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严州名宦九首 其七 胡寅

严州名宦九首 其七 胡寅

明代 林光

致堂胡公字明仲,侍御徽猷名已重。绍兴六年刺睦州,政教兼兴民载颂。

文定衡山远寄书,父子之间相谕讽。一年作郡怠易生,宜作三年勤御众。

远大之业积累成,莫谓未迁生怠纵。学宫改作实自公,建宁人物称群凤。

诗人林光的古诗

送何司寇抚绥还朝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肩舆穿破万山烟,江北河南路烟千。收拾流亡归载籍,抚绥憔悴见青天。

玺书宠贲名应重,章疏经营事可传。献纳还朝春未晚,愿留遗教奉周旋。

严州留别郡伯

明代 林光

分符三载离京畿,问治看公后茧丝。千里争誇谁政猛,万民应识此心夷。

官卑礼数承宽假,道在行藏敢背时。杯酒桐江催缆解,不随花鸟怨春迟。

邓林芳意八首为邓侍御 其七 宦谱驰声

明代 林光

宦辙三名邦,休声殊未已。大书又特书,他年问青史。

正德辛未二月陪都宪矩庵陈先生方伯管公少参白公佥宪陈公往隆中谒 ...

明代 林光

千年人仰几辰星,鼓吹连城动星坰。野寺偶经新佛閤,灵祠深造旧云屏。

伏龙奋迹归霄汉,□老□魂惮震霆。无限夕阳怀古意,深杯入手岂须停。

方伯孙先生居宪长时论荐官迁国子博士代书奉谢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残山剩水老无疑,未识先生已识时。知己最难逢此日,暮年何处觅吾师。

云龙上下欢相逐,茅茹牵连岂自私。祇恐乌龙山笑我,括囊那得有人知。

赠别张宗昭县尹之衡阳

明代 林光

通才何处不堪安,分教新迁邑安官。错节盘根明利器,卖刀买犊化凋残。

洞庭秋入心先洗,南岳峰高日耸观。鲁叟他年称子产,嘱吾屡屡别君难。

游玉泉寺用杜工部登四安寺钟楼韵

明代 林光

西北参天著数峰,山门未入已闻钟。步穷石拂三千界,心醉林花几百重。

欲向巅崖挥老笔,更窥泉影认衰容。年来万事俱灰灭,祇有看山兴未慵。

洗心亭为华廷禧少参题

明代 林光

心无可洗洗何功,敢把亭名一叩公。经史浇培灵府静,云山涤荡俗缘空。

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万顷东溟真快意,未容解组郊龟蒙。

过峡山寺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悬崖青绝不知名,崖树株株弄晚晴。门掩溪流僧舍静,片帆冲破绿波轻。

寄谢陈天锡明府送纸墨

明代 林光

百物穷途致匪轻,文房两宝拜兼并。元云洒处香风远,素楮摊来雪色明。

虎豹纵横驱笔阵,蛟龙飞舞逐心兵。行边剩有閒风月,秃笔茅根写未胜。

过铅山有怀韩介之 其二

明代 林光

行行乌桕傍江湄,曾记当年共步时。欲识九崖超拔处,盛年坚谢一官微。

书杨藩宗郡侯事

明代 林光

走卒儿童口是碑,六书吾岂厌烦辞。翻疑槜李多豪杰,尚欠杨公血食祠。

隆中谒武侯陪陈提学佥宪二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卧龙胜处久模糊,寻访欢承拉老夫。三顾迹经今日眼,千年人貌旧时图。

躬耕活水田犹在,抱膝苍崖石尚孤。莫道斯文没关系,风光随处偃莱芜。

四月十三日舟次安陆风暴非常州人谓五十年来未有此

明代 林光

飞沙拔木更掀篷,雨注雷轰电闪空。安陆津头牢系缆,未须嗟骇北来风。

九崖

明代 林光

红石苍田果是佳,一层山隔一层崖。先生有意看阳九,掷却微官任素怀。

南安偶题七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长风暂扫瘴烟消,屈指阳和又一朝。红树白云山四面,可人诗景自相撩。

九峰十景 其八 关门松屏

明代 林光

白云锁关门,森松更笼嵷。不纳寻源人,伊谁话真汞。

除夕自勉

明代 林光

我来当湖滨,坐阅五除夕。年光倏流电,半百过瞬息。

俛仰畴昔时,抚景恒自惜。遑遑若追忘,万里摇鞭策。

圣途虽云远,壮心如铁石。仰钻日复日,寸累仍铢积。

晨飧未及饱,夕寝宁安席。云胡远今时,自恕还自适。

颓颜无复少,短发日向白。天衢浩无涯,进寸殊退尺。

古来圣贤人,未免遭穷厄。顾肯当尘途,掷此千片璧。

念我意中人,耿耿明寸赤。持此一杯酒,自讼还自责。

丈夫志千古,讵忍为形役。百年能几时,逆旅栖过客。

煌煌照红烛,感此岁除迫。杳然兴遐思,四顾樊笼窄。

晴露有佳花,狂风无健翮。俭德勤自修,舒卷床头易。

乾坤重担子,知上谁肩脊。

次韵答任国光侍御过访

明代 林光

清晓乘骢此赋诗,风清穆穆更熙熙。从游却愧相知晚,潇洒端推抱负奇。

凉浸晨烟聊荐酒,静看庭树小支颐。未知他夜严州月,肯送清光及泮池。

戊午冬至前一日承赵提学先生免试退而赋此

明代 林光

坠绪茫茫觅一丝,半生科业已全亏。支离未破千年惑,疏拙惭为一郡师。

照影几临丁字水,振衣羞读子陵碑。天心喜见阳来复,仰赖司徒转化几。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