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唐代 刘禹锡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
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诗人刘禹锡的古诗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

唐代 刘禹锡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
珠箔曲琼钩,子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
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朱门漫临水,不可见鲈鱼。

早夏郡中书事

唐代 刘禹锡

水禽渡残月,飞雨洒高城。华堂对嘉树,帘庑含晓清。
拂镜整危冠,振衣步前楹。将吏俨成列,簿书纷来萦。
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虚怀询病苦,怀律操剽轻。
阍吏告无事,归来解簪缨。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尘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

唐代 刘禹锡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尘春。百二山河雄上国,
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唐代 刘禹锡

樽前花下长相见,明日忽为千里人。
君过午桥回首望,洛城犹自有残春。

元日感怀

唐代 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唐代 刘禹锡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佳句传因多好事,
尽题稀为不便书。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唐代 刘禹锡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唐代 刘禹锡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名重三司平水土,
威雄八阵役风雷。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

唐代 刘禹锡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

唐代 刘禹锡

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
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
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金陵怀古

唐代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

唐代 刘禹锡

为爱逍遥第一篇,时时闲步赏风烟。
看花临水心无事,功业成来二十年。

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

唐代 刘禹锡

淮西春草长,淮水逶迤光。燕入新村落,人耕旧战场。
可怜行春守,立马看斜桑。
漠漠淮上春,莠苗生故垒。梨花方城路,荻笋萧陂水。
高斋有谪仙,坐啸清风起。

玄都观桃花

唐代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古词二首(一作讽古)

唐代 刘禹锡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

唐代 刘禹锡

旌旗入境犬无声,戮尽鲸鲵汉水清。
从此世人开耳目,始知名将出书生。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唐代 刘禹锡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陪崔大尚书及诸阁老宴杏园

唐代 刘禹锡

更将何面上春台,百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唐代 刘禹锡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城东闲游

唐代 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