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入内湖山

入内湖山

清代 林占梅

乱流奔濑急,仄径入山多。榕老根盘涧,门低屋挂萝。

夕阳明野树,晴翠袭岩阿。鴶鵴声何处,随风似咏歌。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途次西螺驿口号

清代 林占梅

镇日旅尘侵,沿溪复出林。随行三尺剑,伴睡七弦琴。

瀹茗消尘虑,观书静道心。笋舆虽逼仄,兴到亦高吟。

后垄道中,小憩佃屋

清代 林占梅

归途风景暮,放步爱康庄。落日红溪树,奔涛白野航。

酒旗招客兴,村笛断人肠。待渡沙滩上,柴门已在望。

自金门溪晚归

清代 林占梅

山容环列幛,云气薄于罗。夕照明烟树,风寒亚晚禾。

渡头芳草断,牛背暮鸦多。村舍葱茏里,谁家起晚歌。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春草借雨力,一雨生最易。数日不窥园,蔓延无隙地。

茸茸遍阶除,当足难引避。

题剑潭村家书屋

清代 林占梅

富贵、神仙未易兼,贫饶清福复何嫌。一湾流水青环屋,万笏群山绿入帘。

摊饭人方眠石倦,品茶我亦饮泉廉。眼前风景皆诗料,好句谁能信手拈。

春郊即景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咏金银山

清代 林占梅

长挂柴门短络篱,生成活计藉扶持。记名何事黄兼白,富贵骄人更可嗤。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七

清代 林占梅

碌碌尘中少赏音,此生风骨自崎嵚。迎人肯作宣明面,谋国当如汲黯心。

但得山中长啸傲,何能泽畔免讴吟。知几自古惟明哲,事到非常岂易任。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在地愿为连理枝,孜孜私语鬼神知。死而有识应留憾,病到无名倍可悲。

伤逝惠连留短句,悼亡潘岳费新词。数年别泪知多少,和墨频吟薤露诗。

题郑芷亭仪部

清代 林占梅

悬车藉此养閒身,大隐何须避市尘。山水有情皆入画,园林无日不生春。

传经也有吟诗婢,载酒还多问字人。书带君家原得种,更欣兰桂绕阶新。

六言绝句四首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无数含沙射影,追随牛鬼蛇神。莫道凭空说怪,红尘吾见其人。

题武林王棣香二尹 其三

清代 林占梅

姿神恬默性潜沉,两载知交泐沉心。射鸭堂幽欣蹑履,种松庭广快披襟。

事能持重行常稳,物到难移识转深。何幸南行来召伯,口碑从此遍佳音。

过青草湖有感

清代 林占梅

群峭渐丰肌,层峦皆没骨。沮汝践溪毛,蒙茸披石发。

四顾尽芳荪,苍然欣秀越。凋零曾几时,万绿来何突。

野草自无心,春风吹乱发。中含造化机,乘势不能歇。

对此触我怀,低头频咄咄。伤我同心人,一朝遽颓蹶。

华、扁难回春,千秋感存没。祭扫罢归时,沾襟泪连滑。

寒夜楼前对月

清代 林占梅

月华如水中庭洁,寒风扫面肤洁裂。危楼立久悄无言,绕树啼乌听悲切。

此时却忆黄叔度,广文先生寒更绝。体孱已肖卫玠形,病亟复呕周瑜血。

可怜酒债负寻常,贫病交侵愁郁结。愧我年来遭轗轲,范舟难补曼卿缺。

那堪屡接阿连书,已知委倾将摧折。呼癸频频似燃眉,笔墨惨淡如呜咽。

与君至戚同李、卢,重洋遥阻肠空热。此际遥知馆已捐,哭望天涯奠空设。

翘首寒空洒泪多,凉月侵人比冰雪。

游青潭山

清代 林占梅

昼永岩栖静,逍遥意适然。倚松观舞鹤,枕石听流泉。

树远笼烟没,云归让鸟先。苍茫秋色里,独自下层巅。

由南港入暖暖庄口号

清代 林占梅

瓦屋茅檐傍水滨,家家织竹自成邻。村童夹道随看马,野老攀舆笑款人。

高下园田皆沃土,纡回溪涧自通津。乡风到处争延致,礼貌依然古处纯。

游清水岩

清代 林占梅

绝壁攀萝上,岩高一磴通。泉清烹苦茗,籁静抚焦桐。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山僧留话晚,归路月明中。

本厅侯恩子荣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华冑巍巍岂等閒,春官曾列鹭閒班。一麾出守歌千姓,万里晨昏到百蛮。

德可化顽龚渤海,智能镇静谢东山。共称制锦真神手,昔日淳风喜渐还。

宿大坪林祖师庵

清代 林占梅

禅堂真寂静,小坐惬幽情。林密泉声隐,花深夜气清。

窥琴松月下,扇茗竹风迎。我欲诛茅住,岩边构两楹。

闻扬州失守感赋

清代 林占梅

兵燹谁能浩劫逃,平山堂外雁哀嗷。三千殿脚红头尽,廿四桥头白骨高。

满地狼烽摧鼓角,故宫萤火没蓬蒿。绿杨城郭成焦土,回忆繁华首重搔。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