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傅寺副双亲挽二首 其二

傅寺副双亲挽二首 其二

明代 林光

泉壤受恩原有自,薤歌枯笔发自从。寒霜不恨戎衣薄,夜月难忘手线重。

一武一文儿有立,齐眉齐寿福先钟。且看荆楚来谳狱,遗有求生念未慵。

诗人林光的古诗

桃花四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笑倚东风醉未醒,笼烟间雨不胜情。道人不用描真影,倒照边池水自清。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 其一

明代 林光

司谏归来未半年,胡为又买北京船。人间母子恩难割,天下君臣义两全。

凤鸟云霄非寂寞,莺花杯酒更留连。阳城未许昌黎论,数有封章到御前。

孔子手植桧

明代 林光

棱棱老干傍庭台,传自宣尼手自栽。翡翠枝条深雨露,蛰龙鳞甲照阶苔。

枯荣自寓随时意,古怪中含造化胎。三匝绕栏殊未厌,却疑天遣此身来。

题五殿下棠梨三喜扇面

明代 林光

人间何处可忘情,三喜飞来共一声。莫道时禽无意趣,棠梨枝上祝皇明。

小至四首追次老杜韵 其二

明代 林光

时行时止勿劳催,小去看看大催来。霞映晓窗初酿雪,气回虚室自浮灰。

年颜孟浪休占鹊,春信依稀欲放梅。安养微阳无一事,浅倾元酒落磁杯。

题萧佥宪便面

明代 林光

舒卷都归掌握中,行藏无意任遭逢。斯民憔悴如烦热,消得先生几扇风。

醒庵

明代 林光

曲蘖生香满小糟,看君不饮果然高。我亦如今醒不得,任教终日醉陶陶。

河西务阻风适王冬官以和赵秋曹杂诗见示遂用韵纪怀九首 其七

明代 林光

刚风猎猎鬓丝丝,添得行囊几句诗。花鸟未酬今日兴,寻常又到暮春时。

观山四首 其四

明代 林光

冥鸿声落海天微,何事鹪鹩恋一枝。昨夜寒霜催落叶,看山吾且一题诗。

游石佛寺五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山径崎岖策马来,笑扳崖树破莓苔。道人不惜颓然醉,恰有春花照酒杯。

宝应湖

明代 林光

微茫新水涨洪波,南北行人感慨多。何似西湖风景好,近山青拥数堆螺。

洗心亭为华廷禧少参题

明代 林光

心无可洗洗何功,敢把亭名一叩公。经史浇培灵府静,云山涤荡俗缘空。

书涵珠宝尘埃外,夜抱银蟾天水中。万顷东溟真快意,未容解组郊龟蒙。

将至临城驿

明代 林光

争先路径险难量,痴立踟蹰对量阳。身计百年空自拙,马蹄今日为谁忙。

月当残腊还留照,鬓看寒霜转易苍。谁道临城能馆吏,中宵犹为倒馀觞。

平湖御史曹琼挽

明代 林光

一从飞跃出泥涂,往往逢人问玉夫。旧学语来醒似梦,虚名身后有如无。

官荣柱史终何忝,病反当湖更不扶。身计浮云过转瞬,百年何事是良图。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八

明代 林光

老眼南畿又北畿,几人倾倒不留丝。庙堂何患无韩范,边境今应扫貊夷。

溟海屡瞻鹏化后,朝阳真听凤鸣时。诸君总有匡时策,莫遣封章入奏迟。

戊午八月十七日出钱塘江头看午潮

明代 林光

江头细雨棹初回,潮傍中秋亦壮哉。水底暗疑雷鼓动,海门惊驾雪山来。

雄吞众水期如约,急送行舟去似催。引领篷窗兴无限,白云遮破万山堆。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三

明代 林光

驰逐尘氛十二州,何如良话几州投。可人佳境终难写,过眼韶光去不留。

庭草共沾谁雨露,江山清重汉羊裘。浮生老觉知心少,三复留君话未休。

义儿篇

明代 林光

蜾蠃祝螟蛉,祝之亦相似。有恩之有报,何必出自己。

李君六十馀,尚未有子嗣。内想忽南来,迢递携一婢。

偶逢道中人,牵儿向闸市。推篷窥相貌,抚顶循及趾。

步趋稍安详,顾盼穷瞻视。徘徊一停舟,目人心自美。

欢然解囊橐,颜生镜中喜。之臾发舟行,踪迹存契纸。

抚摩日复日,进退承诏唯。短句与长歌,出口复入耳。

满堂聚宾客,谈谑动拜跪。揭来动遐思,携之问卜史。

偶逢道中人,历历谈终始。屈指稽岁年,往事刚十纪。

传闻虽暧昧,谁复生诋訾。春风索赠篇,操笔复终止。

非无忠告心,未信疑谤毁。永终知敝训,归妹有深旨。

主君信有容,娣袂添罗绮。载咏螽斯诗,迤逦及麟趾。

始知有周盛,万福兴太姒。西汉牝鸡晨,暗蓄他人子。

公义久自明,毕竟何足恃。大宗小宗派,递相传福祉。

宗祀乃延绵,道心常不死。我诗扶大义,抑亦存圣轨。

义儿真义儿,恩深报没齿。义儿终义儿,谁道堪继李。

题乐山卷

明代 林光

我昔持衡向闽东,闽山青拥数百峰。一朝直上鼓山顶,海涛千顷扬天风。

喝水岩前发长笑,至今梦想青原中。文山义水在何处,层楼高揖烟台雄。

烟台之中数十仞,浮空积翠看无穷。春风荡摇花烂熳,暮云映带溪冥濛。

山兮云兮千万态,笔端孰与收天工。少年公子气如虹,观山耿耿留双瞳。

倚楼尽日开帘栊,有时放歌偕儿童,有时载酒呼邻翁。

颓然一醉拍两手,海光山色磨青铜。

赠别钟元溥黄门归省

明代 林光

高堂鹤发正垂丝,司谏能忘嘱别时。几载望云劳远梦,三春抗疏订归期。

君从臣有宁亲旨,儿抱孙歌祝寿诗。称意人间惟此乐,送君真动百姑苏。

林光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