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何事清风满剡溪,琅玕长得与云齐。此君若得王猷见,兴尽应须为品题。
论诗次张行中韵
开门方觅句,折简复论诗。每到真成趣,由来不费辞。
艰深文浅近,臭腐化神奇。得失真悬绝,须劳一转移。
忠孝图
葵萼倾心向太阳,萱花树背在高堂。忠臣孝子如佳卉,凭伏丹青为发扬。
鬼猎图 其二
谁遣馗翁作鬼雄,形容彷佛记唐宫。山林川泽今无此,转忆先生铸鼎功。
赠写真吴天碧
名士号天碧,传家由道玄。常于多暇日,每纵写凌烟。
妙笔知吾子,峨冠识进贤。何如风雪里,著我耸吟肩。
送杨宗元分教海宁
闭户读书谁与邻,翻然分席海邻滨。太玄准易知先世,清白传家见后人。
蝌蚪文漫思复古,蝤蛑市近喜尝新。独怜载酒河桥别,抍得梅花是小春。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六 断桥雪棹
山逗晴光玉气浮,我来乘兴似王猷。桥迷螮蝀高高耸,船压玻瓈细细流。
雪后未回花外棹,雨中曾唤柳阴舟。遥思寂寞春寒夜,一舸归来起白鸥。
画 其三
小艇东去西去,长江朝流暮流。笑入芦花深处,清风明月悠悠。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每到看山眼倍明,况蓬东岘有馀清。一时桂棹沙头拾,三日篮舆道上行。
事业每因多难见,文章端为不平鸣。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
梅花清梦为沈士敬赋
香凝燕寝宵未分,急雨打窗浑不闻。美人忆在湘江水,行路恍隔梨花云。
残灯纸帐尚知我,落月屋梁疑见君。西湖东阁两奇绝,眼中蝴蝶何纷纷。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二 其十四
狂蜂浪蝶尚飞翻,春去浑无一点痕。秪有东风知客意,乱吹花片拥篱根。
阎中得画
杖头驴背又微吟,君出深山我入林。邂逅不须交一语,春来花鸟总关心。
杨妃春睡图
倦舞霓裳曲,曾教枕簟开。可怜魂梦短,不到蜀关西。
次俞子中病起韵
桐江清隐客,头白太平时。每唱紫芝曲,闲临碧落碑。
无愁何用解,示病不须医。恐有登高兴,先期报我知。
梨花画鸠图
年年寒食节,院落梨花吐。何处鹁鸠鸣,纱窗夜来雨。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 其四 竹窗挹秀
三面连高竹,苍凉画亦迷。道人参玉版,窗下说曹溪。
沈绍宗东图轩
隐候美孙子,学古将入官。长以空洞腹,负此苜蓿盘。
轩东地颇衍,日出作愈艰。偶得树艺术,永充朝夕箪。
种蔬不欲密,瘦地方易殚。种蔬不欲稀,粝食味易阑。
学圃固云陋,灌园乃所安。杞菊春可揽,葵藿时加餐。
之子方挟策,同寅俟弹冠。不爱东门瓜,不爱九畹兰。
爱此菽水奉,宜尔萱亲欢。有圃当耕锄,有田可游观。
一朝蠖之屈,九万鹏斯抟。相期阆风上,高步青云端。
空恭堂为胡拱衡赋
峨嵋山色扫晴空,中有高堂号空恭。诗礼相传知岁久,埙篪迭奏觉春融。
枝连棣萼亲情似,树著荆花乐意同。湖学育才先世事,子孙殊有古人风。
香奁八咏 其四 月奁匀面
初开玉匣遣眉颦,再御铅华情颦匀。白兔宫深颙望久,影娥池冷艳妆新。
英蓉绿水偏宜晓,芍药金盘可待春。不似前时中酒后,厌厌怀抱易生嗔。
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 其二
人到英溪识浚仪,寒窗索句重相思。江空岁晚无芳草,聊折琼瑶赠一枝。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二 其二
桃杏何曾羯鼓催,春风先后自吹开。为怜红影临清泚,不惜芒鞋得得来。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为林子山题王叔明所作羌山隐居图
观奕图为夏伯玘作
二仙像 其二 风僧
枯木立雀图
白云为英上人赋
杨妃春睡图 其三
送曾子员归庐陵侍亲
月轩为海日张侯赋
松隐为屠景祥赋
松雪翁兰蕙 其一
九日前二日陈子善送酒并诗一绝因用其韵以谢 其一
云林书舍为靳梦文赋
西湖渔者
为华子宜赋山隐
谷隐为郑元谅赋
题白云孙画 其一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其二
顾定之墨竹
刘耀卿画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一 其二十五
李思训并骑图
南明轩为指南宗上人赋
壬子秋帘次迮士霖韵
画 其六
题李渊之所藏裴日英翠竹黄花图
总司牛宴郑都司以所知徐总制诗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送道士杨秋月赴京
赠于友直写生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三 其三十九
桂娥梅仙二图 其二
秋山渔影图为方仲敏赋
雪中骑驴图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 其七 双桂秋芳
龚翠岩所画煎茶索句图
柯敬仲枯木竹石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三 其二十七
渭川烟雨图
洪武甲寅冬十二月祀岳王仁和知县四明陈子善先生夜宿祠下有作因次 ...
四景图 其一
拟赋桃灯杖 其一
钱塘十咏 其五 悭山霁雪
为夏节题子昂画白马
夏日书怀次沈钦叔韵
高士谦墨竹 其四 雪竹
悼王壶父
沈景王画
万山窝
江山图为傅德让赋
谷隐为兮元谅赋
四景图 其三
赠朱仲谊之京师就其子启文养
谒仇山村墓迢和张仲举诗韵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五 其十七
傲窗诗卷
己未端四复初以村居述怀及午日书事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为李渊之题张师夔所作二图 其一
钟馗
次徐总制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