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泛海哭周耿西先生 其一

泛海哭周耿西先生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年来未遂乘桴志,贾勇曾登一志舟。海鵧迎风随去返,江豚吹浪任沉浮。

因知日月光中荡,益信乾坤水上沤。敢谓济川能击楫,中流览胜可彝犹。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明代 林熙春

间气钟名世,蓬莱岳降神。久知藩伯重,宁识宰官循。

岭峤严徵税,舟车累算缗。因之多旱潦,幸以大陶甄。

溪静鳄鱼徙,坡清虎豹驯。河阳花献翠,合浦蚌还珍。

守令皆如此,龚黄自有真。青萍浑是玉,绿鬓未生银。

奏牍逢初度,添筹第几巡。孤贞同砥柱,劲质表松筠。

宝箓长生果,瑶阶不老椿。尊开江上月,宴集陇头春。

列宿缠南极,一星拱北辰。清风摇彩袖,白发拥朱轮。

共祝身犹鹤,咸期像在麟。繇来濡沬苦,此去姓名振。

孺子离慈母,良臣谒圣人。黄金阊阖布,紫綍海濆新。

召国依棠茇,韩封荐芷蘋。遥瞻丰采峻,早晚侍枫宸。

次诸生蔡禹津韵

明代 林熙春

俊髦久儗拔蜚英,弹铗归来岂英情。飘泊十年鸿羽滞,风云此日马蹄轻。

著书问业车骑□,噬指关心月旦评。不是酒人犹按剑,骊珠应许耀承明。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 其一 雍陶

明代 林熙春

凤凰台上凤凰游,醉折花枝当酒筹。一种蛾眉明月夜,每因风景却生愁。

奉和任养弘文昌阁开会龙见于江之作

明代 林熙春

瀛洲奎聚尽英髦,惊却龙飞映紫毫。雷雨瞬时冲凤翮,凤云千里顺鸿毛。

砚中鳞甲江头动,项下明珠掌上操。诸士骑龙应此日,星河直泛起波涛。

入里门志喜因示儿孙四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六恳天恩六传随,驿程犹费半年期。趍朝已计归朝日,入里还忻出里时。

倦鸟惟寻三径柳,冥鸿敢借上林枝。不知二疏旋家际,曾有儿孙满膝衣。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九

明代 林熙春

自愧微臣锡马还,翻蒙隆礼誉耆贤。叩天祇欲收成命,成命依然下九天。

汪伯祖刲股救祖祖随苏不意越年身殒赋此以悼之

明代 林熙春

少年头角正峥嵘,却把纲常双嵘擎。痛割一身惟报祖,须臾万死转更生。

始知天地犹堪吁,益觉参芩未足并。忽怪青云霾白昼,宁馨咄咄泪双横。

秋暑江上少憩

明代 林熙春

虽云海外际昌辰,无柰炎蒸困此身。本为人嚣方匿影,讵期天怒转惊神。

江中雷雨鱼龙跃,舟里啚书僮仆亲。即幸乾坤开霁色,可能旦夕不迷津。

送黄生懋敬为乃祖善人乞铭回闽

明代 林熙春

叔度幽贞事未卓,鸿飞鳄渚重存羊。色丝每愧中郎手,宝剑犹悬季子肠。

千里祗为封马鬣,片言何自耀龙光。愿将寸地留耕远,应信纶章未可量。

贱辰何匪莪寄诗次韵奉谢

明代 林熙春

揭阳焉望洛阳溪,白发从公两地齐。小阮翩翩光丈席,佳儿咄咄噪深闺。

已誇著作名山重,更羡清恬御笔题。弧矢愧悬劳记忆,虬龙纸尾胜飞鹥。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吾翁雅志重彝伦,九十年间草伦臣。幸附青云推月旦,却教黄壤转精神。

纶綍功名犹是幻,春秋登豆始为真。繇来戴德轻环草,愿早鹏飞翊圣人。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其五

明代 林熙春

二月垂杨满地花,东人翘首望回槎。赐金一橐归来解,料得儿童拥道誇。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六 龟山弦诵

明代 林熙春

洛水闽山并地鸣,残书祠墓待修营。三更北立千年诀,一日南行万世盟。

衣钵诸儒推阙里,伊吾六籍满镛城。愧予宰割寻常事,犹带依稀畏垒声。

李思准九月诞辰寄一律为寿

明代 林熙春

神山小隐接蓬瀛,碧水依然系去情。已幸凤毛声正噪,况当鹤发饮偏横。

频年白眼看时态,此日黄花对月明。闾里不须劳倚望,泥金云里到金城。

送年侄梁子判荆州五首末忆祝令门生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五色文章侈凤毛,仲宣楼上映波涛。登临一啸天风远,剩有阳春调自高。

庚申诏起留仪

明代 林熙春

三十年来老夕郎,自甘废弃钓沧浪。岂期丹诏春无限,遂使青山夜有光。

疲马敢云犹识路,醯鸡今且复含香。金陵况是高皇地,求旧恩私誓不忘。

喜潮春捷

明代 林熙春

万里泥金捷似飞,瀛州十日快春闱。神龙御世新皇极,逸骏乘时拥帝畿。

斗北七星还踰一,潮东间气最为奇。祥云正为人文兆,努力相期答衮衣。

哭周耿西先生

明代 林熙春

五岭天南练水东,百年间气一儒宗。登坛邹鲁承先志,伐石边陲报主功。

钓下桃溪过尚父,纶来枫陛拟申公。玉楼何事修文急,顿令乾坤少卧龙。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八 神厨观笾豆

明代 林熙春

笾豆宁云则有司,降观亦自费神思。虽然不是供难继,飨帝飨亲全在斯。

亦斋即事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亦斋本是涉川器,暂以琴书寄兴游。不羡帆樯多锦缆,宁甘飘泊一虚舟。

编摹自觉忘鱼鸟,吟弄何妨问斗牛。况有考亭真迹在,忍教孟浪负前修。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