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持钱老叟送公还,诧说吾侬好长官。曰雨曰旸三载里,如冰如雪一廉难。
新陂旧学镌碑去,瑞粟嘉禾入画看。截镫莫留休怅恨,此行要看触邪冠。
题赵工部柞山堂
太白前身锦绣肠,字书搜尽入篇章。作归田赋辞兰省,取半山诗扁草堂。
自拟百围庄散木,不誇五柞汉长杨。却愁金殿催班去,风舞槐龙影正凉。
舟泊姑苏城外
倚郭维孤舟,漠漠见烟渚。水宿野鸟归,夜深邻人语。
远客万斛愁,卧听姑苏雨。
别莆阳郡斋张文学归建安用后村韵
君住壶山参请遍,樗翁却似岭遍孤。学如禅派求沩仰,师比医宗要扁俞。
到此几尝名谱荔,归欤独忆故家鲈。我惭九曲身遥领,空诵仙经说黍珠。
偶得虾酱怀所翁作
送酒无如鲊酱宜,所翁旧以宝名之。看渠忽洒思翁泪,为忆相呼得宝时。
烹茶鹤避烟
隔竹敲茶臼,禅房汲井烹。山僧吹火急,野鹤避烟行。
入鼎龙团碎,当窗蚓窍鸣。紫云飞不断,白鸟去边明。
云舍飘犹湿,风巢远更惊。通灵数椀后,骑汝访蓬瀛。
至朔同日
至乃阳生节,常居子月中。计年章在即,是日朔应同。
一叶阶蓂长,飞灰嶰管通。元来初吉旦,恰是六阴终。
料得云书际,还嗟饩礼隆。如何太初历,辛巳谩求工。
晴窗放言
今日与明朝,相寻仅顷刻。昨日不可追,便如千岁隔。
长江汐且潮,孤月明又魄。真宰良自劳,人生况如客。
锦衣岂云华,藜羹未为啬。俯仰去来今,升沉付一哑。
卯酒六七分,武成二三策。晴窗乐自知,一镜虚中白。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一
旱馀得雨又伤多,尘世因饥百种魔。便使有方能辟谷,我虽独乐奈人何。
陈提举 其三
别无久近不相忘,见面虽疏意味长。向摧梁初驰唁疏,已埋玉后送铭章。
我惭临穴诗黄鸟,儿报移阡谶白羊。絮酒何时浇宿草,些成三赋泪沾裳。
和后村书窗韵四首 其二
乍可轮生角莫驰,蓑衣好在不驰披。相寻日月急如箭,休笑尘埃钝似椎。
老去诗篇多感慨,古来书卷几兴衰。箪瓢乐处虽难会,却是知之亦好之。
郑子诚挽诗 其二
住处虽邻曲,多惭寂寂居。间能驰手帖,时致以肩舆。
我叹年相若,君衰日渐疏。人间梦先破,周蝶果何如。
别吴帅恕斋 其一
学问功深道得民,但曾补处誉俱新。来为闽岭诗书帅,归作甘泉侍从臣。
政剧不辞身自苦,施多却似郡非贫。前贤好事推行遍,玉帐如今有几人。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二
襟义如公世所难,南来一念十年间。喜时文石为乌石,未到壶山住道山。
宿草故人酬愿毕,生刍有客吊丧还。清名虽在身何在,抆泪空嗟造物悭。
一字买堪贫
独妙如椽手,誇传品入神。千金犹莫买,一字实堪贫。
玉柱多谁得,银钩少自珍。愿求三折笔,甘作屡空人。
但喜萧斋玩,宁忧范甑尘。疗饥那欲煮,吟苦谩酸辛。
诸侄约至黄檗因思前岁刘朔斋同宿约后村不至慨然有感
黄檗山前古梵宫,早年屡宿此山中。猿啼十二峰前月,鹏送三千里外风。
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跻攀谁与同。
田园杂兴 其一
畴昔多惭世网牵,收身幸早赋归田。四科人物皆高第,只学樊迟也自贤。
挂席上南斗
挂席几千里,飘飘向极南。昂头惊斗近,举袖与云参。
海阔天光入,帆轻水影涵。前瞻依宿六,回望迫台三。
恰似槎星渚,应殊钓月潭。若非吟胆壮,高处亦难堪。
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一
山邑煎熬百弊俱,就中二事最堪吁。小船有限家家占,役户难差处处无。
惭愧痴儿差解事,编排册子见成模。从今溪运均输去,朱记还闻遍十都。
陈虹斋挽诗 其一
胸涵万卷笔如虹,四海应无两虹翁。身老肯疑询有鬼,眼高不许宪交公。
祇缘命薄非才薄,信是文穷与学穷。班路重来终一簿,予麾亦不到莆中。
既旱得雨连日不小住 其二
喜雨还忧雨过多,人生可煞是多魔。事难恰好天谁问,天本无心可奈何。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道不拾遗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耳鸣戏作
送岭口仓季高兄用后村韵 其一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四
陈橘山挽诗 其一
问讯后村目眚
秋高风怒号
玉融嘉禾歌
赵虚斋挽诗 其二
昨晚溪缘之论闻善友颇不能堪戏成八句
王太博
豨冻宜酒以皮为之入口爽而色可爱客以山谷醒酒冰比之余谓冰鳞物也 ...
身玉要俱捐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二
济河焚舟
己巳元日二首 其一
咏莲花
陈所斋挽诗 其二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一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三
和后村二首 其一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二
长门怨回文
丁卯立春作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九
年来朋友多称所交某公某卿为老师者因赋一首
封比干墓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送黄檗老子住西禅
雪峰藏叟过门见访赠别一首
九月山丹
用韵谢子常
黄倅 其二
六月频雨 其一
和后村口占一首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 其二
精卫衔石填海
再肠柞山肠字一首
溪桥作
先母忌日
两舅氏挽诗
再用前韵谢桃巷 其二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五
西狩获麟
夜凉饮罢月中作
赵大资 其二
咏松石
刘殿讲大卿 其二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四
三和鞯字二首寄后村 其一
月仲弟重九日庆七十
挽后村五首 其四
丁卯元日作
黄倅内子挽诗
陈判官
再和自赋
十月九日回书偶作
用韵和黄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