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虞监因书自苦,龙眠为画劳功。臂痛与渠相似,笔端愧我非工。
舟泊姑苏城外
倚郭维孤舟,漠漠见烟渚。水宿野鸟归,夜深邻人语。
远客万斛愁,卧听姑苏雨。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 其二
先生旧把钓鱼竿,弄月云涛手本閒。只为春风藏不得,却来摇笔对三山。
和王臞轩旧题紫阁寺诗
阁为山名紫,松依水更青。僧谈畴昔事,我记始初经。
败壁题仍在,臞轩唤不醒。个中安稳住,但要主人惺。
秋闱放榜作
三载抡材棘屋中,不知老尽几英雄。争先谁是穿杨妙,偶得依然拾芥同。
众噪似狂俄寂寂,捷传未定愈忡忡。人间万事皆儿戏,注目长空送暮鸿。
了不了语 其二
胥驾鲸来潮上下,羲鞭乌急日西东。万世不竭箠取半,一是无穷枢得中。
三和磨字韵
休忆朝携香满袖,从教人画雪披蓑。诗狂黄鹤楼堪碎,颂美浯溪石欲磨。
安得谷论肥定武,却嗤甫贵瘦光和。老痴只弄穷生活,散帙多闻暮鸟过。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一
碧油幢下诗书帅,吏案如山强拨开。领客雍容游郡圃,柳间松下步行来。
山村人暮归
点点残鸦过,孤村带落晖。篱边闻犬吠,山下有人归。
远岫连芳坞,长林绕翠微。云深认茅屋,风细飏征衣。
樵唱同寻径,猿惊为扣扉。夜深灯火下,儿女共依依。
至日再和磨字韵一首
长边久息追风骑,散地閒披钓骑蓑。锁谏忠劳多叔达,铜光谐谑绝新磨。
笙镛尚閟须终岁,圭币将陈待始和。老太平时逢此日,负暄檐下看云过。
月静庾公楼
明月今宵好,曾经照庾公。登楼经静夜,怀古对秋风。
飞镜缘空上,危檐映水中。胡床无恙否,岸帻为谁雄。
老子今何在,寒光昔亦同。清谈孤此景,白发向江东。
玉斧修成月
我问青天月,如何缺又生。冰轮看碾去,玉斧想修成。
睨视柯谁执,传闻璞孰名。元功无此巧,素魄岂能盈。
兔向圆时捣,蟾因琢夜惊。广寒八万户,技与女娲争。
送泳宰安溪 其二
邑小虽贫亦自嘉,遥知深僻似山家。我思宫锦袍如梦,汝向黄绸被放衙。
守忆旧游须易事,吏存古意要无华。但令禾麦年年好,肯羡河阳一县花。
题徐司理诰
端拱雍熙诰尚存,栖鸾衣钵诧曾门。龙飞黄敕新来好,先辈名家又有孙。
戊辰除夜作
今宵明早为新岁,明早今宵是旧年。却羡山中无历日,循环只认月亏圆。
七和披字韵
意马难调系更驰,空沙莫为拣金披。忘机每笑棋争局,爱礼时看斋白椎。
正月书因王不竞,变风作为教先衰。圣朝可托狂歌乐,况有羊何共和之。
石竺山紫云恭老 其二
师知缘熟向温陵,骑虎仙翁现化身。袖有先容应得力,阳岩佛地位中人。
病中送丘升叔复入广 其二
羡子论文见解深,无端聚散苦难禁。虽然后会刚期我,忽漫离筵已著心。
穷杀昌黎缘怪怪,谁怜子美独涔涔。寒梅斗雪看何处,还忆花前抱病吟。
三文祠堂七月二日礼成作 其四
卜筑虽殚岁月勤,事于州县不相闻。祠田更拟图升斗,要与春秋祭二分。
戏效梅宛陵赋欧公白兔
毛虫虽小著仙籍,云渠千岁皆化白。中山山中衣褐徒,生长何年换颜色。
岂其孕育自卯宫,又是金公付精魄。渠宗学孔非学朱,拔毛不蕲供书册。
老蒙将军纵猎时,遁向何方为窟宅。纷纷尔后更几秦,避世甘心餐苦柏。
明时作意始出来,五岳遍游无定迹。多生曾识六一仙,知道琅琊有新刻。
要寻此碑龟与螭,何事乃被滁人得。滁人知渠慕醉翁,翁归已在云霞中。
期翁千岁亦如汝,殷勤远致提金笼。传誇瑞物遍都邑,倡和千篇模写工。
翁携入直金銮殿,渠应自比广寒宫。寄声树下捣药者,汝伴嫦娥我伴公。
和后村口占一首
老去田翁多狎友,年来观主换新衔。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长孙遣聘五更戏作
驻跸山
送子晦宰南安 其一
晨兴和前韵
送方兄
三和鞯字二首寄后村 其一
瓜田不纳履
田园杂兴 其四
乐轩先师挽歌词 其一
题郭进士所进万世宝鼎鉴
落日见渔樵
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 其二
围棋看驿书
客星
戴主簿 其二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二
和梯飙薛宰镜中我韵
玉融嘉禾歌
陈所斋挽诗 其二
与陈同舍饮三元楼
物理六言 其五
得大慧顶相有亲笔赞
秋水清无底
和后村漫兴一首
雪峰藏叟过门见访赠别一首
朔斋惠龙焙新茗用铁壁堂韵赋谢一首
石虎礼僧图
九江朱长卿 其三
潮阳赵秋惟乂作新廨成以景阳扁之谓阳岩尝历此官也余既为作二隶古 ...
锦溪谒坟作 其二
挽潘守 其三
风破寒江迟
长门怨回文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三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三
饮酒拜浪婆
月仲重九生朝喜赋二首 其二
菊庵相道人求赠
送吴子谦西上
秋高风怒号
月色不可扫 其二
李斛峰尚书挽诗 其三
和春谷用弓字见寄 其一
和后村二首 其一
瓶中指甲花初来甚香既久如无之
和后村记颜一首
读敬箴作
精卫鸣石填海
寒机晓犹织
次早喜雪
五言长城
有警示训 其二
七月苦旱
日用
恕斋洪尚书挽诗 其一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