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豨冻宜酒以皮为之入口爽而色可爱客以山谷醒酒冰比之余谓冰鳞物也其性寒比之玉狸又不莹戏成一首

豨冻宜酒以皮为之入口爽而色可爱客以山谷醒酒冰比之余谓冰鳞物也其性寒比之玉狸又不莹戏成一首

宋代 林希逸

豚膏鼎化元非胾,切入金盘得许清。鳞雪性寒空细缕,狸霜糟重欠通明。

渠嗟不遇黄山谷,我爱浑如碧水晶。醉后不妨冰著齿,最宜人是味温平。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四月二十日得雨方足闻城间一祷即应沾渥久矣此馀波所及也再用前韵 ...

宋代 林希逸

晴云卷尽雨云飞,多谢元工已转机。恳切敷陈绿封事,殷勤持送紫霞衣。

十连如佛仁均施,一念于民福可祈。秧马既閒青遍野,摇摇争弄晚风微。

为郎牧羊

宋代 林希逸

卜式何为者,清班粉省郎。不骑沙苑马,只牧上林羊。

谩诧窠名锦,何如屩曳芒。含香休向阙,挟册且随臧。

列宿从嗤我,三星喜咏牂。尚怀肥报国,抗疏欲烹桑。

乘月登楼

宋代 林希逸

铁骑围何急,登楼却自由。一轮秋夜月,百尺岳阳楼。

老将凭栏怒,嫦娥为我留。功成长啸后,人在古城头。

羽扇荣差可,胡床庾浪游。千年髯孰似,笛里梦并州。

洗砚鱼吞墨

宋代 林希逸

携砚临流洗,迎人戏小鱼。忘机知似我,吞墨喜看渠。

案上研磨久,池边浣濯初。黑翻波里影,素染腹中书。

水与烟俱落,香知饵不如。谁能图罩罩,点笔滴蟾蜍。

了不了语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胥驾鲸来潮上下,羲鞭乌急日西东。万世不竭箠取半,一是无穷枢得中。

刘躔甫许以古诗集见假而竟不至代书促之

宋代 林希逸

好书千束且万束,前身后身读不足。刘郎好古喜收诗,一篇半篇惜如玉。

知君此性人所希,旁人浪指为书痴。旁人肉眼君似月,好句何从向渠说。

相逢剑客心相许,青萍莫惜当筵舞。

论文有感

宋代 林希逸

纷纷见解何差别,豪杰还须间世生。识在雷从起处起,文如泉但行当行。

均为千载无双士,莫问三苏与二程。丹井红泉南谷老,似渠宗旨更难明。

寄题京山书院

宋代 林希逸

天南胜处是京山,精舍新成数百间。柱石规模何整整,衣冠人物想班班。

昌黎教法依然在,安定家声喜复还。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

雨后过畦润

宋代 林希逸

雨后思花信,相过款杖藜。翠明开晓嶂,绿润遍春畦。

燕外丝方捲,鸥边雾尚低。贪看蔬长甲,不觉屐粘泥。

草挟馀阴涨,苗分秀色齐。时逢原上客,大半话耕犁。

庄丞内子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多门嫔贵族,何事喜摩诃。清比顾家妇,达如凌行婆。

再来邻曲媪,独见女中娥。委化虽云乐,潘郎鬓柰何。

临清堂前观红梅作

宋代 林希逸

滨溪竹伴老梅丛,一种风姿与杏同。直者倒垂横者瘦,水中同漾影青红。

庄子口义成

宋代 林希逸

逍遥而下是全书,渔父诸篇却书如。意外形容辞独至,句中脉络字无虚。

机锋颇似禅三昧,根极祗求性一初。千古濠梁同会面,子真知我我知鱼。

贺刘尚书除龙图阁学士

宋代 林希逸

名在先朝擅斗南,圣心求旧眷南凡。龙图字足新三画,凤诰书来更几函。

指日即须携手上,耆年可但改头衔。玉阶正要康扶对,新渥相辉共引帆。

山上有泽咸

宋代 林希逸

彼泽卑而汇,维山峻且巉。上应无见有,气以感而咸。

石隐虚中窍,春蒸润下咸。画前分艮兑,象外识机缄。

野露浮江柳,溪云到岭杉。个中皆易理,具眼要非凡。

赵庸斋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金章虽贵岂公荣,一点孤忠百世名。字字清吟如太白,篇篇奏疏似更生。

士缘气类归宗主,身为朝廷作重轻。当世共传书几种,最初曾见易先成。

九江朱长卿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班行一见便欢然,意气相求似夙缘。得古鼎彝多鉴定,常时樽俎每招延。

郊吟愈和曾成轴,晋帖唐碑不计钱。见说旧藏今散尽,传家犹幸子能贤。

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

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

挽潘守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乡闾扶杖久,早岁誉兵间。谁信白头叟,能柔赤脚蛮。

人言劳不报,公有道能閒。似是英雄骨,埋名向此山。

郡圃偶题

宋代 林希逸

曲阶倚杖行疏影,柳花度竹粘衣领。台根三两落残梅,时见幽禽窥野井。

卢汀州

宋代 林希逸

名落江湖岁月多,白头还止梦多刀。胸藏千载心期远,识尽诸贤眼力高。

慷慨当筵谈抵掌,淋漓满壁醉挥毫。空山埋去泥销骨,何日人间见此豪。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