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林占梅
军中安得奋空拳,敌势猖狂壁垒坚。争战年深稀露布,相持日久合屯田。
献谋岂少徐洪客,抗节谁为鲁仲连。愧我昂藏身七尺,渡江未敢著先鞭。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四
在弧耿耿见星躔,门第端卿仰望先。百亩园居名「北郭」,七旬觞庆际中天。
幔亭宴喜今朝设,海屋筹看比岁添。从此灵椿增秀茂,九如长愿祝年年。
宿清水岩题壁
野寺虽萧瑟,禅房结构精。清泉流月出,疏磬逐云行。
地僻人踪断,松高鹤梦清。何时脱尘网,居此息劳生。
秋夜书怀 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本厅侯恩子荣 其二
华冑巍巍岂等閒,春官曾列鹭閒班。一麾出守歌千姓,万里晨昏到百蛮。
德可化顽龚渤海,智能镇静谢东山。共称制锦真神手,昔日淳风喜渐还。
金山面平冈口号
芳草遍萋萋,林梢绿渐齐。云屯平楚失,野阔众山低。
乱鸟栖牛背,长坡快马蹄。岭头时小憩,日影已倾西。
重登大屯山暮望
蜡屐寻幽未觉劳,几回暮望向东皋。悬崖砌石盘云栈,断涧通流架木槽。
林外夕阳归牧笛,山中空翠落吟袍。回途领略溪村景,谡谡松风似晚涛。
双溪醴泉窟晚兴
薄暮快披襟,风蝉断续吟。树交阴涧冷,云拥晚山深。
好月临幽壑,流泉响隔林。逍遥盘石坐,煮茗复鸣琴。
南征八咏 其八 回军将入竹堑城作
亲友何劳远出迎,悠悠一片管弦声。全军甲冑归戎伍,夹道衣冠迓凯兵。
鼍鼓□鸣山岳壮,云麾招飐海天晴。回时制就「南征赋」,长为熙朝颂太平。
师韫轩杂咏 其四
荷亭竹榭共乘凉,贪睡嗤侬午梦长。独自看书消永昼,碧纱橱内静焚香。
春郊即景 其二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晚过剑潭寺留题二首 其二
放眼骋吟情,吟情此际清。诗成凭竹枕,茗熟话松棚。
鸟掠晴波远,蝉摧暮霭生。坐来群动息,新月树端明。
书叹 其三
连朝咄咄自书空,蠖屈胡能气空虹。望重筹谋方有济,权轻韬略总无功。
云山何处堪栖隐,海甸于今尚扰戎。回忆去年当此日,堕鸢跕跕炎蒸中。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回首儿时一刹那,雪泥鸿爪渐消磨。构亭亲友今何在,独对西风起浩歌。
正月二十日启馆呈逊兰师,并示若村舍弟
少小须勤学,文章实可亲。师严力不废,性定课方真。
绛帐丹铅重,青灯尺璧珍。待看春试返,芹藻羡头巾。
秋望感怀 其一
干戈愁满地,怅怅欲何之。天步艰难日,民生困厄时。
笙歌声已歇,鼓角听尤悲。小立河桥上,斜阳照大旗。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一
长松无数护吟楼,一派涛声枕上幽。读罢「黄庭经」一卷,横琴再鼓「碧天秋」。
宿苑里村
狼籍残骸痛未收,荒凉满目起悲愁。迷人旱魃巢墟墓,拜月妖狐顶髑髅。
黝黝荒林晴亦暝,萧萧衰草夏如秋。夜深隔岸燐光闪,知是魂从旷野游。
艋川书叹 其二
家计时艰两未平,劳薪尽日事非轻。蚍蜉撼树庸何怪,鬼蜮含沙亦足惊。
忍把货泉填欲壑,遂教乐土变愁城。归来默默蒲团坐,魔障于今愿不生。
题剑潭村家书屋
富贵、神仙未易兼,贫饶清福复何嫌。一湾流水青环屋,万笏群山绿入帘。
摊饭人方眠石倦,品茶我亦饮泉廉。眼前风景皆诗料,好句谁能信手拈。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二
危岩万仞瞰平阿,海甸秋清气候和。一带云林环雉堞,望中城阙失嵬峨。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留别黄小石 其一
秋感五首 其五
送陈榕士 其二
题巢松道人小照
咏三貂岭
八六堵口号
望儿既殁,刘姬因痛子,病将不治。又值时艰,感述一首
雨后石门道中
与家卓人考廉论诗
双溪庄题壁 其一
凤山崎归途暮望
金门溪晚归
书叹 其四
入青潭口占 其二
乱后经红毛港有感
师韫轩杂咏 其六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二
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集诸同人为位哭奠,馀痛萦怀,赋成哀挽三 ...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 其二
晓过青草湖村
读家和靖公「书孤山隐居壁次」韵,题青草湖孤山别业
游内湖庄雨后偶成 其一
痛悼
成都马叟年届八旬,只身作万里归计,闻者莫不叹息。口占送之
题郑芷亭仪部
自内湾庄晚归田舍
错成
新庄道中口号 其二
诸子侄入塾,题书斋南壁。并奉正杨明浦先生 其一
偕诸友人西池泛月,分韵咏洞箫得「城」字
溪前晚步
送徐树人师内渡
水返脚庄雨后晚话
感述 其二
夜宿斗案棚庄
将近新庄口号
江宁克复,曾涤生先生功绩伟甚。敬赋二律,以志欣仰 其一
金包里横冈远眺
晚泊岭南,明朝拟过鸡笼
寒灯夜雨,独坐有感。赋成七首,以述懑怀 其一
诸同友人重游剑潭寺 其二
书感 其二
余园中多蓄怪石,有合于「绉瘦透」三字者,峭立可人。因赏以诗
小憩龟崙岭观音庵题壁
双溪口号 其一
栖云崖晚眺 其二
闻内地近信书叹
途间见分类难民痛述时事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 其一
过北势内湖再访林山人题壁
晓发后垄道中 其二
寿芷亭大姻翁七十 其二
雨后行金包里道中
冒暑过房里村
秋斋难感
雨后艋舺溪归舟汎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