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朝崧
江边柳树系归舟,十载重来怕上楼。望断鹭门衣带隔,鸟飞不到水悠悠。
和仲侄 其一
壮志难酬世事新,聊将游戏度青春。若因三宿怀桑下,便是拖泥带水人。
有感寄伯兄三首 其二
浪自投豺虎,伤心不可详。台卿长隐匿,阮籍久佯狂。
饥饿非难忍,旋归何所望。仙源花好在,岁岁笑渔郎。
北游感兴四首 其一
海邦裘带镇从容,北府牢之盖世雄。今日蓬莱清浅后,盛名还共水流东。
游海印寺二首 其二
借来佛阁饮仙
罗蔚村孝廉 其三
处裈虮虱叹终穷,摆脱超然便不同。属国即看离塞北,孝章只恐老江东。
订交意气无畦畛,入世机谋有拙工。安得青云生足下,桃源随汝作渔翁。
虎 其一
逐逐耽耽不受鞿,自誇彪炳好鞿衣。临江尾作张帆渡,下岭身疑傅翼飞。
收谷杏林惭服役,听经莲座肯归依。咆哮必久遭神怒,草际须防猎户机。
闻悔之病,携妓骆云莲走访,醉中赋赠
君家卦山西,山东我乡里。虽云东山隔,脂车数程耳。
谁能长离居,而不东相视。南渡双溪来,仲冬风日美。
连村熟黄柑,翠鸟迎人语。遥识通德门,书声深竹里。
闻君方示病,静求微妙理。何可维摩室,散花无天女。
我非谪仙人,亦携金陵子。红纷映青袍,东路看山水。
入门君大笑,忘形相尔汝。更为吟七发,霍然病良已。
药亦不须尝,酒亦不须止。日入共秉烛,高谈天地始。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一
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
台中竹枝词 其六
南瑶宫畔去寻春,恰值天妃降诞辰。烛影炉烟三里雾,不知多少进香人。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 其一
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次和邱仙根水部见示之作,兼呈颂臣秀才 其二
戎马十年耆老尽,邱公去作岭南人。眼中唯有谢康乐,五字韩亡泣鬼神。
学书 其一
敛得粗心细若丝,晴窗砥墨麝香吹。近来爱仿簪花格,亲录金荃集内词。
新荷 其二
碧池照影未田田,早有游鱼戏叶边。惆怅春光难买住,水仙空费铸青钱。
次绍尧九日寄雾山栎社诸友韵二首 其二
惨淡青山落叶多,海门无日不风波。登高易洒新亭泪,送客愁闻易水歌。
东汉遗民推管邴,南期才子重阴何。千秋未觉风流绝,烂熳怜君日醉哦。
答赠藻云,步原韵
不上吟楼又几年,风帆烟树景依然。主人酒美鱼虾足,我欲江乡作醉仙。
闻槐庭东游,赋此寄赠 其二
凫舄乘风上碧虚,鸿龙玉狗守天居。少年日下看花好,华屋随人漫曳裾。
和太岳韵二首 其一
扶桑花发五云中,回望蓬莱思不穷。浮海尽头求大药,升天半路值罡风。
劳劳未悔行藏误,啧啧从教毁誉丛。午夜闻鸡还起舞,欲擎红日出瀛东。
诵铨侄追悼王兰生师诗,怆然感赋
小阮哀词悼故师,师才磊落实堪思。生如杜甫长为客,死胜扬雄尚有儿。
从事曾持三尺剑,传家惟剩一囊诗。悠悠四载修文去,人世沧桑知不知?
次韵遥和任公岁暮感怀六首 其三
清庙朱弦改旧声,弹冠几辈庆休明。十年弃妾悲分镜,三日新娘学作羹。
尽道臧孙知柳下,未闻魏倩荐陈平。输他七叶金貂贵,骑马扬鞭紫禁城。
赠蔡二寿仁翁 其一
楼下鱼鳞屋,窗前牛首山。世家乔木古,高卧主人閒。
撰杖尊乡里,哦诗隐市阛。仲由能负米,老慰舞衣斑。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恭祝升三社兄令堂八十晋一
安平
罗蔚村孝廉 其二
次韵遥和绍尧、祝澄、剑渔、梅樵诸吟友磺溪唱酬之作二首 其二
书感再次幼春韵六首 其五
袁世凯 其二
垂柳桥
望月峰 其二
哭内子谢氏端 其三
洛阳桥
即事寄呈谢丈,三用倒叠韵
陪谢丈游鸳鸯湖,观邱水部种花处,今已犁为田矣,感而成咏
次韵赠张君星岳
夜坐与仲衡作 其一
重游清源山
暮春偶题七首 其三
哭内子谢氏端 其九
遥和施涵宇台南公馆即席原韵
和绍尧中秋夜南社席上作 其二
避地泉州作
次韵答绍尧 其二
过涂城故址 其二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二
同兄子幼春家园秋日 其二
寄居三首 其三
无题六首 其三
桃花源 其一
再示仲衡二首 其二
将往晋江,先有此作
观园中花木杂咏七首 其一
会后数日,启运兄至,戏有此赠
古镜 其一
和俞子渊武林怀古四首 其四
绍尧、槐庭同过,次绍尧韵
次家湘沅兄韵
感作二首 其二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 其三
鹤亭招同沧玉、香圃过其岩野草堂,即事赋赠三首 其三
画蟹 其一
赠沧玉次韵
赠葛宇宽孝廉
捣衣涧 其一
和绍尧病酒见示原韵 其二
书感再次幼春韵六首 其三
自神岗赴鳌峰道上作
饮酒放言,步沧玉席上见赠韵
同铨侄游崇福寺后小圃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 其二
自长门至南台,舟行即事二首 其二
示乌溪筑陂者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 其二
采茶歌四首 其四
浊水溪 其三
十月二十一夜栎社诸子集予无闷草堂 其一
过福康安废祠
哭施氏孙翩翩四首 其二
喜迁莺 献堂送其二子留学东京,填此阕赠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