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官渡舟夜

官渡舟夜

清代 林占梅

涧云衔日孤鸟度,欲落未落天已暮。何来耳畔橹摇声,烟水苍茫不知处。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读卓人孝廉「逐疫行」,走笔率成绝句 其五

清代 林占梅

鬼才说鬼恰相宜,走出仙才腕更奇。一树诗歌千变化,奸邪妖魅各支离。

山阴陆少海

清代 林占梅

腹笥便便学问充,机、云想克嗣充风。笔锋秀颖兰亭近,文境恢奇禹穴通。

略有牵情方杜牧,竟无识字类扬雄。醇醇儒者彬彬质,赏曲聆音自不同。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一别音客两渺茫,不归西土定仙乡。生前枉绾同心结,死后难寻入梦香。

石冢寒蛩迷乱草,墓门啼鹧苦哀杨。归来笑语人何在,寂寞灯前意转伤。

入鲤鱼潭番社清丈田甲

清代 林占梅

尽日似劳薪,篮舆俯仰频。社丁言鴃舌,田甲册鱼鳞。

面目浑疑鬼,情形不类人。除将妻子外,餍饫最相亲。

步家薇臣「归赴秋闱」原韵送行

清代 林占梅

乘风指日返仙乡,炯炯文星百乡光。折桂定跻蓬苑选,看花讵把小园忘。

翀霄力大雕方健,缓辔吟閒马不忙。会见掇科如拾芥,功名事业两难量。

因公自后垄归,行高崖上,感怀口号

清代 林占梅

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

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

倪敏堂参戎四月十四日病殁于台镇中营任内,惊闻讣音,作诗哭之

清代 林占梅

蓦地惊闻到讣音,台阳又见将音沉。朋情金石君为最,交谊芝兰此独深。

被谤马援冤刺骨,难封李广痛铭心。伏波横海功何在,举目诸孤泪不禁。

观盂兰放水灯

清代 林占梅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灯光灿烂千家共,人语喧呼百戏齐。

直使水神惊耀蚌,重教鳞族诧燃犀。今宵暂弛金吾禁,归路频闻报晓鸡。

香山海堤晚归

清代 林占梅

沙鸥翔集渚兰芬,千尺长堤傍水坟。来往帆乘潮汐挂,高低田赖陌阡分。

波平落日徐沉海,风定孤烟直入云。缭绕归途天渐晚,铿鲸百八已遥闻。

答徐碧岩令弟荐秋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珊瑚笔架旧家声,人自温醇学自精。宝翰沸漓承辱赠,还将木李报投琼。

秋感五首 其五

清代 林占梅

柴门深闭寂寥中,抱瓮携锄兴未穷。诗思满怀宗白傅,菊花盈把感陶公。

气消溽暑来新雁,韵易清商入爨桐。静里不知时序改,一年容易又秋风。

题武林王棣香二尹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肯从矮屋忍抬头,中稳曾看白傅讴。浊世能廉诚雅度,高名不坠乃风流。

慈祥化赞弦歌洽,淡薄交真气味投。已觉相逢惆怅晚,骊歌倏忽又沧洲。

重晤丁鸣皋道人于大仙寺,作诗赠之

清代 林占梅

重晤辽东老令威,方瞳碧眼世间稀。剑光出袖青蛇活,舄影翻空白鹤归。

閒理素琴调道性,静参秘箓悟元机。遥知云履星冠客,即日丹成列紫薇。

岁暮杂感 其五

清代 林占梅

岁暮气阴森,严风萎百草。长空风白日,黄尘飞浩浩。

苦见挑负徒,悠悠涉长道。短褐不蔽肤,形容更枯槁。

饥来不得食,妻孥岂复保。会见老与弱,身填沟壑早。

嗟予数年来,命蹇身潦倒。产业渐凋零,田园苦旱潦。

博施力未能,痌瘝空在抱。惭颜对里闾,中心惄如捣。

春郊即景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题郑芷亭仪部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清泉怪石绕回廊,八角亭虚驾碧塘。松菊宛同陶令宅,诗书重见郑公乡。

风来竹坞琴声远,月转花坪酒兴长。更好伏时招避暑,清斋一枕水云凉。

秋感五首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月冷霜高夜气冲,残灯四壁遍冲虫。琴书有味堪为伴,山水多情最系衷。

半世浮沉嗟往事,一年容易又秋风。可怜早岁干云气,浪掷居诸玩愒中。

残腊苦雨

清代 林占梅

急景萧条腊欲残,那堪阴雨复潸潸。羁栖旅宦愁家远,负戴□氓恨力孱。

无计送穷凭鬼恋,有台避债任人讪。自从水患成凶岁,菜色鹑衣满市阛。

雨后石门道中

清代 林占梅

时雨川原遍,岩扃日未昏。湿云填断壑,杂树隐孤村。

径为随田曲,泉因漱石喧。几家山坞里,修竹护低垣。

籋囊先生、松潭广文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胜景都收付锦囊,卜居漫羡白囊乡。花教环屋三弓辟,书可传家万卷藏。

在手酒杯堪遁世,随身竽木偶逢场。年来学得嵇生懒,尽日园林日徜徉。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