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复澄社兄德配高夫人挽词四首 其四

复澄社兄德配高夫人挽词四首 其四

清代 林朝崧

荆布深知梱内贤,望衡对宇住多年。过从烦作庞家黍,投赠渐无严武蝉。

之子遗徽犹宛在,故人同病信相怜。与君且学庄生达,各保残躯慰九泉。

诗人林朝崧的古诗

懊恼词三首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泠然半夜御天风,处女胡为脱兔同?银汉红墙空阻隔,淮流楚水暗交通。

井边玉虎牵丝惯,树里金蝉蜕壳工。斗酒御沟悭一面,两情决绝太匆匆。

次韵谢家载昭惠紫含笑一本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主人情重许移栽,底事风前笑脸开?应笑分司狂杜牧,一言乞得紫云来。

春日杂感,次粤台秋唱韵八首 其八

清代 林朝崧

驱使毫端草木兵,新从诗界筑兵城。三升酒助飞扬气,五噫吟多激楚声。

山下蘼芜愁妇泪,路旁禾黍故宫情。此身自处无他策,师友当时鲁二生。

旗后作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埠头经始未成功,估客帆樯泊港中。自与葫芦通铁道,米糖输出胜基隆。

阴历六月二十六夜大风雨,诗以志异

清代 林朝崧

赤云夹日翔,飓母空中舞。夜来风大作,吹万声熛怒。

初如奏笙竽,继若鸣金鼓。倏忽啼鬼神,杂沓斗龙虎。

势欲翻渤海,响疑折天柱。丰隆既出地,元冥亦行雨。

奔腾熠群动,滂濡浸后土。助虐益咆咻,挠物无龃龉。

拔树倒千章,倾屋非一所。估客念船舶,农夫忧场圃。

六鹢飞过来,爰居止于鲁。鸡犬俱不宁,人物多安堵。

却思轩顼世,雨十而风五。时若应休徵,至治难再睹。

长吟记灾异,慨然怀往古。

安平

清代 林朝崧

茫茫天堑海门开,无复长鲸跋浪来。却忆郑家全盛日,荷兰城畔受降回。

袁世凯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又向燕都见子之,欺人寡妇与孤儿。只今秦患方西起,未是奸雄高卧时。

次韵遥和伯兄感怀之作却寄

清代 林朝崧

历阳鱼鳖事堪悲,冬岭孤松性不移。报与子卿书一纸,应怜越鸟忆南枝。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 ...

清代 林朝崧

空吟下里和阳春,耳热偏忘刻羽人。远愧延陵吴季子,国风十五识歌陈。

观穫稻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打稻家家趁早冬,寒郊游眺一携筇。村童拾穗归来晚,笑指斜阳挂远峰。

桂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粉泊香飘感慨新,彩幡欲竖竟无因。一枝未许词人占,何苦东堂赚郤诜。

鹤亭招同沧玉、香圃过其岩野草堂,即事赋赠三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与子结交兄弟行,今朝拜父一登堂。入门见我泥沾胫,倚杖呼孙速煖汤。

关门小泊

清代 林朝崧

数点青山对酒杯,片云何意傍蓬莱。春帆楼影明斜照,玄海滩声转怒雷。

积雪不愁衣褐薄,东风将逐斗杓回。遥瞻上界真人府,愧少金门献赋才。

次绍尧九日寄雾山栎社诸友韵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满目河山感慨多,叶飞如雨水多波。丹枫白雁生秋兴,紫蟹黄花共醉歌。

头戴南冠长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登高能赋知无益,和汝题糕且一哦。

旗后作 其二

清代 林朝崧

渫港机关响海边,如闻龙骨转秋田。君看细草淤泥地,明岁能容万斛船。

无题六首 其三

清代 林朝崧

来不移时去似风,依稀犹在宋家东。聘钱有约牛郎借,琴曲无缘犬子通。

自古珊瑚难入网,祗今鹦鹉易离笼。寄书为问瑶台雀,待得桃花几度红?

饮酒放言,步沧玉席上见赠韵

清代 林朝崧

朝菌无晦朔,蟪蛄无春秋。人生居短景,百年忽我遒。

佯狂衰凤歌,接舆真吾俦。下士大笑之,乃呼为马牛。

咄咄釜中鱼,焉知水上鸥。仁义一蘧庐,久处将何求?

不如纵远柁,乘老无倪舟。停棹瑶池间,婆娑王母楼。

玉盘红仙桃,一食消牢愁。双成吹云和,劝我竟日留。

俯视蚁垤小,稗海环九州。哀哉涿鹿战,蚩尤碎铜头。

积骸如邱山,血作江河流。黔首为牺牲,功名归彻侯。

我欲和触蛮,独唱莫余酬。饮酒入玉壶,聊与达者侔。

何用学鲁儒,矩步誇纯修。游心无怀天,安识是与不。

寄上海俞生子渊

清代 林朝崧

西望登高楼,申浦三千里。犹记虹口桥,共君赤栏倚。

鹤鸣华亭县,花落太湖水。解携恍如昨,晼晚弥年祀。

怜君五经筒,班鬓犹未仕。淹迟弹琴歌,作客风尘里。

夙昔交莫逆,磋磨在文史。封壤今即殊,声容满心耳。

离居欲有赠,愧乏鸳鸯绮。裁笺寄吴云,思乱谁能理!

游仙诗二首 其一

清代 林朝崧

天风吹云车,直上九万里。当头阊阖开,来往古仙子。

麻姑骖鸾行,白发垂两耳。知阅几沧桑?朱颜非昔比。

仙家日月长,衰老亦如此。却笑下界人,采药求不死。

天路逢安期,邀余浮绿蚁。大醉踏月归,托宿瑶池里。

老鹤

清代 林朝崧

独守梅花过暮年,嶙峋风骨瘦犹坚。素衣只恐缁尘化,清浅蓬莱忆众仙。

林朝崧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51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