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怀朱存敬并申祝意

怀朱存敬并申祝意

明代 林熙春

海上当年赖壮猷,天门青琐仰前修。因依棠树遥相忆,欲寄梅花末自繇。

幸有凤毛堪系简,况逢鹤算更添筹。武彝自是神仙宅,碧水长清映白头。

诗人林熙春的古诗

赴谪所舟发凤城驿别舒明府及诸亲

明代 林熙春

凤城驿接凤凰台,凤啸台中驿路催。仙吏祗劳勤劝驾,故人宁用漫浮杯。

剑过江右龙为跃,书到衡阳雁正回。抗疏功名原自薄,何堪闾倚望衣莱。

与澄博陈太公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罗浮佳气蔼絪缊,一代文章萃德门。椿树接天连桂影,犹馀玉笋步天阍。

闻失广宁志愤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万马云屯结柳营,奴人曾是敢纵横。城池无恙犹堪守,风鹤未闻已自惊。

忽把封疆轻敝屣,从劳宵旰寄长缨。谁人秉钺成腥土,首揭藁街恨未平。

七夕雨德进欲枉草堂不果以二绝见贻依韵呈政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七月乘槎访戴时,柴门风雨骤成丝。莫非吾道宜藏拙,无许人间得问奇。

送朱二守二公子二首 其一 赠长公

明代 林熙春

平分风月憩黄堂,更羡循良有义方。玉树阶前推杞梓,金茎岭外翕琪□。

文词未信分双白,长短宁须说二王。何幸山川增气色,衙斋千载颂鸾凰。

送张杏宇还镛四绝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八年曾已到瀛州,兰室芝田手自裒。却信上池神水溢,瀛州又喜越人游。

寿张惺初

明代 林熙春

四十馀年已续貂,相看华发老渔樵。弟兄弓挂虽逾月,次第筵开祇数朝。

斗向秋中杓正转,月当朏后景偏矫。玉釭酒养千年柏,焉问步兵酒更饶。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炎蒸未歇赋归欤,为忆高堂慰倚闾。尊酒韩江挥别泪,期君珍重惜三馀。

和镛州八景有序 其五 龙岫烟霞

明代 林熙春

客到龙门护玉华,黄金台筑有华砂。云嘘剑水增山色,电擘镛城减物哗。

十里氤氲迎几榻,一尊风雨散流霞。偶然颔下探明月,只愿升平答宠嘉。

题谢节母册四首 其四

明代 林熙春

画荻虽然羡母欧,传经亦自有箕裘。采风旦暮推鸣凤,慎尔明珠莫暗投。

秋日同黄思元邀黄明府游芒皇台席毕又与思元对酌 其一

明代 林熙春

初秋雨净月初芒,叔度观风狎芒皇。千顷波澄天一色,双旌影拂地三阳。

不因楼阁勤樽俎,奚自筇藜见骕骦。幸有次公非异姓,愧予犹许混沧浪。

挽傅莘野四章

明代 林熙春

洛下耆英社,商家版筑庐。寸心留白发,遗泽满苍梧。

杖履三朝客,咿唔一老儒。寿夸孙似祖,何必事嗟吁。

诸生官拱微为龙池先生子戊午自镛访余北归五绝送之余辛卯令镛拱微 ...

明代 林熙春

思君玉树悬弧日,正我金华鼓瑟时。鸠爽祗今腾凤羽,头颅章甫慰吾私。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间关蜀道苦难量,三月停车便刺装。更怪赠金君尽却,惟携岭月起明光。

送张杏宇还镛四绝 其二

明代 林熙春

为德于乡不厌贫,刀圭宁是独全真。君家桂树婆娑影,不数千红杏苑春。

来凤诗

明代 林熙春

闻鸟居丹穴,其名曰凤皇。九苞名羽翼,五采焕文章。

有竹方思集,非梧不惮翔。庭仪徵舜协,岐啸兆周昌。

千载难绳美,吾朝可绍芳。圣明方缵服,天启正垂裳。

朝讲誇前代,弓旌遍四方。蜀黔陈露布,齐鲁复金汤。

丞弼充阿阁,台谏儗朝阳。抱义刑章略,戴仁赈贷详。

讴歌腾宇宙,清淑萃河梁。今日禹州境,汉世颍川乡。

曾谓次公异,宁如冲主庆。羽王来远岫,审览下高冈。

细雨毫光润,卿云顶盖妆。万禽环左右,数日始飞扬。

两使陈方至,九重喜未央。太和虽致瑞,交儆始为康。

转忆文偕舜,亦忧苗与羌。祯祥焉足恃,兢业莫相忘。

贱辰何匪莪寄诗次韵奉谢

明代 林熙春

揭阳焉望洛阳溪,白发从公两地齐。小阮翩翩光丈席,佳儿咄咄噪深闺。

已誇著作名山重,更羡清恬御笔题。弧矢愧悬劳记忆,虬龙纸尾胜飞鹥。

东巡纪事十一首 其一 顺义道雪

明代 林熙春

漫言东辅最为贫,东辅冬来气象珍。大地既云多砌玉,中天何以尽飞银。

柳条未叶冰肌冷,梨树先花月影新。帝德祇今同造化,繇来白雪兆阳春。

雁传芦图

明代 林熙春

芦花三月正成阴,鸿雁翩翩集禁林。天上传书音是玉,云中系足报为金。

一枝独占抟风远,千仞横飞素影深。莫道朝阳非凤侣,曲江塔上可追寻。

三月初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三

明代 林熙春

先人托体是三台,仰面当潮丸曲来。天上丝纶驰魏阙,山中草木属春台。

宣扬甫解黄金结,字句争传碧玉堆。惟有吾亲方不忝,九京不夜喜颜开。

林熙春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4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