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城隅小斋

城隅小斋

明代 林熙春

数椽小筑傍城隈,城外长江万里来。云里凤皇呈五色,日边山斗映三台。

啚书数卷连床积,梅桂几株拂槛开。兀坐不禁忧国虑,呼童且酌掌中杯。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亲郊恭纪三十首 其十三 驾出大明门

明代 林熙春

风清六道净车前,天语飞传解闭廛。四海为家真此日,闾阎稽首见青天。

送揭阳何明府告归侍养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为问仙郎鼓玉琴,清时何事便抽簪。榕人莫遂攀留计,只为椿林岁月深。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七 五马晴岚

明代 林熙春

珂鸣仗马肃朝班,罢列长少日月閒。薄宦清秋饶白发,故人紫气绕青山。

霜飞鹤辔侵寒骨,云拥龙骧远圣颜。自分驽才成独往,可能冀北大刀还。

题茂初堂上白头啚

明代 林熙春

乘风六翮泛天池,海上飞还祗自知。何事相关头白早,寸心长绕万年枝。

四寿诗 其四 寿家君

明代 林熙春

年少钻研博,功名数每奇。龙章虽久渥,鲤训更加贻。

白发吟淇澳,丹心寄杖藜。三朋同作寿,百岁未为期。

送比部张元辉还朝时己推滇观察候命

明代 林熙春

汉庭仙吏使槎回,白露清樽此日开。万里骅骝将命去,九霄丹凤送书来。

且游名岳多怀吐,莫负春风两鬓催。当宁每思谁借箸,天南还仗出群才。

姚叔子冠婚

明代 林熙春

英物翩翩七尺躯,争看章甫上躯颅。鲁书故业推桥梓,戴礼新翻正卷舒。

射雀当年成倚玉,乘龙今日喜充闾。尧天沩汭心星合,罗网弘开好佩鱼。

己酉夏观察金公有祝釐之行余卧病弗获祖之江干每枕上有怀辄得诗一 ...

明代 林熙春

使君纡略盛谭兵,风雨皇华剑气鸣。南纪山河甘露湛,中兴日月寿星明。

千秋凤阙县金鉴,三祝鹓班侍玉衡。青鸟早传佳信到,争云宝箓注长生。

怀朱存敬并申祝意

明代 林熙春

海上当年赖壮猷,天门青琐仰前修。因依棠树遥相忆,欲寄梅花末自繇。

幸有凤毛堪系简,况逢鹤算更添筹。武彝自是神仙宅,碧水长清映白头。

寿张惺初

明代 林熙春

四十馀年已续貂,相看华发老渔樵。弟兄弓挂虽逾月,次第筵开祇数朝。

斗向秋中杓正转,月当朏后景偏矫。玉釭酒养千年柏,焉问步兵酒更饶。

送黄生懋敬为乃祖善人乞铭回闽

明代 林熙春

叔度幽贞事未卓,鸿飞鳄渚重存羊。色丝每愧中郎手,宝剑犹悬季子肠。

千里祗为封马鬣,片言何自耀龙光。愿将寸地留耕远,应信纶章未可量。

次诸生蔡禹津韵

明代 林熙春

俊髦久儗拔蜚英,弹铗归来岂英情。飘泊十年鸿羽滞,风云此日马蹄轻。

著书问业车骑□,噬指关心月旦评。不是酒人犹按剑,骊珠应许耀承明。

送安都阃使竣回闽

明代 林熙春

万里嵩呼动帝州,归来缓带自风流。凤皇台上酥醾酒,虎豹关头烂熳游。

云履犹沾金露湿,星槎还向剑津浮。到时早拔三山帜,应有纁书待主筹。

送施郡丞见龙归滇四绝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仙吏繇来自锦江,棠阴千里拥麾幢。如何海上思归兴,夜夜凫飞鹤发双。

送广文杨东霍之楚

明代 林熙春

泮水初开物色赊,公车同占上林花。瓯西碧玉千金价,岭外青萍十里华。

世掌丝纶推彩凤,斋仍苜蓿动吹蛙。荆阳亦是多才地,武文桃李即通家。

上元雨

明代 林熙春

元夕繇来星月辉,如何此夕转辉微。蛟游赤海犹翻浪,鸷伏青山未解围。

天悯炎荒生雨露,人逢啬运吝珠玑。更阑霄汉俄开霁,歌舞踟蹰不忍归。

恭和太师台翁元旦诗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元日题诗兴未酣,相依险韵竞相探。宁誇世庙词人七,直倡吾曹学士三。

祇为汉家宣淑气,宁从晋代尚清谈。垂衣圣主求玄藻,肯令元臣赋不堪。

至日寿颖冈四兄六一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天随阳见复,寿与日俱长。豹隐竿同钓,鲤趍酒一觞。

云霄曾献履,风雨莫沾裳。欲拚年来苦,相将入醉乡。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 其八

明代 林熙春

极目天南路八千,驿程犹欠买舟钱。殊恩赐遽归韩峤,实录仍令纪载传。

夏仲园豆盛熟每饭不彻戏示埈儿曰朝朝一味豆尔能偶乎埈儿谢不敏解 ...

明代 林熙春

朝朝一味豆,灼灼满园萱。无限春晖思,何堪对酒尊。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