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凉饮罢月中作

夜凉饮罢月中作

宋代 林希逸

早秋凉夜那无酒,明月清风不用钱。重露正随松叶下,飞星忽过柳梢前。

骑鲸昔有李十二,控鹤今无员半千。头白如绵空醉舞,歌长意远有谁怜。

诗人林希逸的古诗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宋代 林希逸

埋头汩汩应酬中,一喜因何到此翁。恰了数家文字债,满篮人送荔枝红。

晚步偶成

宋代 林希逸

半空浓碧云成峤,上有明霞如野烧。绿田黄犬吠行人,白鸟青林送残照。

连朝毒热胜三庚,万木号风无一窍。松间散步信意吟,安得孙登与长啸。

寄刘躔甫

宋代 林希逸

涉世还须著眼高,尘浮浪汩世滔滔。功名纵似秋风客,见解何如春梦婆。

握手纵谈抛我去,关心往事闷人多。西轩旧友今馀几,掩卷长吟叹逝波。

送方潮州

宋代 林希逸

中朝人物久无俦,何不容渠侍俦旒。直疏勇干丹凤阙,敕书去管鳄鱼州。

名高北斗知相敌,吏问南宫莫苦留。召节鼎来宜略住,郡贫民病待公瘳。

宋代 林希逸

君幸逢尧舜,孤忠岂敢忘。身虽居

客星

宋代 林希逸

久要刘文叔,论交在阙庭。不为渠相汉,仅以客名星。

鹤发兼霜白,羊裘近帝青。宫中聊款款,极下独荧荧。

一点今霄汉,孤灯昔钓汀。灵台誇列宿,讵肯共图形。

玉融嘉禾歌

宋代 林希逸

新来盛事喧南北,争道玉融调玉烛。乍可优昙现出花,未见嘉禾长似竹。

一茎五穗各垂头,千人万人齐拭目。元戎如佛令尹贤,清朝有道吾君福。

来处况是太平乡,此事须传瑞应录。便当图本上九天,看取三登上上熟。

郡圃偶题

宋代 林希逸

曲阶倚杖行疏影,柳花度竹粘衣领。台根三两落残梅,时见幽禽窥野井。

老子口义成

宋代 林希逸

见彻深微字字精,五千言在与精明。事因借喻多成谤,经不分章况立名。

数十有三元是一,道虚无实始为盈。苏云近佛非知老,老说长生佛不生。

赵侯

宋代 林希逸

盛德高年百福全,瑶池元是女全仙。慈民束吏如侯少,为国生材叹母贤。

綵服俄更衰服去,襦歌还与薤歌传。民怀召父依依切,苦恨夫人不少延。

闻鸡起舞

宋代 林希逸

龙卧何时起,生涯厌鼓鼙。舞因涯独鹤,闻偶为荒鸡。

楚客长更梦,秦关未晓啼。竹风吹袂举,柳月傍楼低。

我醉非无度,渠寒不奈栖。谁家小垂手,百啭听黄鹂。

榴花照眼明

宋代 林希逸

惜花愁满眼,倚杖庆新晴。绿幄杖天暗,红榴照我明。

蹙巾迎日吐,剪锦亚风轻。一见眵昏失,多疑醉缬生。

撚须诗欲就,觌面兴偏清。却笑酡酡后,看朱碧已成。

陈提举 其三

宋代 林希逸

别无久近不相忘,见面虽疏意味长。向摧梁初驰唁疏,已埋玉后送铭章。

我惭临穴诗黄鸟,儿报移阡谶白羊。絮酒何时浇宿草,些成三赋泪沾裳。

陈节斋挽诗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诸贤名并端平见,一老音存正见遗。改纪重来时领袖,持荷独立右尊彝。

心忘世易身难乞,家著书多人少知。省闼才辞留史馆,可怜便入八哀诗。

一字买堪贫

宋代 林希逸

独妙如椽手,誇传品入神。千金犹莫买,一字实堪贫。

玉柱多谁得,银钩少自珍。愿求三折笔,甘作屡空人。

但喜萧斋玩,宁忧范甑尘。疗饥那欲煮,吟苦谩酸辛。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二

宋代 林希逸

已分金门不可排,何须竹帛诏方来。囊收玉子开云种,炉养金公候火灰。

老见明时真乐只,身缘吾党合归哉。年丰处处炊烟好,追忆边城叹析骸。

七和披字韵

宋代 林希逸

意马难调系更驰,空沙莫为拣金披。忘机每笑棋争局,爱礼时看斋白椎。

正月书因王不竞,变风作为教先衰。圣朝可托狂歌乐,况有羊何共和之。

再和送岭口仓季高兄二首 其一

宋代 林希逸

此客熬波去,初程宿暑驱。名家真凤穴,内厩待龙驹。

台自催征课,官惟守信符。少留翁必召,温国要康扶。

三和镜中我

宋代 林希逸

百骸虽在果谁亲,本地风光见亲真。隐几正忘吾与我,开奁忽讶彼何人。

叔敖还许伶优学,西子何如里妇颦。遥想当年游镜殿,化身千百未为神。

嘉禾瑞于丁卯此粟瑞于戊辰两年之间嘉瑞迭见所产之地其名亦美琴化 ...

宋代 林希逸

我贫冬舂苦不足,常时屡贷监河粟。大贫忍口活小贫,仰天但冀田中熟。

去年已喜见嘉禾,今年得粟喜奈何。一茎六穗最奇者,四四三三云更多。

禾生之乡曰太平,粟生之里曰永福。天公此意岂偶然,拍手歌之仍鼓腹。

忧国何人不愿丰,太仓那得相因红。但令此物如水火,酒肉如山八蜡通。

人言此邦今乐土,长官于民如父母。曰旸曰雨天应之,叶气嘉生有如许。

长官宁非佛地人,三年一念何其仁。要知此瑞为谁出,金粟如来个后身。

林希逸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