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陈必强赴宜春理官掾三绝

送陈必强赴宜春理官掾三绝

宋代 廖行之

君向春台好宦游,刑清今已狱无囚。
会闻宽恕求黄霸,肯复公卿慙太丘。

诗人廖行之的古诗

书田俊卿北征纪行诗

宋代 廖行之

南北东西一个天,区区二偶漫相怜。
而今若说悲游子,不似当时王仲宣。

从三舅氏携儿侄游向园分韵得买字

宋代 廖行之

廛居远嚣尘,市隐渺湖海。
闲窗理书卷,乐事供戏彩。
萧然万虑忘,恬尔四时改。
青山满郊园,未省费钱买。
客来笑迂拙,我乃厌机械。
今朝起遨游,欢意与天会。
光风挟霁月,璇宇扫氛霭。
兹游发吾舅,从恿及流辈。
扁舟凌湘波,步屧更东迈。
名园展良觌,珍赏皆胜概。
松筠矗高节,花草足芳佩。
化工自无私,物理欣有待。
从渠春烂熳,壮我胸磊磈。
招邀坐莓苔,取次列鲑菜。
真成脱边幅,底用见奇怪。
酒阑发深省,事往忆初载。
经营赋归田,想像古贤宰。
骑箕久汗漫,种木今猥大。
安能耽燕翫,颇复念兴废。
信美非吾庐,高兴忽天外,
归来且长哦,它时续诗话。

点绛唇(赠别李唐卿)

宋代 廖行之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贺新郎(赋木犀)

宋代 廖行之

修月三千户。拥冰轮、同游碧落,问津牛浦。上界真仙多才思,乞与瑶阶玉树。渺万里、人间何处。云叶依依分清荫,忆当时、掩映霓裳舞。算万木,宁如许。
年年萧爽幽岩路。倚西风、吹香金粟,超然云坞。一洗纷纷凡花尽,堪写清商对抚。为豁散、蛮烟瘴雨。脱俗高标谁能领,向骚人、正欠题新句。须大手,与君赋。

和晚菊三首 其一

宋代 廖行之

羁寓穷秋几许清,晚芳犹尔亦何荣。东篱旧岂论馀子,三径今应愧老成。

气味耐堪供饮兴,登临那得厕群英。节华要是丈人行,俗眼谁知省屈平。

寿巴陵朱宰

宋代 廖行之

万里沅湘浩荡秋,秋来佳致日清遒。
湖平一碧波光静,雨足千崖暑气收。
底事欢声腾下隽,祗今贤宰在中牟。
民情天意归仁寿,看到三公尚黑头。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

宋代 廖行之

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疎。
底逐风埃轻去鲁,尚余客气欠清除。

水调歌头(寿□守)

宋代 廖行之

黄色起犀表,紫绶照金章。两朝耆德,应是南国旧龚黄。曾上方壶蓬岛,万里鲸波不作,炎海赖清凉。缓造鹓鸿地,高卧水云乡。
近新来,春色好,遍潇湘。不知今日何日,佳气拥高堂。竞把芳尊为寿,细祝遐龄难老,福禄未渠央。国栋欠元老,仙桂看诸郎。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

宋代 廖行之

旧游历历记湟川,南下番禺稳可沿。
知有文星冲斗去,遥怜海水绕城边。
而今五岭多宜客,见说群卿賸好贤。
问讯夫君聊吏隐,云胡三月未官迁。

和杨公维二首

宋代 廖行之

子云家无儋石储,日有载酒过门闾。
道丰泽衍今甫大,天理报施宁欺予。
我惭投李得珍贶,俗眼快翫真璠玙。
何当急走问奇字,报语姑以先勤渠。

寄舅氏

宋代 廖行之

北山结斋处,爽垲非嚣沙。
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誾誾。
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
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
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
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
秋高鳌峰秀,得助尤清新。
明珠不分锡,何以尉吾贫。

游岳麓宫抱黄洞

宋代 廖行之

长沙不足容回旋,放脚直到清虚天。
层云荡胸意矫矫,皓月入袖情娟娟。
扶摇浩荡九万里,城郭仿佛三千年。
仙期汗漫直牛斗,此志理我乘风船。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宋代 廖行之

自有天香轧魏姚,何须裂麝与涂椒。
蜡梅卑俗红梅媚,漫与增添本草条。

和送春四首

宋代 廖行之

潇湘江上送春归,酒榼何人共我携。
不是吾侬怨春别,明朝车马各东西。

西江月(寿友人)

宋代 廖行之

试数阶_有几,昨朝看到今朝。南薰早动舜琴谣。端为熊_梦兆。
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天风从此上扶摇。回首不劳耕钓。

鹧鸪天·飞尽林花绿叶丝

宋代 廖行之

飞尽林花绿叶丝。十分春色在荼。多情几日风朝雨,留恋东风未许归。天意好,与君期。如今且醉□蛾眉。明年上国春风里,赏遍名花得意时。

钱塘买舟西归

宋代 廖行之

畴昔春江上,诗成感旧游。
重来正炎日,还复理扁舟。
兴逐轻帆远,愁随急雨收。
三年四来往,依旧水东流。

和罗舜举三首舜梦中得腊酒催诗处春幡剪彩时

宋代 廖行之

世无良乐久,骥足谩驱驰。
尚喜心无愧,渠忧人未知。
尘埃浑眯目,魂梦识佳时。
好在张仪舌,男儿讵可期。

点绛唇·秋兴连天

宋代 廖行之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
莼不犹好。莫落秋归后。
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
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和益阳赵宰六首 其四

宋代 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

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

廖行之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 21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