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叹 其三

书叹 其三

清代 林占梅

连朝咄咄自书空,蠖屈胡能气空虹。望重筹谋方有济,权轻韬略总无功。

云山何处堪栖隐,海甸于今尚扰戎。回忆去年当此日,堕鸢跕跕炎蒸中。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红毛港晓发

清代 林占梅

竟夜梦难圆,晨星窥客舍。仆夫眼瞢腾,轮鞅迟迟驾。

小犬嗥阶前,寒灯闪篱罅。霜华冷似冰,小立茅檐下。

籋云先生、松潭广文

清代 林占梅

阴阴万绿隐吾家,地僻怀幽静不哗。满座春风追北海,一帘秋水读「南华」。

尘心涤尽琴同抚,旧酿藏多酒不赊。更爱谈禅挥玉麈,何须顾曲听筝琶。

勉五舍弟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功名自重求非妄,物欲能蠲害不侵。见义须逾谋利意,待人勿用作文心。

立身曾子常三省,励志程公著四箴。愧我绮年耽逸乐,诗书功望阿连深。

过隙溪庄

清代 林占梅

周遭水竹护山庄,小小柴门短短墙。野色一鞭看不尽,晚风吹出豆花香。

赠家子范明经

清代 林占梅

相逢一笑大瀛东,况复龙田谱序同。慧业生从金粟影,神姿清比玉兰丛。

直倾三峡文波阔,横扫千人笔阵雄。他日端门看缓辔,诗章早上御屏风。

入青潭口占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溪流千折转,云壑万重深。古寺穿危磴,孤村隐茂林。

山幽无瘴气,地僻有滩音。偃息长松下,跏趺复鼓琴。

秋游隙溪,饮草亭作

清代 林占梅

修篁簇簇连沙汀,秋色苍然来草亭。岩云片片忽飞去,送到群峰入眼青。

杖头幸有百钱挂,村沽饮共桑麻话。曲涧清泉鸣似琴,平林冷淡秋如画。

樽前畅饮杯复杯,陶然诗兴酒边来。吟秋步入菊畦去,寒香插鬓笑颜开。

人生自古贵行乐,明朝还把游山约。数声牧笛催人归,前村已上如钩月。

双峰庄新晴晓望

清代 林占梅

幽居难得此山庄,傍石依岩谷缭墙。左右峰尖双插耳,萦纡径曲九回肠。

高田架木通流水,广陌编茅护嫩秧。又值新晴天乍晓,子规声里遍春光。

出郊感赋

清代 林占梅

竹城城南草如绵,竹城城北柳如烟。古坟游鬼自寒食,腥风掠点云连天。

庐舍前头尽巢穴,野哭千家肠欲绝。山桃野杏为谁春,尽作哀鸿口中血。

宿大坪庄,夜半风雨骤至,走笔率记

清代 林占梅

迢迢仆马西南出,行到山庄刚落日。绕屋更无竹与松,满园惟有芋和栗。

缭垣独舍鲜邻居,上下数间皆斗室。除尘解橐理明灯,始馀隙地堪容膝。

芦帘草阁壁泥涂,竹榻槿篱户蓬荜。村中夜静绝更筹,床下秋深鸣蟋蟀。

频频转侧梦难成,惝恍中心如有失。忽听阶前飞雨骤,重闻屋角迅雷疾。

狂涛汹涌势澎訇,万马争奔声怒叱。排山倒海震撼来,四体摇摇心胆慄。

照户方惊熌电光,破窗更讶飓风䬆。此时枕簟一齐冰,陋屋难将风窦窒。

拥衾不敢偶伸头,满屋昏昏黑如漆。可怜旅舍本凄凉,那堪风雨增萧瑟。

观盂兰放水灯

清代 林占梅

一派繁华眼欲迷,瑜伽接引向西溪。灯光灿烂千家共,人语喧呼百戏齐。

直使水神惊耀蚌,重教鳞族诧燃犀。今宵暂弛金吾禁,归路频闻报晓鸡。

哭吟村弟

清代 林占梅

骨肉凋残祚已衰,雁行中断更伤悲。九原相见方知父,一病难延为忌医。

踽踽吾身嗟独在,茫茫天道苦无知。聪明福命兼原少,夭折翻嫌汝不痴。

树杞林村即景

清代 林占梅

一村风景倍翛然,杂遝峰峦断复连。鸟趁白云齐度水,人随黄犊共耕烟。

山溪逼仄挤奇树,石嶝嵚

夜卧有感

清代 林占梅

掠地垂帘合复开,残香一缕恋开台。阶前蟋蟀悲花落,槛外芭蕉报雨来。

凉夜易生秋士感,雄心未敢壮年灰。妖氛频听延湖汉,戢乱谁为颇、牧材。

成都马叟年届八旬,只身作万里归计,闻者莫不叹息。口占送之

清代 林占梅

夕阳亭畔送征镳,云拥峨眉首屡翘。万里关河身踽踽,五更风雪马萧萧。

境穷始肯刀环唱,气壮休愁剑阁遥。只叹是翁真矍铄,玉门今日返班超。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乱插山花枕石眠,敢将落帽慕前贤。醉来不管牛童笑,狂态随他到处传。

栖云寺即事

清代 林占梅

岩穴云归雨气收,欣晴林鸟听收辀。引泉修笕通厨下,缘木虬藤挂壁头。

竹密行随三径曲,花深坐对一庭幽。可人最是松间月,似为闻琴上小楼。

秋夜留彭雅夫夜话

清代 林占梅

一轮明月柳梢头,唧唧虫声傍砌幽。有客清谈同煮茗,谁家吹笛尚凭楼。

竹阴滴露萧斋夜,梧叶飘风小院秋。漏鼓沉沉君莫去,纵非陈榻也须留。

蓬感五首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世事纷纭似乱蓬,一年容易又蓬风。连营刁斗音相递,隔地烽烟道未通。

骐骥已空今冀北,鸱鸮犹踞古江东。中流击楫平生志,无米之炊计易穷。

得徐树人师抚闽信,赋此志喜

清代 林占梅

乾鹊连朝噪不停,邮书遥达好音听。东瀛感德怀甘雨,南国倾心仰福星。

日丽蜺旌看建节,春生马帐记传经。更欣横海楼船集,一旅能消孽气腥。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