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吴元水旧寅

赠吴元水旧寅

明代 刘宗周

真人自天际,有气如虹垂。精光跨斗牛,下连沧海湄。

邂逅逢故人,恍然隔世疑。岩廊未可问,丘壑欢相知。

积阴破微曜,天地开光仪。群龙正翱翔,云施贵及时。

皇虞久不作,珍重皋与夔。

诗人刘宗周的古诗

阳谷道中辞春 其二

明代 刘宗周

病客伤春归便休,沧浪一曲棹扁舟。抽簪及早宁非讣,不趁东风叹白头。

寄怀李懋明兼呈王止敬

明代 刘宗周

去年李公初罢官,今年复起行官垣。横金作翰何桓桓,淮阳不薄都尉权。

出入中外羡才难,胡公不投磻溪竿。自言臣故从长安,奉职无状乌台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归挂冠。青螺白鹭秋漫漫,心怀报国犹辛酸。

东西南北敢辞艰,会逢王公解浙鞍。颇言世路多巑岏,时乎感慨心愈閒。

相与怡然乐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宽。

阳谷道中辞春 其六

明代 刘宗周

青峰入望初如沐,一半春前作客还。黄石不知何处是,教人指点谷城山。

避暑广福庵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空山宜避暑,尽日老僧閒。时与微风会,偏来脩竹间。

清斋留福地,小品格禅关。万虑澄然后,孤云自往还。

酬昆崙叔劝驾

明代 刘宗周

何似蒹葭招隐篇,清饥如病兀如禅。东山久卧看儿辈,北极新班误壮年。

止合一鸣声已默,不闻三献足犹全。相逢若问桃源路,为报人间别有天。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五 宫谕湛陆刘公

明代 刘宗周

阴雨萧萧道路寒,一寒把袂一寒酸。周情孔思联声气,忧国伤时共郁盘。

十族止怜朋友在,九原谁问此心安。异时伊洛推人物,诚敬渊源似尔般。

云门杂咏 其四

明代 刘宗周

一座山僧伴一回,薄游如卧小崔嵬。永和遗帖停云散,王氏新碑染翰开。

看竹有楼随地主,乘风无阁待朋来。眼前兴废都相似,莫遣空林放酒杯。

过凤林

明代 刘宗周

云满峰头水满溪,一天杳霭路封泥。何来灵物干霄上,忽傍清辉振羽低。

陈迹漫凭千古吊,佳名重借后人题。匆匆逆旅俱行脚,底事伤心日又西。

送紫眉应试

明代 刘宗周

长杨犹未献,作赋拟西京。孰谓风尘日,能忘去住情。

临岐泣杨子,中酒病刘伶。蚤识先资器,弓旌慰圣明。

经梁武墓

明代 刘宗周

空山落照日阴晴,古木荒荒流水鸣。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

即事用前韵 其二

明代 刘宗周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天涯对酒呼明月,泽畔行吟问古渠。

小决行藏应得尔,只言老病亦非虚。清时饶有孤臣泪,百转江流意未除。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三

明代 刘宗周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赠吴元水旧寅

明代 刘宗周

真人自天际,有气如虹垂。精光跨斗牛,下连沧海湄。

邂逅逢故人,恍然隔世疑。岩廊未可问,丘壑欢相知。

积阴破微曜,天地开光仪。群龙正翱翔,云施贵及时。

皇虞久不作,珍重皋与夔。

和周我万

明代 刘宗周

重得溪桥句,悠然见白云。风流忆尔辈,感慨寄斯文。

境与身名尽,情从山水分。禅关如可叩,莫遣悟声闻。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二 大司农鸿宝倪公

明代 刘宗周

台阁文章星斗寒,风期与俗异寒酸。回澜紫海皆通汉,照乘明珠只走盘。

拟绝韦编年待假,争先殉节死逾安。读书所学知何事,蒙难坚贞尔许般。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九 司寇肖形孟公

明代 刘宗周

铁干冰心古色寒,清癯犹自带儒酸。云中鸣凤先归汉,榜下惊鸿起渐磐。

仕以教忠先教孝,生非求饱复求安。卞壶父子英风在,今古同情只一般。

题广孝别室得凫字

明代 刘宗周

泽畔行吟起宿凫,旅情嘹唳带僧孤。不辞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过辘轳。

小径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将雏。繁华莫问前朝事,止许西来度一芦。

还山小咏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晚年一出拜徵书,来往匆匆只岁馀。剩有丹心悬落日,仍随流水付东渠。

烽烟北望天垂断,鸿雁南征泽已虚。安得山中高卧稳,梦回尘虑尽删除。

还山小咏 其三

明代 刘宗周

风云一代感中兴,济济仁贤集九卿。莫惜埋轮三辅理,空闻补衮仲山名。

臣愚自放江湖去,主圣何难槛殿旌。为祝圜扉开诖误,怜才首自易中丞。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八 车驾伯玉金公

明代 刘宗周

燕市论交指岁寒,青青松柏望中酸。蚤腾汗血驹千里,骤折羊肠路几盘。

国难伤心甘誓死,亲闱无计问宵安。王陵有母同归死,留与傍人话两般。

刘宗周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9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