳。
不因修佛供,端为忆诗家。
歌櫂浮春浦,吟筇倚暮花。
翻思红蘂句,想像怨年华。

觅酒於宋伯潜

宋代 廖行之

典衣无策渐朝衫,早计君毋笑拊骖。
未辨墙头仍翁下,空哦斗北与箕南。
蒲萄不作凉州想,庚癸犹酬褐父谈。
折简更招花下饮,可能离坐亦容参。

如梦令·应是南枝向暖

宋代 廖行之

应是南枝向暖。那更青春未晚。竹外见红腮,芳意与香撩乱。肠断。肠断。无奈东风独占。

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

宋代 廖行之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一丘奇兴心犹远,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园林好在岁时新。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

宋代 廖行之

旧游历历记湟川,南下番禺稳可沿。
知有文星冲斗去,遥怜海水绕城边。
而今五岭多宜客,见说群卿賸好贤。
问讯夫君聊吏隐,云胡三月未官迁。

寿巴陵朱宰

宋代 廖行之

万里沅湘浩荡秋,秋来佳致日清遒。
湖平一碧波光静,雨足千崖暑气收。
底事欢声腾下隽,祗今贤宰在中牟。
民情天意归仁寿,看到三公尚黑头。

和春睡

宋代 廖行之

持底赏春晴,清眠自爽魂。
据梧销白日,高枕未黄昏。
蝴蝶飞何乐,华胥梦可温。
周公应不远,心事得深论。

和周少晰咏梅韵五首 其二

宋代 廖行之

太息凋年雨木冰,岁寒心事属何人。携筇试绕墙边树,喜见琼林第一春。

挽刘学谕玗

宋代 廖行之

诗礼家传旧,箕裘世袭良。
蚤同花萼秀,晚并桂椿芳。
方恨违同气,那知叹肯堂。
斯文今已矣,继踵属贤郎。

又和前韵十首 其三

宋代 廖行之

曲槛雕栏诧护持,宽閒何用著藩篱。林间立马多真赏,须信行人口是碑。

挽唐学录颐

宋代 廖行之

虎榜标名日,英声四海闻。
传家惟奥学,有子继清芬。
未熟黄粱梦,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无复更论文。

赠别罗舜举二首

宋代 廖行之

畴昔交情一辅车,年来造物且乘除。
论文谁共肺肝语,道旧空传咫尺书。
半岁不堪心鄙吝,一樽聊得语踌躇。
匆匆又作相违恨,愁绝临风送目初。

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客里匆匆饱岁时,今谁能免利名羁。
有人骑鹤去千岁,顾我巢林方一枝。
后日空怀棠杕燕,经年慙愧菊花期。
白云飞处湘天碧,心在南陔日咏诗。

上湖南孙漕四首 其一

宋代 廖行之

湘郡湘城四十馀,赋租无爽岁无虚。三年自是澄清泽,一吏何能抚字书。

底事古人勤劝课,由来国计在阎闾。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

和张王臣

宋代 廖行之

词伯今犹从事衫,追风才轶谢羸骖。
浪传齐己声江左,不见弥明隐岳南。
骚读正堪供痛饮,箎音那许接高谈。
君家况有輶轩法,乞与新编得细参。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