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中朝更几局,鸣世独铮铮。奏疏如山稿,哀笳何处声。

虽孤岩石望,何损斛峰名。应有遗书富,何时见集行。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七月二十三日奉寄濑溪书堂吴景朔因讯旧游

宋代 林希逸

闻向秋山苦读书,吟中还解忆人无。强颜为客心何在,忍病哦诗骨正癯。

明月青山追昨梦,去年今日下姑苏。长桥一带关心否,问讯高阳旧酒徒。

渴不饮盗泉水

宋代 林希逸

盗有经行处,波流恶莫湔。固能浇我渴,誓不饮渠泉。

奔骥如追电,长鲸拟吸川。贪夫曾就酌,馋者莫流涎。

窃玉严于史,空瓢碎自贤。杜陵思贾井,病肺卧江船。

山长陈刚父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君本轻场屋,何心第太常。吟姿如岛瘦,直性似萧刚。

已恨婵娟误,争知禅化忙。功名虽有命,诗在莫俱亡。

柳影不碍舟

宋代 林希逸

长短堤边柳,波流影不流。浑如低倚岸,却不碍行舟。

水漾千丝乱,风吹一叶浮。轻摇兰桨过,搅碎绿阴不。

似带墙头燕,如萦镜里鸥。那堪南浦别,明暗两牵愁。

次韵方持叟见寄一首因悼后村

宋代 林希逸

鹤发荒三径,溪干久赋归。人皆笑金帚,子尚记蓑衣。

笃学藏书富,工吟信笔挥。多情惭眷眷,入手觉辉辉。

鸾棘方娱侍,鹏程待奋飞。讲经融有帐,进酒贺无帏。

底是锋相拄,应怜带减围。新知虽可乐,故友渐俱非。

忽忽缠悲绪,茫茫恨化机。何时吊乌石,有泪湿渔矶。

此老真基杖,遗文半掖扉。苏梅今孰是,谁复识邻几。

和后村韵二首奉寄府判真司令 其二 格轩

宋代 林希逸

祖学单传信有原,秤停一字自原轩。肯令公愧太丘长,要似思为孔子孙。

知格格知须细认,有无无有果难言。读书记在门生老,愧有君家未报恩。

五言长城

宋代 林希逸

老子风骚将,雄豪霸一方。五言如壁立,万里此城长。

气靡曹刘垒,声喧翰墨场。但令投帻去,谁诧撚须狂。

羲笔图成阵,韩文喻倚墙。骚坛唯我擅,谁敢犯锋铓。

自误

宋代 林希逸

老守平生自误书,人间事事付痴愚。万缘已息心如石,一点能明腹有珠。

门外设罗祇见雀,溪边买钓学为渔。生来虽欠封侯骨,未羡凌烟阁上图。

次韵题马氏亦乐园集

宋代 林希逸

何处君家亦乐园,遥知眼界与天宽。年时料得群花好,岁晚祇留老树蟠。

佳客酒中吟李白,主人林下见韦丹。事随鸿去今如梦,却有赓酬集可观。

二日野望作

宋代 林希逸

麦垄高低一样青,淡云笼昼雨丝轻。梅花烂漫开将尽,松叶稀疏落又生。

遥企钧天知梦断,欣闻玉陛庆熙成。人人尽说新年好,除夕无风岁旦晴。

题梅花帖

宋代 林希逸

梅经和靖诗堪画,兰识灵均赋是经。两得清名还此卷,梅花石上古兰亭。

客星

宋代 林希逸

久要刘文叔,论交在阙庭。不为渠相汉,仅以客名星。

鹤发兼霜白,羊裘近帝青。宫中聊款款,极下独荧荧。

一点今霄汉,孤灯昔钓汀。灵台誇列宿,讵肯共图形。

和平父游紫霄韵二首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诸贤盛气趋华毂,一老閒吟乐考槃。旧友醉乡祇白堕,新衔散地号黄冠。

束刍已了林宗吊,孤石因陪子美看。绝顶洪崖肩可拍,乘风何许觅还丹。

贺后村得第七孙

宋代 林希逸

恰喜长房儿纳妇,兰阶又报送麒麟。一夔四海名千载,三凤诸孙见七人。

新缀锦绷饶献笑,剩留宝砚要分珍。太翁从此应投镊,却许貂金映鬓银。

前后身

宋代 林希逸

幻影匆匆托太虚,问身前后果何如。李如画马沦为马,庄亦观鱼化作鱼。

房相未忘前世字,谪仙曾读几生书。古今传说多蒙昧,觌面须知我即渠。

龙跃天衢

宋代 林希逸

头角惊人世,如龙乍跃渊。身随三月浪,衢在九重天。

云起方成陆,雷驱正急鞭。战鳞飞百万,怒爪击三千。

赤水神何照,苍精角有躔。堪嗤时俗眼,空向壁间传。

七月苦旱

宋代 林希逸

遍走仙坛与九渊,三旬涸尽涧渊泉。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

朱典卿和章有结茅孤青之语戏为古风以绝之

宋代 林希逸

盥手捧诗神索索,高怀细把重抽绎。冥心不觉有鬼知,消息漏传到姑射。

个中昨夜有使来,梦魂暗引飞双腋。楼高百尺锦户开,中有一人犹岸帻。

低头未敢问起居,自言我是壶仙客。紫薇花下引笑归,世缘已谢来兹宅。

虽然旧隐也未忘,离宫尚浸孤青碧。侧聆有客身姓朱,结茅准拟欺泉石。

山神火急报此间,移文便已回飞驿。冯夷奏记奉指挥,严兵锁断青松壁。

公为诗案有引连,归到人间凭解释。云渠姓字在天衢,捡点不上幽人籍。

明年已著瑞鹤袍,浪言谁与飞凫舄。便令勋业了鼎彝,也莫迂我云山迹。

宇宙如今况未清,经纶不任伊谁责。更是蓬莱有新禁,岩扃不许金袍惜。

诗词固然多孟浪,此事也须先禁格。划然惊觉汗满身,捉笔书之窗已白。

请君从此莫戏谈,恐有鬼神重听得。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星晓有残月,明明挂一弓。四天垂野外,万象蓄山中。

水动知冰薄,林疏见谷穹。傍人应比我,观物邵家翁。

杨通老移居图

宋代 林希逸

忆昔移居诗,在集篇篇好。就中语奇绝,最是涉与岛。

谁欤作此图,题以杨通老。行行四五人,长短各有荷。

瓢者帽且髯,席者头不裹。或牧而尚髫,或负而似跛。

孟光衣颇宽,灵照袖亦拖。一儿解持箠,一儿才剪箠。

处士独跨驴,牛乃背其媪。彼羊驱于前,彼猫肩于左。

琴二荻篮双,生计亦甚夥。应嫌俗子知,必住深山可。

低眉得何句,手卷岂其稿。若逢李十二,定复歌饭颗。

薏苡或招谗,胡椒能惹祸。君子哉若人,万物备于我。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