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刘宗周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来梦里酸。错绣山河空一掷,注金身世打通盘。
终嫌世事稽文信,不见东山起谢安。寄语悠悠沈醉客,男儿事业尽多般。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六
潇潇琼玉数千竿,寄隐西窗半榻寒。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送祁世培北上 其二
晦昧尘土间,有物遗琼琚。一朝还故吾,欣赏知焉如。
什袭不足珍,清光照乘车。佩之以远行,夷险非所虞。
会当勤拂拭,莫羡他家玙。谅为天下宝,永使时艰纾。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七
雨色霏微碧润苔,溪桥清兴坐悠哉。野人何事掩关去,山鸟不啼排案来。
满地风光还自认,当门荆棘为谁栽。莫教衣絮行多碍,打破虚空證一回。
赠吴元水旧寅
真人自天际,有气如虹垂。精光跨斗牛,下连沧海湄。
邂逅逢故人,恍然隔世疑。岩廊未可问,丘壑欢相知。
积阴破微曜,天地开光仪。群龙正翱翔,云施贵及时。
皇虞久不作,珍重皋与夔。
阳谷道中辞春 其六
青峰入望初如沐,一半春前作客还。黄石不知何处是,教人指点谷城山。
阳谷道中辞春 其五
春入桃源许避秦,武陵舟子是前身。可令岁月随流水,一任莺花绻主人。
拜疏辞朝
阊阖云中拜纩旒,老臣无地展嘉谋。空遗梁笱平生在,忍负弓旌归去休。
进退一时存小节,功名自古诵先忧。今朝泪落征衫尽,赢得身閒似野鸥。
云门杂咏 其二
落日依依林杪晖,老僧相见把征衣。重来古寺传忠孝,惹得新辞和去归。
市虎暗随蕉鹿换,青山长待白云飞。当时化鹤人何在,容我生还丁令威。
避暑广福庵 其一
空山宜避暑,尽日老僧閒。时与微风会,偏来脩竹间。
清斋留福地,小品格禅关。万虑澄然后,孤云自往还。
大柳客店见高存之题壁慨然和之
马首西风衣满尘,喜来茅店见伊人。清言一唱盘山去,月在松梢露在筠。
和灌云叔怀古
长忆风流贺季真,承明乞得晚閒身。遗芬犹拾鉴湖曲,胜事空传明主恩。
老去不才同见放,新惊高唱孰为邻。烽烟满地今何世,是处深山学避秦。
寄怀李懋明兼呈王止敬
去年李公初罢官,今年复起行官垣。横金作翰何桓桓,淮阳不薄都尉权。
出入中外羡才难,胡公不投磻溪竿。自言臣故从长安,奉职无状乌台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归挂冠。青螺白鹭秋漫漫,心怀报国犹辛酸。
东西南北敢辞艰,会逢王公解浙鞍。颇言世路多巑岏,时乎感慨心愈閒。
相与怡然乐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宽。
寿健甫兄七十
吾家世明德,忠孝溯渊源。诞启司马公,奕奕清誉鶱。
递传诸子姓,遗泽流潺湲。我公正霞举,后先推季昆。
雁行虽稍疏,一气宛同根。相期绍祖烈,如奉指南辕。
犹忆通籍时,示我书绅言。千里始足下,清白当共遵。
时予尚童稚,多愧中心谖。蹭蹬世途久,双鬓如霜繁。
居恒失晏笑,急难呼在原。一日风波夷,相戒守田园。
因思偾辕犊,终输逸驾奔。贞不与俗绝,清尤避人援。
当其义所在,墨守失孟贲。以此衡出处,完璧谁与伦。
抽簪近十载,佩芷袭芳荪。声光归肃穆,珍重玙与璠。
老成日云谢,尚有典型存。公年视昔加,神气如朝暾。
届兹悬弧日,玉色清且温。勖哉忠孝思,先德留根痕。
愿举南山诗,千载长氤氲。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二
濯濯园中梅,矫矫雪中植。凡物贵后凋,君子尚消息。
稍逢天运周,春风意何极。但嫌少妩媚,妒彼桃李色。
孤赏赖伊人,庶以葆元德。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二
重来山月半含晖,啜罢甘泉又袒衣。草砌流莺惊暗度,松窠老鹤故迟归。
禅心欲印三更寂,福地亲占五彩飞。坐久不知零露重,顿教人世洗炎威。
还山小咏 其二
忍却痴心别帝乡,不堪归路九乡肠。上书自信终和氏,前席人疑待洛阳。
太息时艰何日济,感怀主眷与天长。悬知紫禁深深里,日昃犹传哺未遑。
过张湾 其一
张家渡口湾如织,绿水朱门望不极。夹岸枝枝杨柳垂,春烟犹带五侯色。
云门杂咏 其四
一座山僧伴一回,薄游如卧小崔嵬。永和遗帖停云散,王氏新碑染翰开。
看竹有楼随地主,乘风无阁待朋来。眼前兴废都相似,莫遣空林放酒杯。
阳谷道中辞春 其二
病客伤春归便休,沧浪一曲棹扁舟。抽簪及早宁非讣,不趁东风叹白头。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四 御史大夫懋明李公
肃肃丰裁亚相寒,匡扶九鼎和寒酸。欲存赵氏孤何处,枉泣公孙泪满盘。
燕市赓歌留正气,鹿岩风景绍新安。可怜一木难支处,遗句犹惭沟渎般。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94篇诗文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一
上云门
过凤林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九 司寇肖形孟公
和周我万
酬昆崙叔劝驾
赠王聚洲年友
采蕺歌
过张湾 其二
还山小咏 其一
即事用前韵 其三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二 大司农鸿宝倪公
即事用前韵 其一
挽周宁宇先生二首 其二
送祁世培北上 其一
云门杂咏 其五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三
阳谷道中辞春 其一
殉难日作三首 其三 绝命辞
云门杂咏 其八
谢恩口占
题百福衣
河干别诸父昆弟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五 宫谕湛陆刘公
酬别长安友人呈于参政张副院
游天衣寺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一
答
经梁武墓
挽周宁宇先生二首 其一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八
答陈生章侯
春日示王紫眉
还山小咏 其四
阳谷道中辞春 其三
官梅
同洪溟上人天衢弟登秦望
入云门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三 宪副四明施公
和杨龟山先生此日不再得吟示学者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四
云门杂咏 其七
殉难日作三首 其一 示秦婿嗣瞻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七 职方元升成公
即事用前韵 其四
送紫眉应试
过锡山同张奠夫访第二泉用濂溪先生萍乡诗韵
志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