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一之京

送王一之京

明代 林鸿

杨柳青青春草齐,官亭客散夕齐西。归心正逐孤帆去,离思偏惊匹马嘶。

雨歇听钟精舍近,月明闻梵枕峰低。那堪吟望空梁梦,遥忆清芬满剑溪。

诗人林鸿的古诗

无诸钓龙台怀古三首 其二

明代 林鸿

瓯闽古夷服,无诸汉英雄。秦鹿既已死,却辞隆准翁。

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赫矣茅土业,大哉开辟功。

事往沧海变,龙飞霸图空。昔日钓龙台,空馀江水中。

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

登临毕馀景,感叹无终穷。

春日宴林氏园亭

明代 林鸿

故人邀客处,别墅带林塘。身外名堪避,樽前迹暂忘。

鸟飞潭树暖,花落野泉香。乘兴留题去,西崦挂夕阳。

题白莲 其一

明代 林鸿

淡月瑶池夜,微风泰华阴。翠翻擎雨盖,玉冷坠波簪。

江亭初夏

明代 林鸿

依依绿荇动薰风,极浦帆边望不穷。最爱凭高上江阁,一时清兴与谁同。

送僧游蜀

明代 林鸿

蜀道岧峣不易攀,浮云踪迹去如閒。畏途栈倚天边树,旧寺门扃海上山。

暝猿峡里焚香宿,暮雪城中乞食还。岐路送师多感慨,朝簪未掷复何颜。

寄建溪周校文

明代 林鸿

白发江湖上,雄文最数君。每怜金作赋,更道鹤为群。

竹圃诸生颂,松门酒客分。离忧无处托,鱼雁几时闻。

春日陪车驾幸蒋山应制 其四

明代 林鸿

笳鼓云中动帝京,六龙移处彩云轻。三天日色临仙仗,八水波光接帝城。

宝域幡摇银烛影,香山泉送玉弦声。侍臣此际承恩泽,愿述歌章颂治平。

苏武慢 八首 其一

明代 林鸿

大块初分,胚胎既孕,万物自然生露。马出于河,龟浮自洛,从此人文森布。

羲画亡言,姬爻有象,斯理亘乎今古。问其中、橐籥枢机,太极乃群生之母。

细看来、纳纳乾坤,漫漫宇宙,好类阖扉启户。六子相磨,五行互竭,两曜不停乌兔。

道在目前,理非身外,欲悟几人能悟。待先生、勘破先天,披发骑麟归去。

出塞曲 其六

明代 林鸿

大漠穷阴外,孤城苍莽间。星河秋近塞,雪雹夜沈山。

戍久戎衣绽,时清列燧间。近闻游骑息,不敢问阳关。

寄高逸人

明代 林鸿

千里怀君积梦中,南宫侍从忝余同。荒居懒病看花尽,旧事惊心向酒空。

苑树月来依宿鸟,海天春去见飞鸿。悬知相望无由达,此会令人意不穷。

将之海上群公相饯至龙津

明代 林鸿

百尺云帆絓海霞,劳君相送到天涯。重来应恐清秋晚,落尽清泠桂子花。

同郑二宣江上泛舟

明代 林鸿

载酒入江邑,酒多江正长。酣来多予缨,濯向春流香。

东壁过疏雨,西崦残夕阳。猿禽相啸叫,云水共清苍。

夕景更汎览,客程殊未央。鱼风苇上起,蚌月波中光。

尝以事泮奂,永期名迹忘。乘槎予岂必,聊复咏沧浪。

春日游道山亭

明代 林鸿

危亭临绝顶,胜概昔曾闻。
野酌薰花气,闲心狎鸟群。
檐前看落日,衣上见归云。
半醉题诗去,仙凡下界分。

泉石清逸

明代 林鸿

久为泉石人,了与世尘绝。朝飧清涧霞,夜弄碧萝月。

扫石奏吾琴,寻泉饭胡麻。长谣古苔篇,似是仙人家。

陶令归栗里,安石栖东山。心将槁木灰,迹与浮云閒。

有时穷跻攀,落日更吟眺。碧草藉醉眠,玄猿引长啸。

冥栖笑流俗,何用寰中名。千秋放意气,永极云霞情。

送武平判簿

明代 林鸿

少府朝天日,云霄一凤毛。已随冠冕入,暂辍簿书劳。

晓驿驰星骑,春帆拂露涛。行当逢圣代,几日醉仙桃。

题夕阳孤棹送郑二之交州

明代 林鸿

离亭夕景迟,游子去何之。白发孤舟别,沧溟万里期。

乡心春鸟唤,旅泊夜星随。无限分携意,殷勤唱竹枝。

送蔡大往汝州寻弟

明代 林鸿

落叶正纷纷,秋城客路分。知君从此去,遥念鹡鸰群。

楚水帆飞雨,荆山路向云。悬知孤馆夕,离雁不堪闻。

秋夜浦舍人见宿园亭分得天字

明代 林鸿

南宫饮散动经年,此会羁魂各黯然。
霄汉故人谁更在,江潭逐客自堪怜。
疏灯细雨开秋宴,落叶惊风搅夜眠。
归去晋陵成远别,好凭阳雁望南天。

九仙山楼观

明代 林鸿

仙山有楼观,虚爽轶浮埃。昔日九仙人,跨鲤兹山来。

赤鲤去不返,仙人安在哉。空馀弹棋处,白石生苍苔。

至今羽人居,往往闻风雷。檄雨古坛暝,礼星寒殿开。

常闻至人言,内景融春台。群生若刍狗,大道如婴孩。

飙车与天接,岂但登蓬莱。

岷峨秋晚

明代 林鸿

岷峨一千仞,秀色横清秋。云蟠陇蜀尽,水入巴江流。

旭日海上来,苍苍树色浮。阳厓气已变,石林阴未收。

疏凿有古迹,登临仍壮游。落日下层巅,怀哉神禹忧。

林鸿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3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