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林光
浣花溪里草堂诗,山水空怀子美辞。庭户偶堪供起倒,市廛那惜断闻知。
磁瓯酒泻歌吟里,柳笔风生酩酊时。谁道文房关闭密,也容归梦过淮沂。
题宣和殿临韩干马
天闲十二锁春阴,消得夷途万里心。迢递岂须烦伯乐,东风芳草自千林。
望郎石
望郎身寄鬼门西,郎去频年望欲迷。心胆已无云雨梦,手中黄口尚提携。
宿太平滩
濛濛黑雾四低迷,缆繫黄茅日正西。何处思亲肠欲断,太平滩下鹧鸪啼。
惠州阻风
杨风白浪使人愁,两日归舟不自由。白鹤峰前悭一顾,却疑苏子暗相流。
赠别秦用中司训之安仁
惠泉甘韵宿沾濡,分教应期雪俗污。梦里云龙辞海子,笔端风月傍鄱湖。
钟声恬处看芹雨,书课忙边堕日乌。后进有依亲有养,锦囊閒煞旧奚奴。
次韵石斋先生赠姜仁夫进士三首 其二
暑雨初晴濲水浮,相看握手话中流。陶然一醉江门景,却羡仁夫解远游。
重九日登岘石洞岩次磨崖石刻古韵
千仞悬崖俯汉川,衰年扶步若登天。茱萸晚日簪重九,乌帽斜风落醉仙。
古怪岩头看剥字,清泠涧底认跑泉。摩挲盘石行还住,走笔题诗笑率然。
石壁月夜饯邢挥使之东瓯把总
两峰高拱月团团,荡漾金波弄团湍。未许东瓯催剑戟,更依严漱倒杯樽。
情钟故里舟难解,威制倭夷胆合寒。山色空濛花气满,送君知上几重滩。
奉新偶述二首 其二
顺风不开帆,逆风牵远浪。平居见瞭然,临事忽然丧。
隆中武侯庙成次前韵
妖狐狡兔已奔逃,忠武新祠结搆牢。三顾声华盖襄汉,千年祀典贲蓬蒿。
丹青草野云龙会,森爽峰峦栋宇高。几向隆中回首处,梦魂缥缈见人豪。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五
海内英豪满帝畿,斯文常欲辨畿丝。閒因旧学窥千古,何用虚名慕四夷。
剩水残山皆乐地,乘田委吏乃吾时。阳关几曲都门酒,肯放深杯入手迟。
赠黄时准地曹
支离恐误后生嗔,语到忘机却逼真。天远君如初上日,酒阑吾起独醒人。
閒因宿草看朝露,试向中宵认北辰。红树夕阳深嘱别,肯将秋鬓怨垂银。
戏题和尚石二首 其二
三千公案自缠藤,谁道三乘语足凭。依旧结趺临野水,今年人笑去年僧。
送何司寇抚绥还朝四首 其三
肩舆穿破万山烟,江北河南路烟千。收拾流亡归载籍,抚绥憔悴见青天。
玺书宠贲名应重,章疏经营事可传。献纳还朝春未晚,愿留遗教奉周旋。
和陶十一首 其九
我家一何远,僻在东南隅。那因升斗禄,涉此万里途。
双鬓日以变,尘虑空驰驱。感此时节换,景短心有馀。
谁云都城北,大隐如山居。
相如题桥
会得真虚不是虚,乾坤随处总如如。凭谁寄语题桥子,何必还过驷马车。
颜乐亭三首 其三
陋巷之中操一瓢,人间贫贱不相饶。如何千古如愚意,纵有丹青不解描。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三
驰逐尘氛十二州,何如良话几州投。可人佳境终难写,过眼韶光去不留。
庭草共沾谁雨露,江山清重汉羊裘。浮生老觉知心少,三复留君话未休。
下邳
篇诗曾记咏留侯,二十年来亦浪游。黄石老人今在否,北风吹我过邳州。
改建武侯庙开基宿隆中
责任吾侪不可逃,丁宁先筑此基牢。人龙二表开心胆,盘谷千年蔽野蒿。
吼虎忽闻山口震,夜窗流照月儿高。武侯祠宇间关在,招手襄阳几俊豪。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560篇诗文
正德辛未二月陪都宪矩庵陈先生方伯管公少参白公佥宪陈公往隆中谒 ...
侍御彭宪卿出示过处州次却金亭韵一绝依韵奉答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二 蜡台晴望
上安山闸
对凤仙花
南川别墅四首 其二
新年杂兴八首 其七
和子翼八叙别
铜仁太守挽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 其二
奉新偶述二首 其一
兖州到任
舟中偶述四首 其四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一
过新妇潭二首 其二
订马代简戏答王都给事
承许宪副昌世沈大参元节过访留饮静观亭既别大参留诗示教依韵奉答
孔子手植桧
赠钱县博往苍梧
江中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其八 槐院鸣琴
宝应湖
再游三洲岩五首 其二
题扉二首 其二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 其四
将至临城驿
过峡山寺二首 其一
奉赠少保洪总制先生
白岩为乔希大考功
奉和内阁及大理诸公联句赠少司马德兴孙先生四首并序 其三
官满平湖留别二首 其一
送郎黄门上京三首 其三
次韵孙少参见寄二首 其二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二 歌眠
南安偶题七首 其六
将出京留别诸明公次屠亚卿元勋先生见赠韵三首 其二
和陶十一首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二
静观亭次定山韵三首 其一
往钓台祭子陵先生阻风示诸生
题忠孝堂二首 其一
将之严州写怀留别京师诸友八首 其四
经钓台二首 其二
题藏有源静学卷
清溪钓矶 其二
怀竹为孙志同稽勋
次韵内翰刘可大赠别
过王氏庄小酌
次韵答族侄东逢秀才 其二
严州名宦九首 其七 胡寅
武林中秋遇雨遂阻西湖之兴赋三律以纪三首 其三
赠陈式尹之建安
舟早发富阳顺风过钱塘江望见江头忽然风转舟阻沙际 其二
潮州林太守邀金山小酌
方伯孙先生居宪长时论荐官迁国子博士代书奉谢四首 其四
新年谒乌龙庙偶成二首 其一
寄谢陈天锡明府送纸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