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晓过青草湖村

晓过青草湖村

清代 林占梅

舆中晓望破萧寥,极目荒塍未插苗。白鸟数行飞习习,青溪一道去迢迢。

山含雨意沉岩树,水藉风威撼野桥。待到晴明青可踏,□痕周地作裙腰。

诗人林占梅的古诗

连日为风雨所困,留宿圭柔山田家,□以遣闷

清代 林占梅

魂梦频惊动地雷,争奔万马竞喧豗。崩崖骇浪乘潮至,撼屋狂风挟雨来。

水漫溪渠流更急,云封林壑闭难开。连朝闷卧茅斋下,一卷新诗手腹裁。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听讼堂闲可设罗,遂教僻壤遍弦歌。良筹既殛螳当毂,善政曾闻虎渡河。

弼教以刑持己重,无心之德感人多。滔滔世泽如沧海,会见庭槐百尺过。

秋感五首 其四

清代 林占梅

月冷霜高夜气冲,残灯四壁遍冲虫。琴书有味堪为伴,山水多情最系衷。

半世浮沉嗟往事,一年容易又秋风。可怜早岁干云气,浪掷居诸玩愒中。

余园中多蓄怪石,有合于「绉瘦透」三字者,峭立可人。因赏以诗

清代 林占梅

东海携归怪状呈,髯苏当日最呈情。灵通说法头应点,峭合论文势不平。

思黯品题宜列甲,元章参拜定呼兄。故知上世娲皇力,瘦骨玲珑煅炼成。

春郊即景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沿村萝卜白于霜,油芥花多匝地黄。开遍夭桃与秾李,春山如笑亦如妆。

艋川书叹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家计时艰两未平,劳薪尽日事非轻。蚍蜉撼树庸何怪,鬼蜮含沙亦足惊。

忍把货泉填欲壑,遂教乐土变愁城。归来默默蒲团坐,魔障于今愿不生。

「会心处不在远」,晋简文语也。余入西圃,有触而作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小童荷锸来,亟亟命芟弃。姑息勿如前,丛生任其炽。

势盛欲拔之,甃石胥受累。窗前留不除,茂叔取生意。

虽存博爱心,终有滋蔓忌。况夹蒺藜生,何可疏防备。

不忍剪伐严,将遂纵横志。转瞬春雷鸣,如指已成臂。

庭变荆棘林,非种还为祟。栽梅难发华,放鹤难展翅。

斩刈叹已迟,著体皆芒刺。始知妇人仁,不可与成事。

姑息祸之媒,优柔害之使。寄语弟侄行,书绅切牢记。

如疑未必然,是我曾亲试。

次曾籋云先生「听鼓水仙曲」原韵奉答

清代 林占梅

窥窗凉月夜沉沉,兀坐胡床为听琴。曲奏「水仙」闻逸响,人来岛佛赏清音。

潘江、陆海誇君赋,白石清松契我心。不是阳春投雅什,谁知绿绮用功深。

哭曾籋云先生 其二

清代 林占梅

襟怀卓荦步蹁跹,文酒相陪二十年。下笔千言词亹亹,撑肠万卷腹便便。

交情韩、孟能居左,才藻何、刘肯让先。为检遗珠寿梨枣,九泉如觉料怡然。

防冬

清代 林占梅

初冬时节届,防守慎编氓。纵火守围屋,鸣枪贼劫人。

村庄多「把径」,商贾勿孤身。炮匮随修筑,家家击柝频。

宿大坪林祖师庵

清代 林占梅

禅堂真寂静,小坐惬幽情。林密泉声隐,花深夜气清。

窥琴松月下,扇茗竹风迎。我欲诛茅住,岩边构两楹。

过北势内湖再访林山人题壁

清代 林占梅

峰回流水转,径曲小村偏。松竹门庭外,山池几席前。

高吟蝉和韵,罢钓鹭同眠。赏遍幽栖处,吟怀此渺然。

岁暮杂感 其五

清代 林占梅

岁暮气阴森,严风萎百草。长空风白日,黄尘飞浩浩。

苦见挑负徒,悠悠涉长道。短褐不蔽肤,形容更枯槁。

饥来不得食,妻孥岂复保。会见老与弱,身填沟壑早。

嗟予数年来,命蹇身潦倒。产业渐凋零,田园苦旱潦。

博施力未能,痌瘝空在抱。惭颜对里闾,中心惄如捣。

留别黄小石 其一

清代 林占梅

天上浮槎到赏音,班荆未久惜分襟。心香一瓣长望汝,韩、孟交情深更深。

后垄道中,小憩佃屋

清代 林占梅

归途风景暮,放步爱康庄。落日红溪树,奔涛白野航。

酒旗招客兴,村笛断人肠。待渡沙滩上,柴门已在望。

青草湖晚归

清代 林占梅

暧暧环村树,依依出谷烟。好山皆蕴藉,流水亦周旋。

鸟散长空尽,花开夹径妍。岭巅回首望,夕照下平川。

次韵答松潭广文「园中咏菊」

清代 林占梅

费尽经营计,才成满圃香。黄疑橙累颗,白肖雁分行。

晚节欣佳色,平明爱淡妆。一观珠玉句,累我兴难偿。

途次西螺驿口号

清代 林占梅

镇日旅尘侵,沿溪复出林。随行三尺剑,伴睡七弦琴。

瀹茗消尘虑,观书静道心。笋舆虽逼仄,兴到亦高吟。

闻徐大宗丞树人师讣音,集诸同人为位哭奠,馀痛萦怀,赋成哀挽三 ...

清代 林占梅

无从东阁复追陪,挂榻堂空渐染埃。天上箕星神已往,人间薤露曲深哀。

门僚思泽陈诗诔,村妪衔恩奠酒杯。一色白衣城野遍,伤心似吊武侯来。

闻扬州失守感赋

清代 林占梅

兵燹谁能浩劫逃,平山堂外雁哀嗷。三千殿脚红头尽,廿四桥头白骨高。

满地狼烽摧鼓角,故宫萤火没蓬蒿。绿杨城郭成焦土,回忆繁华首重搔。

林占梅

林占梅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3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