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如愚上人归五子山

送如愚上人归五子山

明代 林熙春

山开五子儗芙蓉,持钵南游三径松。贝叶声闻堪伏虎,莲花光现可降龙。

汉仙一脉飞来锡,渔父多心叹转篷。五子曾能绳五祖,归从何处问真宗。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明代 林熙春

间气钟名世,蓬莱岳降神。久知藩伯重,宁识宰官循。

岭峤严徵税,舟车累算缗。因之多旱潦,幸以大陶甄。

溪静鳄鱼徙,坡清虎豹驯。河阳花献翠,合浦蚌还珍。

守令皆如此,龚黄自有真。青萍浑是玉,绿鬓未生银。

奏牍逢初度,添筹第几巡。孤贞同砥柱,劲质表松筠。

宝箓长生果,瑶阶不老椿。尊开江上月,宴集陇头春。

列宿缠南极,一星拱北辰。清风摇彩袖,白发拥朱轮。

共祝身犹鹤,咸期像在麟。繇来濡沬苦,此去姓名振。

孺子离慈母,良臣谒圣人。黄金阊阖布,紫綍海濆新。

召国依棠茇,韩封荐芷蘋。遥瞻丰采峻,早晚侍枫宸。

题谢节母册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画荻虽然羡母欧,传经亦自有箕裘。采风旦暮推鸣凤,慎尔明珠莫暗投。

送景修之博兴二首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凫飞涖古青,大小有双清。宁一师曹相,威名羡李膺。

韦弦宜并佩,霜露可相并。珍重过庭训,家声待尔宏。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 ...

明代 林熙春

此鹤原仙品,飞来自九皋。顶丹依日曝,羽白柰霜高。

忽损云霄翮,翻从丘壑号。主人如善养,鸾凤且同翱。

人日送詹养吉之北流

明代 林熙春

数年暌异故人情,弹铗遥闻白雪声。双舄北来归凤渚,片帆西去过羊城。

参差桂树当霄耸,灿烂桃花夹道生。人日正堪仙吏往,随车甘雨莫辞倾。

观察任公祖五月举孙官邸召赴汤饼漫贼四章志喜兼谢时海上有警次日 ...

明代 林熙春

张弧正值戈声急,持斧焦劳属壮猷。玉出蓝田穿笋径,珠悬明月听松楼。

稽生有子矜青眼,汉使携孙正黑头。海上莫教惊客梦,宁馨咄咄已吞牛。

九月十五日任公祖登凤凰台次李韵一首时公次日初度

明代 林熙春

凤皇台上凤皇游,杰阁弘开砥柱流。山斗霄悬呈彩笔,金银夜合作丹丘。

波环两水沧溟外,影落长虹虎豹洲。为报老人星绚耀,凭轩沉醉有何愁。

送张杏宇还镛四绝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经传二妙擅文章,别是人间一秘方。好似禹钓能教子,宁论岐伯事轩皇。

甲子除夕

明代 林熙春

驰驱入里甫初冬,岁满一尊三冬松。归客昔年为逐客,司农今日喜明农。

朝中局变心偏异,海上波恬睡转浓。忽听鸡声惊晓梦,何妨少坐听疏钟。

送蔡禹津游滁阳兼忆大守孙匪莪

明代 林熙春

金陵本是帝王州,彩袖翩翩作胜游。眼底繁华誇六代,笔花梦寐足千秋。

凤皇台上今犹昨,丰乐亭中孙是欧。为问仗君频授简,东南民力让谁筹。

挽傅莘野四章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乡射推三老,前朝衰令身。胸藏千载事,眼见百年人。

蔬素多贻谷,羹墙重采蘋。天涯型范远,瞻望却伤神。

咏棋诗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敢云胸内夙藏兵,一局因思百局赢。老马授御犹可策,敝车推毂尚堪征。

一河昼定千秋界,二士能支万里城。夜静月明烽不试,将军坐令泰阶平。

贱生与叶台翁同日辱赐诗大书次韵奉谢

明代 林熙春

生同君日籍同年,君在纶扉拱帝筵。一柱擎天勋特峻,三朝委政眷真偏。

已知秋色光多占,更喜华颜岁益妍。老我浮生惭异调,敢从下里续瑶篇。

次安庆贱辰阻风

明代 林熙春

六传恩乘路八千,孤舟犹滞皖城边。夜惊浪斗心为熟,时望风回眼若穿。

忽值桑蓬增发变,幸逢犬马正身痊。彼苍愿假推移力,敢谓生平欲济川。

怀朱存敬并申祝意

明代 林熙春

海上当年赖壮猷,天门青琐仰前修。因依棠树遥相忆,欲寄梅花末自繇。

幸有凤毛堪系简,况逢鹤算更添筹。武彝自是神仙宅,碧水长清映白头。

送紫薇花玉田方伯

明代 林熙春

太平天启正当阳,应有鸾书到二黄。莫道山林无以赠,紫薇花送紫薇郎。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十一 次文安而任丘静海大城青县悉至

明代 林熙春

傲雪凌寒兴不禁,广陵群牧集缨簪。登台雅负千金价,命驾应知万里心。

满路乘黄皆骏足,一堂披赤尽鸾音。明朝话别求民瘼,珍重相期作傅霖。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一 金溪夜月

明代 林熙春

昔从岩邑学烹鲜,曾见金溪月下悬。西瞰蛟湖收万派,东窥雉堞耸千年。

银潢影落江中雪,玉汉辉腾树杪泉。遥忆当时登眺处,珠林瑞色倚琼筵。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六 龟山弦诵

明代 林熙春

洛水闽山并地鸣,残书祠墓待修营。三更北立千年诀,一日南行万世盟。

衣钵诸儒推阙里,伊吾六籍满镛城。愧予宰割寻常事,犹带依稀畏垒声。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炎蒸未歇赋归欤,为忆高堂慰倚闾。尊酒韩江挥别泪,期君珍重惜三馀。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