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野外炊烟起,沙边带日明。归村边合遝,问渡晚喧争。
暝色催行客,长江阻去程。帆轻斜照影,语杂远闻声。
隔岸招尤急,栖鸦过亦鸣。茅檐何处是,儿女想相迎。
敲云问名氏 其二
何意逃名氏,祇缘避俗纷。有人来隔岭,问我独敲云。
剥啄声虽急,朦胧唤未闻。严耕应似子,说筑岂非君。
瞥去鸦惊起,谁来稚答云。日高才出户,对客却慇勤。
渴不饮盗泉水
盗有经行处,波流恶莫湔。固能浇我渴,誓不饮渠泉。
奔骥如追电,长鲸拟吸川。贪夫曾就酌,馋者莫流涎。
窃玉严于史,空瓢碎自贤。杜陵思贾井,病肺卧江船。
李提举 其二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自知
学问深功要不疑,空谈长笑晋人痴。渠侬眼纵明如月,知我何如我自知。
三和磨字韵
休忆朝携香满袖,从教人画雪披蓑。诗狂黄鹤楼堪碎,颂美浯溪石欲磨。
安得谷论肥定武,却嗤甫贵瘦光和。老痴只弄穷生活,散帙多闻暮鸟过。
别林伯常国博 其二
岁晚交亲久寂寥,明时剩喜入寥招。玉融名邑虽多士,橐从无人已四朝。
我分长閒守龙具,君宜闻健侍鸡翘。从今出处分岐路,对月相思梦愈遥。
溪桥作
闻说溪流涨,看来势渐停。云笼山际白,水没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诧佛灵。老农忧雨过,四望尚冥冥。
送建宁倅林太博用后村韵二首 其二
家年爱友相期久,注目云宵看久翔。半刺暂烦书纸尾,一翁分守系篱傍。
多携客上丹青阁,易事贤居夷白堂。更喜宦游逢乐地,户无贵籴稻新尝。
三偈寄白沙和尚 其二
桥长百丈架溪横,半水工夫次第成。人言不是慈悲力,那得霜冬暖又晴。
得郡后二首
君王分付为亲还,班路諠传忤要官。我但得归他不问,从来人道乞身难。
锦溪谒坟作 其一
鞠育恩深愧老身,少营甘旨苦长贫。如今有酒空浇酹,对此伤心十一春。
寄橘与吴景朔
碧云愁望夕阳西,好景无因与啜醨。霜雨满林黄欲尽,愧君书后不多题。
别黄尉
梅隐多留誉,花残乍语违。慈空县棒在,廉得荐书归。
好是家声著,贤如柱史稀。清时衡尺定,著意称传衣。
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二
邑苦如滩险渐夷,翁犹忉怛为怜儿。人生要有馀无尽,公事元非了是痴。
二籍幸成吾所职,一毫自喜道之亏。药中最是醍醐毒,著眼看渠道好时。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
老境浑无闷可排,交情莫逆有舆来。骨寒底为哦诗瘦,心懒非因忍事灰。
蔬水生涯聊尔耳,轮云世故奈何哉。漆园未悟身如幻,更把君臣论百骸。
食见尧于羹
隐几看尧典,身惭不并生。道如知所味,食亦见于羹。
饱学宁求饱,精思不厌精。垂衣虽已远,失箸恍然惊。
端坐如吁咈,忘饥在服行。盐梅思致主,说不愧阿衡。
和后村记颜一首
精神归阿堵,一点定如何。问景论蛇跗,吹毛笑鸟窠。
鬓知谁甚似,音比旧尤讹。但拥维摩几,时时阅贝多。
中秋后三日寄吴景朔
离鸿影断中秋月,病鹤心愁薄暮云。为语白莲同社友,得君书后愈思君。
答友人论学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一
尊知笼愚笑火驰,人间翻覆任纷披。偷桃儿羡侏儒粟,辟谷翁怀博浪椎。
座下固知师也谚,门前却叹凤兮衰。世无齐物庄夫子,那得渠侬一问之。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二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一
同年赵左藏
山村人暮归
重修考工记口义
得京中书
蒲鞭
归边争渡喧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其二
郊行即事二首 其一
月色不可扫 其二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五
田园杂兴 其三
滩声起鱼眼
叫舜苍梧云
和山中后社韵一首
前后身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列子口义成
山有仙则名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三
山上有泽咸
老来犹喜看书清晨有警书以自砭 其一
心王
陈提举
送方潮州
莆田陈尉新作二轩于其廨舍寄题二首 其一 紫薇轩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五
晨兴闻檐雀作
世味
秋日凤凰台即事
象祖戊辰元日初冠仍拜敕命
邻园惠晚菊数月有花高大甚奇
入局有怀
臂痛六言 其二
玉斧修成月
晨兴和前韵
离忧忽浩然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三
十九日作
物理六言 其六
王仓
雨山徐总管袖诗见访以道间见梅而作少留一夕次韵为别 其一
雨后过畦润
陈橘山挽诗 其一
庄子口义成
再和除字韵
纪异诗
贺刘尚书除龙图阁学士
退老吟
赠月溪孙相士
初八早枕上作
送新饶州陈教授
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其四 雀
再和效颦一首寄后村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九
再和前韵谢后村惠生日词 其二
玉水记方流
用韵答友人论诗
用珍字韵谢吴帅分惠乃弟山泉所寄庐山新茗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