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只有片时留,离觞肯计筹。知渠因底别,使我浩然忧。
握手看成梦,多情种得愁。征帆天共远,羁恨水俱流。
明日非今日,杭州定越州。慇勤无别祝,切莫断书邮。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一
自得生涯一室中,不于牛斗问中通。傍閒婚嫁先时了,随分衣冠与世同。
伊昔阿奴俱养母,如今予季亦成翁。相看各喜贫强健,对菊休辞酒盏空。
和一隐堂
少陵那肯缚微官,谩结陶庐杂市阛。五客昂藏图素壁,一翁偃蹇对青山。
我因月忆人千里,公比云居僧半间。老去得閒应浪喜,何如未老已先閒。
梯飙遣惠菊糕且以铁壁和篇与兰闱魁卷示教戏用前韵以谢
诗来已似风敲竹,饤巧还如雪糁花。便把菊杯邀酒伴,谁将糕字问吟家。
独怜卷上文成锦,却守琴边鬓欲华。饱听溪干人颂咏,凫归早早进三麻。
为麦祈实
麦事家家作,宸旒轸意微。无虚旒所望,为实我先祈。
见白欣舆诵,熉黄屈衮衣。要他舂日饱,莫使敛时稀。
饼饵香深觊,牷牲荐必肥。礼成农共庆,加额对龙旂。
刘夫人 其二
独力持家老,真如烈丈夫。斋明供蕴藻,服饰厌金珠。
甲子祗馀六,鸾雌叹久孤。悲笳讲山路,寒日澹霜芜。
寄书后作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题梁秘阁玉堂何似亭
放眼久知亭外景,连朝苦恨雨昏昏。红飘落桂浑如雪,青失平林总是云。
与世相忘真有道,休官曾不待移文。玉堂天上空回首,白发追寻我愧君。
许由洗耳
有道之君子,箕山一许由。清波聊洗耳,尘世肯回头。
此趣名千古,奚心长九州。若令婴世网,何似枕江流。
俗事喧谁听,寒泉响自幽。邻翁牵犊避,使我转增羞。
李提举 其二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二
再造功成始趣还,又从薇省去长安。登车屡作澄清使,持橐还须文字官。
子美八哀俄入此,贺公二命只书棺。不知庾亮埋何处,遥想悲笳泪雨潸。
雨中看山丹作
簇簇团团似剪霞,雨中相对为咨嗟。固知沾足遍宜稻,只恐淋漓解损花。
送陈伯厚试上庠
才华早已逼难兄,声动贤关指日听。万卷饱看双眼碧,一篇聊换半身青。
三都赋出愁无纸,千佛名题会有经。投老溪干吟送别,旧游回首梦炉亭。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埋头汩汩应酬中,一喜因何到此翁。恰了数家文字债,满篮人送荔枝红。
挽后村五首 其三
古来皆有死,身岂解千年。纵使能仙去,何如以集传。
骑鲸乌石外,下马钓矶边。忍使斯文丧,凭谁问老天。
门多长者车
窄窄柴门下,多应隐士居。时人应障面,长者竞迂车。
罗雀宁辞客,瓜牛旧有庐。高轩诗李贺,都骑赋相如。
痛饮宜投辖,何心更曳裾。辛勤有此室,鄙矣羡金鱼。
赠周医主簿和后村诗
紫橐埙篪派易推,丹炉芽雪妙谁知。方因龙得来何处,棘为鸾栖住几时。
见似臞仙清可掬,胜他流辈俗难医。樗庵有句吾拈出,谒两孤山共和之。
君幸逢尧舜,孤忠岂敢忘。身虽居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白发溪干住,虽贫买竹饶。名惭五云吏,梦断七星桥。
烹鲤梅春小,归鸿柳雪消。两乡同此月,庐阜亦非遥。
朔斋惠龙焙新茗用铁壁堂韵赋谢一首
天公时放火前芽,胜似优昙一度花。修贡暂烦铁壁老,多情分到玉川家。
帝畴使事催班近,仆守诗穷任鬓华。八椀能令风两腋,底须餐菊饭胡麻。
赵庸斋挽诗 其一
金章虽贵岂公荣,一点孤忠百世名。字字清吟如太白,篇篇奏疏似更生。
士缘气类归宗主,身为朝廷作重轻。当世共传书几种,最初曾见易先成。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秋高风怒号
寄刘躔甫
杓携龙角
白鸟去边明
送光泽苏县丞
赵通判挽诗 其一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四 雀
前后身
赵侯
陈所斋挽诗 其二
赵虚斋挽诗 其二
喜雨 其四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二
昔与诸友同登香城最胜阁有长歌一首今壁题已失仅记炊烟不尽愁不尽 ...
再肠柞山肠字一首
和洪帅燕新进士
挽潘守 其四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臂痛六言 其三
石竺山紫云恭老 其一
李下不整冠
祖二疏
西狩获麟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三
庄子口义成
和王此山午寄虹字韵一首
送方潮州
山有仙则名
再和柞山肠字一首
送林毅夫西上
道不拾遗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梁秘阁挽诗 其三
题朔斋铁壁堂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泊舟渔浦望吴山作
舟泊姑苏城外
玄扃
送岭口仓季高兄用后村韵 其一
七和披字韵
拿舟
寄题赵武子鹤泉
和赵春谷南溪双莲二绝 其一
丘进道内子挽诗
得郡后二首 其二
六月频雨 其一
和后村问讯水南失约二首 其一
棋声花院闭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六
苏武归汉
归边争渡喧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三
题国清林氏海山精舍
四月二十日得雨方足闻城间一祷即应沾渥久矣此馀波所及也再用前韵 ...
有警示训 其二
老子口义成
别吴帅恕斋 其三
穷理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四
徐朝奉挽歌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