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秋浦捕鱼图

题秋浦捕鱼图

明代 林弼

秋风吹溪溪水寒,长枫落尽枝头丹。渔郎举罾得双鲤,烹鱼煖酒欢妇子。

江亭有客秋望遥,青烟漠漠山迢迢。沙头落日呼渡急,舟子无言倚篷立。

谁其画此老稚川,使我一见心茫然。依稀舣棹涔阳浦,髣髴开樽采石渡。

安得坐我茅亭中,葛巾相对三老翁。买鱼沽酒烧野荻,拚与渠侬醉终日。

诗人林弼的古诗

龙州十首 其五

明代 林弼

千山万山皆戴石,十日九日常出云。木鼠夜啼人不见,峡猿暮啸客偏闻。

题张栎里画

明代 林弼

屋前春水绿如醅,屋后春山翠作堆。有客抱琴门外立,何人骑马树中来。

西斋酒尽犹留月,东郭诗成欲放梅。三绝广文谁赏识,为君海上望蓬莱。

海山秋思图为乐清邬知县赋

明代 林弼

写得新图记旧游,无穷诗思海天秋。白云黄叶浑相似,雁荡山前思远楼。

西村隐居为绕城罗时用题

明代 林弼

西村竹树净朝晖,万事閒来总息机。一夜小溪春雨过,半篙新水白鸥飞。

草堂作就资谁寄,彭泽归来愿未违。最忆衡门凝望处,平畴十里豆花肥。

珥江驿口占八首 其三

明代 林弼

小卒横挑丈二殳,褒衣长帽似臞儒。当街一喝人争避,如此威狞更有无。

赠美叔掾郎

明代 林弼

黄堂紫府多神仙,画戟森卫香凝烟。美人风格野鹤似,高步迥出鸡群先。

日长粉署绿阴满,玉立东风珥银管。綵衣香染垣薇春,翠幕清临水花晚。

青梯紫阁日跻攀,仙翁一笑开春颜。壶中自有飞腾药,何劳薪水烧九还。

丈夫三日当刮目,安能混迹在尘俗。君不见华山老隐君,时来召对黄金屋。

题黄诚甫铁树开花图

明代 林弼

刺桐城西仙母家,百年种德如种花。春风吹暖满庭院,坐见铁树开琼花。

琼花的的簇丹穗,仙母见之一惊异。人名此树状元红,偶尔开花必为瑞。

阿儿读书五车多,解来瑞应期无他。写图寄之喜欲舞,题品直上金銮坡。

玉堂多士誇珍奇,何异汉室生金芝。赤花光照永春县,黄家瑞应无终期。

为王彦举题听雨轩图

明代 林弼

山窗酒醒梦魂清,竹外松边点点鸣。蒲涧寺前千尺瀑,都随黄叶作秋声。

题熊自成双鹤图

明代 林弼

海上归来岁月迟,懒随青鸟度瑶池。一双清泪秋霄月,莫遣云中仙子知。

送酒一壶与张栎里

明代 林弼

腊醅新熟泛霞红,持慰山中辄红翁。须信微醺真乐在,也知少饮众欢同。

梅花纸帐春生梦,榾柮斋炉雪满篷。无限衡门携幼意,菊松三径老秋风。

题杂画九首 其七 鹦鹉

明代 林弼

陇头春树拂云红,学语声娇弄晚风。上国秖今辞远贡,莫愁彩羽闭雕笼。

汥江八景 其六 浪湾雪网

明代 林弼

浪花飞雪满前湾,举网轻舟夜不还。无限黄州苏子兴,洞箫声在水云间。

君仁掾郎荣膺府檄政赞邑琴敬颂俚谣少伸贺悃

明代 林弼

双溪溪水清见沙,溪梅灿灿冰玉华。美人元是西湖家,嚼梅饮水溪之涯。

霜毫不写香影句,挥霍春风满棠树。溪堂玉立听鸣琴,人比梅花更清素。

东风有意相温存,南枝北枝花正繁。愿借桃李朝露恩,松台薇省先移根。

深青道中

明代 林弼

潇潇瘦马深青道,杜宇声残日又昏。风里林花香作阵,雨馀池水绿添痕。

采桑野妇轻衣袂,卖酒山家小巷门。无限原头芳草色,教人千里忆王孙。

曲江逢至日

明代 林弼

去岁兹辰钟阜北,今年此日曲江东。惊心节物如飞箭,回首生涯尚转蓬。

韶石雪消知地暖,越台云净兆年丰。故人迢递未归去,孤负梅花酒一筒。

汥江八景 其二 吕桥夜月

明代 林弼

长桥十丈俯江流,月色遥连水色秋。云外何人吹铁笛,浑如黄鹤断矶头。

安溪刘令复任

明代 林弼

杨柳条青渐长芽,刺桐叶绿已先花。河桥送客春将半,山县休衙日未斜。

政迹行书循吏传,欢声重动野人家。多情石笋江头月,载酒何时共钓槎。

仙人谣次达道鉴录韵为一笑之戏

明代 林弼

仙风吹云散琼香,玉轮轧露融香光。霓裳飞动金玲珰,一声惊起鸾凤翔。

芙蓉池上西风早,青鸟无音天窅窅。翠光浓入秋水寒,黛痕浅与春山老。

千年蟠桃几开落,三偷奈此小儿恶。綵丝未断尘俗缘,黄金空铸相思错。

君不见有虞帝子来潇湘,洞庭水绿梧山苍。泪痕有尽愁思长,向来斑竹多秋霜。

发安南呈牛典簿王编修

明代 林弼

日南留滞隔年期,犹许仙槎到未迟。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綵舟移。

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宣室应烦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

竹居

明代 林弼

昔与宋中使,时来竹外居。秋声满窗户,晴影落阶除。

煮笋常兼肉,裁竿或得鱼。爱君幽遁处,直欲世情疏。

林弼

林弼

林弼,(约公元一三六o年前后在世)一名唐臣,字元凯,龙溪人。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进士,先为漳州路知事。明初以儒士修礼乐书,授吏部主事,后任登州(今山东烟台牟平)知府。► 25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