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本厅侯恩子荣

本厅侯恩子荣

清代 林占梅

觞祝兹逢耳顺年,遥遥花甲正周天。身当老境筋骸健,名策清时福寿全。

袁守心田同佛子,邺侯气概拟神仙。会看玉杖扶行稳,与宴欣符叟满千。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六

清代 林占梅

题罢新诗兴未休,一声「去也」唱清讴。山灵若不嫌奴放,携酒明朝订再游。

暮止竹山山家

清代 林占梅

蚕丛回转处,曲折度荆笆。马辟云中路,人居树杪家。

樵斤深谷集,水碓乱流哗。暝色前山起,苍然绮暮霞。

香山海堤晚归

清代 林占梅

沙鸥翔集渚兰芬,千尺长堤傍水坟。来往帆乘潮汐挂,高低田赖陌阡分。

波平落日徐沉海,风定孤烟直入云。缭绕归途天渐晚,铿鲸百八已遥闻。

六月初七日午雨暴注,少刻即晴,偶得绝句四首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园林新霁后,一抹夕阳留。无限青山色,都收竹外楼。

题林山人草堂

清代 林占梅

苍松翠柏尽成蹊,篱落周遭护碧栖。水底波摇潭鲤戏,山坳昼永竹鸡啼。

小楼坐眺时扶槛,曲径行吟每杖藜。我爱溪前平野外,层峦如画白云低。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军中安得奋空拳,敌势猖狂壁垒坚。争战年深稀露布,相持日久合屯田。

献谋岂少徐洪客,抗节谁为鲁仲连。愧我昂藏身七尺,渡江未敢著先鞭。

率练丁自中港还,马上口号

清代 林占梅

沙平衰草没,按辔路迢迢。地旷容盘马,霜高好射雕。

弓声风力劲,鞭影日光摇。小队鸣刁斗,雄心压海潮。

过阿里旁有感

清代 林占梅

鸟道盘危磴,蜗居聚小庄。褊衷常忐忑,举步遍礌硠。

仆马连朝困,家园数月荒。何时超坎壈,观景惬诗肠。

宿大坪庄,夜半风雨骤至,走笔率记

清代 林占梅

迢迢仆马西南出,行到山庄刚落日。绕屋更无竹与松,满园惟有芋和栗。

缭垣独舍鲜邻居,上下数间皆斗室。除尘解橐理明灯,始馀隙地堪容膝。

芦帘草阁壁泥涂,竹榻槿篱户蓬荜。村中夜静绝更筹,床下秋深鸣蟋蟀。

频频转侧梦难成,惝恍中心如有失。忽听阶前飞雨骤,重闻屋角迅雷疾。

狂涛汹涌势澎訇,万马争奔声怒叱。排山倒海震撼来,四体摇摇心胆慄。

照户方惊熌电光,破窗更讶飓风䬆。此时枕簟一齐冰,陋屋难将风窦窒。

拥衾不敢偶伸头,满屋昏昏黑如漆。可怜旅舍本凄凉,那堪风雨增萧瑟。

暮次麻豆道中

清代 林占梅

暮云黯黯欲黄昏,纵辔狂随夕昏奔。仆马驰驱嗟远道,田园荒废剩空村。

林烟惨淡疑烽火,碛草模糊认血痕。今夜不知何处宿,啼鸦绕树对消魂。

狮头崖高望

清代 林占梅

梯田级级径盘盘,立马层巅望眼宽。茂树千章云外出,扁舟一叶浪中攒。

觅鱼沙鸟栖无定,茹草村羊饱自还。避雨茅亭时少憩,松声潇飒似鸣滩。

小憩龟崙岭观音庵题壁

清代 林占梅

拾级上层巅,尘襟一洒然。篁幽阴夹道,树老干参天。

汲水僧烹茗,焚香客问禅。我来欣晚眺,暮霭袅炊烟。

本厅侯恩子荣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华冑巍巍岂等閒,春官曾列鹭閒班。一麾出守歌千姓,万里晨昏到百蛮。

德可化顽龚渤海,智能镇静谢东山。共称制锦真神手,昔日淳风喜渐还。

重登大屯山暮望

清代 林占梅

蜡屐寻幽未觉劳,几回暮望向东皋。悬崖砌石盘云栈,断涧通流架木槽。

林外夕阳归牧笛,山中空翠落吟袍。回途领略溪村景,谡谡松风似晚涛。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六

清代 林占梅

盘根老树倚云烟,斗室浓阴欲暮天。一道寒流穿石出,品茶喜有自来泉。

家翔秋

清代 林占梅

陡峭巉岩骨相呈,苔纹如绣倍生情。倘投浅水心相契,为漱流泉势不平。

解酒能醒沉湎客,点金随化孔方兄。可人自有天真在,讵藉神工鬼斧成。

香山暮归

清代 林占梅

荦确遍沙湾,匆匆薄暮还。风腥知近海,日暗欲衔山。

策蹇粘泥滞,浮鸥踏浪閒。遥瞻阛阓接,犹在莽苍间。

由南港入暖暖庄口号

清代 林占梅

瓦屋茅檐傍水滨,家家织竹自成邻。村童夹道随看马,野老攀舆笑款人。

高下园田皆沃土,纡回溪涧自通津。乡风到处争延致,礼貌依然古处纯。

感述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填胸礧块郁难开,遥望中原总可哀。伏阙贾生空上策,助边卜式肯输财。

螳螂枉奋当车臂,骐骥终非伏枥才。入市无人收骏骨,黄金何日筑燕台。

内湖田家

清代 林占梅

修篁夹岸水环村,屋后高峰护短垣。度过板桥三五武,稻花香里是柴门。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