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林希逸
自起南阳卧,轩然志气飘。三分嗟汉业,一羽在云霄。
健翮凌星汉,孤忠翼圣朝。群雄争逐鹿,百鸷不如雕。
垂翅应嗤异,凌烟未许乔。出师虽未捷,万古想高标。
秋水清无底
倚杖临秋水,微茫一派平。极深不知底,独照有馀清。
一色兼天净,千寻似鉴明。谁能冰下语,为探地中行。
月动无移石,云飞落止泓。沧浪佳兴动,可以濯吾缨。
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其六
跃跃飞飞共太虚,痴人底解见遗馀。师传吃紧知何处,乐在中心不在书。
戊辰元日作
云暗长空夜不风,新年又与旧年同。身前百念翁俱足,但几乡田岁屡丰。
寄书后作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劭农
此礼今于古庶几,厖眉共席意几几。儿携竹笠翁藜杖,主带朝冠客布衣。
饮不尽觞瓢挈去,食犹馀胾叶包归。已分镂本随人看,闻说今年僻字稀。
杜宇呼名语
叫尽三巴月,凄凉杜宇声。今人谁与语,故主自呼名。
啼血嗟何意,前身恨未平。转喉曾有讳,弄舌似犹生。
姓字诸禽识,君臣易世轻。提壶无意绪,醉魄谩飞鸣。
苍隼护巢归
苍隼当秋日,风高万里飞。忽看孤影过,因护旧巢归。
刷翮抟云汉,翻身度野扉。雏饥方唧唧,爪立自依依。
莫笑蜂窠小,休嗤燕垒微。物情元等耳,细大各天机。
朔斋中书刘礼侍挽诗 其三
一识端平三十秋,北关重别见南州。紫薇阁下分房住,黄檗山前并辔游。
碧水诗来秋后得,吴门书去病中投。交情不薄相期远,底料催归记玉楼。
方遣三山学记仍寄径山文字笔砚稍宽梁秘阁忽送金钟千颗此吾乡名品 ...
虽云莆荔胜闽中,诸品如今未改容。寄语宋香陈紫辈,还他先进是金钟。
买石得云饶
自笑生涯拙,天公意赠君。买来千载石,饶得四时云。
秃笔书新券,苍苔带旧纹。眼前长秀润,分外是氤氲。
定价元非玉,宜贫可当熏。时哉为雨去,利与世均分。
世味
世味更尝百念轻,眼前何辱又何荣。宁教鬼解揶揄汝,不许人能驾驭卿。
跃马卧龙皆梦事,焚香弄镜了馀生。春残雨水差沾足,却愿从今米价平。
次早喜雪
竹叶初闻似雨声,禁林未晓已声明。朱楼屈曲栏先湿,紫殿参差瓦欲平。
冰砚笔随花片起,风檐幔点蕊珠轻。堂名不枉人间说,此际真如玉琢成。
和元思朋微韵二首 其二
宫衣我已换禅衣,读得狐书颇造微。晚岁斗思蓬□去,早年浪夺锦标归。
多生自苦滔滔是,一悟应知念念非。投老但留诗癖在,羡君珠玉入毫挥。
郑仲升挽诗
西轩同舍日,开爽莫如君。健笔疑淹笔,方巾似艾巾。
壮年嗟斗粟,老日味羹芹。邻里交游尽,伤心宿草坟。
读昌黎与孟简书作
学能害道义当排,深浅还须究竟来。动静理如双转毂,危微心要两俱灰。
俟之不贰知天矣,逝者如斯叹水哉。却笑留衣韩十八,羡人明识外形骸。
莆守汪宗博挽诗 其一
凝香据案几何时,事事传来昔见稀。生果神如包孝肃,死尤贫似尹翁归。
谁知食少为身害,可恨才多与命违。见说满城人恸哭,交游那得不沾衣。
送泳宰安溪 其三
此邑先曾有美传,雨旸仰佛令传贤。复斋名比太丘长,清水仁如姑射仙。
廉白不惭居补处,精虔更为祝丰年。殷勤办此身心去,莫怕溪滩稳放船。
四月二十日得雨方足闻城间一祷即应沾渥久矣此馀波所及也再用前韵 ...
晴云卷尽雨云飞,多谢元工已转机。恳切敷陈绿封事,殷勤持送紫霞衣。
十连如佛仁均施,一念于民福可祈。秧马既閒青遍野,摇摇争弄晚风微。
雨中看山丹作
簇簇团团似剪霞,雨中相对为咨嗟。固知沾足遍宜稻,只恐淋漓解损花。
云台图功臣
四七纷纭后,慇勤帝念功。干云台百尺,依日汉群公。
栖爵侵霄汉,挥毫萃画工。位分勋次第,像列壁西东。
貌写丹青里,名垂竹帛中。凌烟生面笔,人物古今同。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656篇诗文
咏松石
和梯飙薛宰镜中我韵
赵庸斋挽诗 其二
偶得虾酱怀所翁作
寄题京山书院
一字买堪贫
王仓
列子口义成
精卫鸣石填海
了不了语 其一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山丹
梦见周公
信庵赵少保挽诗 其三
送林帅参
月色不可扫 其二
用韵答徐古为
初八早枕上作
同年赵左藏 其三
风破寒江迟
山村人暮归
杓携龙角
梅花疑是君
再和前韵谢后村惠生日词 其二
送陈伯厚试上庠
痴人
读关尹子
四和除字韵寄元思别驾
送林汝大西上
秋高风怒号
梯飙遣惠菊糕且以铁壁和篇与兰闱魁卷示教戏用前韵以谢
西狩获麟
晚凉看洗马
送林毅夫西上
题僧雪岑诗
正月郡圃偶成
石竺山紫云恭老 其一
痴翁
送吴司户之任
戊辰谒伯祖惠阳使君坟三绝 其一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 其四
别吴帅恕斋 其四
客至五和除字
赠僧宗仁回江西
昔与诸友同登香城最胜阁有长歌一首今壁题已失仅记炊烟不尽愁不尽 ...
和后村忆昔二首 其二
再和前韵谢后村惠生日词 其一
僧敲月下门
和后村三绝句 其一
谢石塘小孤山惠酒
梦西轩旧事
穷理
庄子口义成
用韵答友人论诗
君王画阵看
悼刘主簿
四和澜字三首谢赵工部 其三
九江朱长卿
次韵方持叟见寄一首因悼后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