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十八滩

上十八滩

明代 林光

逆境甘心不作难,南风终见北风还。昨宵篷底茶园梦,今日扁舟十八滩。

诗人林光的古诗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纷飞撩乱扑朝鸦,老妇贪看驻鸦车。三白果堪登百谷,一香何惜让群花。

光添玉宇无边景,清变都城几万家。坐拥羊茸挥老兴,冻呵寒砚手频叉。

赠永嘉令汪进之

明代 林光

折简重开翰墨香,知君襟度定非常。烛花未领春宵话,马足何堪部檄忙。

眼底牛刀初试刃,斗间龙剑已腾光。新莺细柳迎归旆,也著吾诗入锦囊。

醒庵

明代 林光

曲蘖生香满小糟,看君不饮果然高。我亦如今醒不得,任教终日醉陶陶。

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 其四

明代 林光

风声初树海天遥,六馆身先令岂消。教立本须崇节义,化行谁道祇规条。

贞魂总爱明今日,烈女閒将想累朝。突兀方岩高百尺,丹青门地更层霄。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三 荷

明代 林光

矮著轩窗高著台,池荷亦任傍欹梅。薰风香里花饶笑,急雨声中翠作堆。

倒影当窗从戏舞,捲筒排日醉徊徘。元公一点无言意,不用穷搜向九垓。

观山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拨破红尘透此关,天机落在片言间。也知虚费閒心力,争似抬头一看山。

再雪八首 其六

明代 林光

乌龙山耸处,便合借一区。上忘空中鸢,下忘溪中鱼。

颓然依木石,杳杳杂猿狙。对此万山玉,照我胸中珠。

赠别钱伯瑞通判之庆远

明代 林光

柳花飞舞酒盈觞,万里官程道故乡。书锦蹁跹迎阿母,春风谈笑判宜阳。

医扶患卒恩堪想,安辑诸蛮古有方。叠嶂危峰绕滩水,山邮吹角迓来航。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契合斯文共九州,偶来山阁话深投。境非真见醒如梦,形到忘来去复留。

蟹熟更浇娘子酒,官贫须典木绵裘。赠君却有无穷意,坐对乌龙咏未休。

将别严州留别诸友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出门信步亦何疑,宜止宜行各有时。尘俗随流皆下策,天君能主即严师。

千年自合留双眼,一敬端堪破万私。但得手中龙剑在,何愁光焰少人知。

赠别少参李岳台致政还家

明代 林光

怜君巨眼隘中州,几度襄阳话喜投。山水称心居欲卜,宦途无味去难留。

时危海内风尘满,岁晚林深倦翮休。归近重阳好时节,千杯菊酒洗閒愁。

题当湖别意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白发愁惊几簿书,归途今已谢迷途。且看诗笔难描景,也入当湖送别图。

万事到头俱幻梦,一杯叉手是真吾。烟波满眼催人醉,明月飞云隔绿芜。

高阳池候都宪李先生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骋目汉江湄,涨沙忽吞改。谁持造化机,一雨功十倍。

岂无欲济心,忧在渔梁水。达人来拯溺,引领时相待。

陪岳台李别驾西泉曹侍御游岘石寺同次磨崖石刻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襄阳留滞笑南川,六载三过此洞天。春旱且看花蓓蕾,诗成刚遇酒神仙。

大书欲放岩头笔,久渴思吞石罅泉。老去吾侪宽展步,任他边将勒燕然。

九峰十景 其八 关门松屏

明代 林光

白云锁关门,森松更笼嵷。不纳寻源人,伊谁话真汞。

谢石斋转惠辽东贺克恭黄门所寄高丽团领

明代 林光

一片丽云罩蚤春,不曾衣服只衣仁。浴沂点也堪遗此,我愧幽栖懒动身。

赠别聂承之侍御巡按广东

明代 林光

扶病真堪拜马前,先生麾节向前边。冰霜已觉清人骨,赤手犹看扫瘴烟。

白月高悬东广隘,澄波稳贴蜀江连。豺狼未殄虺蛇在,万姓于今最可怜。

题金陵折桂图

明代 林光

昔年曾记金陵游,衣冠文物称神州。千年王气凝钟阜,万里襟带长江流。

东梁西梁辟门户,三山驱逐江天浮。龙蟠虎踞没天险,中原形胜那能俦。

大明神祖扫区宇,江淮百万驱貔貅。西望鄱阳东震泽,群雄接戟咸殍囚。

百年宇内混腥秽,天戈一洗无停留。攘夷绥夏功莫比,普天率土同歌讴。

遂开明堂宅斯胜,巍巍大业过商周。金银宫阙插星汉,祥云瑞霭深龙楼。

宫墙绕护松百尺,屈铁偃仰蟠蛟虬。琉璃闪烁争台殿,凤阙掩映罗罳罦。

南都岂止天一柱,储养俊乂资旁求。词官典领在桂籍,鹿鸣三载歌呦呦。

蓝袍济楚谁氏子,手持仙桂欢遨游。酒酣欲过石桥去,马蹄踏碎台城秋。

少年我亦狂如此,至今语亦犹含羞。是谁好事貌此幅,操笔欲语倦还休。

六朝文物今何在,俯仰不觉生閒愁。乌衣巷口白鹭洲,古来文士添语柄,长江滚滚风飕飕。

谢欧阳玘医时会头疮

明代 林光

白疥相将秃此童,佛头螺子碧丛丛。今朝眼底看蝉蜕,谢得南昌七十翁。

奉谢诸明公惠乙丑历

明代 林光

甲子书来问冷官,阳春争欲变冬寒。年增空有传心念,日近何妨炙背看。

斟酌盈亏分节候,循环六十配支干。辟凶趋吉人时授,共把天根更静观。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