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四 御史大夫懋明李公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四 御史大夫懋明李公

明代 刘宗周

肃肃丰裁亚相寒,匡扶九鼎和寒酸。欲存赵氏孤何处,枉泣公孙泪满盘。

燕市赓歌留正气,鹿岩风景绍新安。可怜一木难支处,遗句犹惭沟渎般。

诗人刘宗周的古诗

殉难日作三首 其一 示秦婿嗣瞻

明代 刘宗周

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止水与叠山,只争死先后。

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

寿健甫兄七十

明代 刘宗周

吾家世明德,忠孝溯渊源。诞启司马公,奕奕清誉鶱。

递传诸子姓,遗泽流潺湲。我公正霞举,后先推季昆。

雁行虽稍疏,一气宛同根。相期绍祖烈,如奉指南辕。

犹忆通籍时,示我书绅言。千里始足下,清白当共遵。

时予尚童稚,多愧中心谖。蹭蹬世途久,双鬓如霜繁。

居恒失晏笑,急难呼在原。一日风波夷,相戒守田园。

因思偾辕犊,终输逸驾奔。贞不与俗绝,清尤避人援。

当其义所在,墨守失孟贲。以此衡出处,完璧谁与伦。

抽簪近十载,佩芷袭芳荪。声光归肃穆,珍重玙与璠。

老成日云谢,尚有典型存。公年视昔加,神气如朝暾。

届兹悬弧日,玉色清且温。勖哉忠孝思,先德留根痕。

愿举南山诗,千载长氤氲。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四

明代 刘宗周

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

万壑松风吹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

和周我万

明代 刘宗周

重得溪桥句,悠然见白云。风流忆尔辈,感慨寄斯文。

境与身名尽,情从山水分。禅关如可叩,莫遣悟声闻。

即事用前韵 其三

明代 刘宗周

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

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大柳客店见高存之题壁慨然和之

明代 刘宗周

马首西风衣满尘,喜来茅店见伊人。清言一唱盘山去,月在松梢露在筠。

拜疏辞朝

明代 刘宗周

阊阖云中拜纩旒,老臣无地展嘉谋。空遗梁笱平生在,忍负弓旌归去休。

进退一时存小节,功名自古诵先忧。今朝泪落征衫尽,赢得身閒似野鸥。

云门杂咏 其二

明代 刘宗周

落日依依林杪晖,老僧相见把征衣。重来古寺传忠孝,惹得新辞和去归。

市虎暗随蕉鹿换,青山长待白云飞。当时化鹤人何在,容我生还丁令威。

上云门

明代 刘宗周

平生事业在林阿,晚卜云门几度过。不尽名山恣俯仰,空馀亲舍倚嵯峨。

樵渔老伴分家计,烟水閒情付病魔。从此吾行亦已矣,茅庵应住白云窝。

还山小咏 其四

明代 刘宗周

水宿风餐系客舟,计程前日到沧洲。逢迎是处少郎吏,题品由他作马牛。

高阁祇堪容我辈,异时犹得免清流。一番扰扰成何用,身后能无青史忧。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八 车驾伯玉金公

明代 刘宗周

燕市论交指岁寒,青青松柏望中酸。蚤腾汗血驹千里,骤折羊肠路几盘。

国难伤心甘誓死,亲闱无计问宵安。王陵有母同归死,留与傍人话两般。

即事用前韵 其四

明代 刘宗周

古人不作见遗书,万事茫茫感慨馀。舂臼灌园空朽腐,鸱夷马革等沟渠。

莫言狂狷非中道,肯信须眉是子虚。行矣归休吾自老,空山蛛网挂檐除。

官梅

明代 刘宗周

梅蕊参差放,晴光转陆离。江春随浪点,山翠带星移。

乍慰乡心近,频留客梦悲。陇头人已断,好寄一枝谁。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五

明代 刘宗周

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初剩亦初馀。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

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三

明代 刘宗周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

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所愧还山去,生不辨黍稷。

谋生亦已疏,东皋有馀式。往年惜分手,怆恻长相忆。

良晤难再寻,行行发京国。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十 潜忠布衣

明代 刘宗周

韦布家风姓氏寒,里中世守一经酸。中朝遇变惊涂炭,幽谷何心赋考槃。

若个衣冠犹乞活,几时簪笏上长安。葵忱自昔倾阳处,廊庙山林岂二般。

云门杂咏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碌碌尘寰大梦酣,幽居胜事郡城南。秦山入望迎如辇,耶水回波织似蚕。

品入画图真第一,行逢仙岛恍成三。即看别业宜园去,也是陶庵与邵庵。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

是用鲜覆败,危途自匡敕。胡为适千里,强弩无末力。

终虞驽钝材,中道旷乃职。先民有典型,儒迹不终熄。

愿言后来人,聊从老马识。

阳谷道中辞春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客路辞春春可怜,客心愁对草如烟。凭将景物留春色,一路杨花燕子前。

经梁武墓

明代 刘宗周

空山落照日阴晴,古木荒荒流水鸣。下马独寻梁武碣,断文无复记台城。

刘宗周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9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