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凌云翰
桃杏何曾羯鼓催,春风先后自吹开。为怜红影临清泚,不惜芒鞋得得来。
二美人图 其二
金屋岂无人,三千当一身。如何把玉笛,吹动渔阳尘。
梨园歌舞成消歇,海棠飞作胭脂雪。空遗罗袜不生尘,香冷马嵬坡下月。
按图哀怨起玉环,唐家事业真厚颜。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七 其四十三
一棹夷犹任野夫,苕乡人号小西湖。鸡头菱角随时有,桂子荷花此地无。
陈居中女猎图
猎事应难属女工,院人名尽说居中。蛾眉狐媚唐家妇,逐鹿何曾用角弓。
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四 南屏雪钟
翠屏化作玉千层,楼近钟疏恍若凭。和雪送来清沥沥,穿云透出慢腾腾。
华鲸谩意秋号月,铁马浑疑夜响冰。一百八声才击罢,雷峰又点塔中灯。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四 其五十二
门外沙寒月半笼,柴荆元不置帘栊。年来闲气都消尽,坐对书灯一点红。
张复初松下垂钓图
春雨朝朝长绿波,桃花时节鳜鱼多。遥知松下投竿者,定是当年老志和。
舜举桃花二首 其一 碧桃
花开记得涌金池,一片枝头不受吹。十万人家春似海,瑶笙谁向月中归。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 其三十四
角巾微服恣游嬉,偶值溪翁得缓归。独有蜻蜓如对客,一双时掠钓丝飞。
钱塘十咏 其九 灵石樵歌
伐木丁丁澜谷春,行歌落日见樵人。青山重叠自今古,黄鸟嘤鸣如主宾。
清响有时谐雅调,语言随意出天真。画船檀板西湖曲,何似林泉乐在民。
俞碧窗画紫菊
菊有黄花秋满篱,谁看紫艳半开时。碧窗分得研朱露,写出无声赵嘏诗。
宋授之钟馗小妹图
戏担双鬼当双鱼,小妹停肩雪霁初。莫道丹青资一笑,人间物物是苞苴。
孔子送周元亮先生因以诗索之
秋风篱落漫徘徊,那得黄花大似杯。谁送草庭三四朵,可能分寄一枝来。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九 其九
野蔌村醪暂遣怀,每呼邻叟尽馀杯。醉来却倚柴门立,闲数昏鸦几个回。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五
山云无定期,水月有真遇。叔度虽云贤,来时柰何暮。
今辰复何辰,送别江口渡。俄然发棹歌,惊起沙上鹭。
名儒为席珍,猾吏乃民蠹。百里勿谓卑,从兹启贤路。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二 其六十
人事匆匆岁月催,检残官历待春来。已闻树里琴声变,更看天边斗柄回。
寄王彦强府倅 其二
野水平桥直到门,幽居绝胜浣花村。半帘草色留宾客,满院书声教子孙。
庭下甘棠阴渐密,道傍苦李寔应繁。自公退食多清事,剩有诗书共讨论。
马麟长春蝶并杨太后扑蝶图二小幅成一卷
蝶骇花飞春事无,扇罗又见内家姝。昆虫草木端平画,不是豳风七月图。
杨妃春睡图 其一
天生祸水灭炎精,能使君王万乘轻。不独昭阳有飞燕,玉环沉醉在华清。
浦长源林亭远岫图
崇山千仞馀,历览不盈尺。亭中人未来,烟霞日朝夕。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拟赋桃灯杖 其三
清江文会诗为崔驿丞赋
孙生二画 其一 槐安国
定风波慢 商角调 赋崔莺莺传
画 其五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二 其十四
次俞子中病起韵
孟得名画雪景寒鸦
松雨斋为胡拱衡赋
画 其三 仁知山水
送叶继善还三衢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六 渔村夕照
赠沈山樵
为杨子东题竹石扇面
脑月见白牡丹为吕仲善长司赋
碧梧生诗为马伯庸赋
为安道题墨竹
四时花鸟图 其一 梨花白颊
挽谨严先生方直卿
一剪梅 寿俞子中紫芝
桂娥梅仙二图 其二
高士谦竹石扇面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十一 其三十五
赠写真吴天碧
杨妃春睡图 其二
西湖怀古次杨彦振韵
西湖渔者
满江红 咏梨花鸟图
鬼猎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二 其二
剡西八景为开明空相寺僧华月江赋 其八 孤松晚翠
万红窝
回顾庵
阎中得画
送逯宏希远
鹰
云松观瀑图
送谢铁崖住祖庭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十 其十
方叔几午峰书舍诗卷
次杨仲弘宗阳宫对月韵
钱塘十咏 其六 两峰白云
滕王阁图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三 雪柳
霜月梅
香奁八咏 其八 云窗秋梦
画扇面 其一
画 其二 巢父许由
江山图为傅德让赋
题白云孙画 其一
上元会饮次俞紫芝先辈韵
松云图为吴以道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冬日十二首之十 其五十八
行素斋诗为韩性孜赋
奉和许章检校陪祭有作三十韵
画红梅 其一
为夏节题子昂画白马
顾定之墨竹
总司牛宴郑都司以所知徐总制诗见示因次其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