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三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三

明代 刘宗周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诗人刘宗周的古诗

阳谷道中辞春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客路辞春春可怜,客心愁对草如烟。凭将景物留春色,一路杨花燕子前。

咏姬仆

明代 刘宗周

我闻义仆有高永,事在河西祸永永。高公一死殉封疆,仆义亦与封疆重。

为臣死忠仆死义,纲常万古同一视。于滕复有姬公仆,节槩棱棱若符契。

姓名附见绝命辞,李子守务堪挥涕。守务之名何独彰,庙貌且与魏竖峙。

君不记前者白莲贼,倡乱滕阳越邹峄。妖术一呼千百群,所至空城挈家室。

贼兵未至官辄逃,纷纷不数丞尉职。岂无黄堂别驾尊,拥幰邹城如传客。

滕阳之令甫下车,恸哭巡城城已虚。贼从东方破门入,横来县堂索县符。

縳令不诛三日许,手执笏板身衣朱。再拜阖门乃雉经,凄凉官舍奴子俱。

魏竖遂以滕印完,收骸甫毕先后诛。贼党相顾多缩颈,慷慨义烈生不如。

封疆小吏分固尔,此仆此死何其愚。食人之禄分人忧,各为其主心非殊。

高台道傍筑京观,视彼完印功无算。缒城之日一筐免,捷书只奏都堂彦。

锦衣世爵身上卿,尽是平民膏血换。到今留得数空城,犹胜辽阳熊李窜。

因见近来官爵多,廉耻少,功名重,忠义小。板荡识忠臣,疾风知劲草。

高官与大禄,愿得太平保。凌阁拟形容,福堂享寿考。

虽有青史名,岂能及舆皂。我今一日扶起高参军、李侍郎,堂堂正气垂风霜。

要令节义高千古,身虽磔裂名犹芳。人生百年终一死,安能腼颜苟活坐取侯与王。

明代 刘宗周

三径行吟独倚栏,一春鱼雁报平安。人逢四十馀生半,病返林皋晚节难。

自昔孔门方鼓瑟,不闻曾点更弹冠。东周出处西周梦,都付浮云过杏坛。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一 太常磊斋吴公

明代 刘宗周

何人后死骨先寒,二十年来梦里酸。错绣山河空一掷,注金身世打通盘。

终嫌世事稽文信,不见东山起谢安。寄语悠悠沈醉客,男儿事业尽多般。

拜疏辞朝

明代 刘宗周

阊阖云中拜纩旒,老臣无地展嘉谋。空遗梁笱平生在,忍负弓旌归去休。

进退一时存小节,功名自古诵先忧。今朝泪落征衫尽,赢得身閒似野鸥。

还山小咏 其二

明代 刘宗周

忍却痴心别帝乡,不堪归路九乡肠。上书自信终和氏,前席人疑待洛阳。

太息时艰何日济,感怀主眷与天长。悬知紫禁深深里,日昃犹传哺未遑。

赠王聚洲年友

明代 刘宗周

天涯浪迹去匆匆,匿影韬光托冥鸿。东下望门谁破产,西归变服任投佣。

晨星数点兄还在,萍水交情命不同。若向潇湘逢屈子,卜居何似故乡中。

入云门

明代 刘宗周

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

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酬别长安友人呈于参政张副院

明代 刘宗周

弱柳千章锁凤楼,春风送客不胜愁。杜门重忆十年病,束发谁先天下忧。

消尽壮心吾自老,惊看歧路子何求。却教空谷传骊唱,落日浮云满帝州。

云门杂咏 其一

明代 刘宗周

碌碌尘寰大梦酣,幽居胜事郡城南。秦山入望迎如辇,耶水回波织似蚕。

品入画图真第一,行逢仙岛恍成三。即看别业宜园去,也是陶庵与邵庵。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八 车驾伯玉金公

明代 刘宗周

燕市论交指岁寒,青青松柏望中酸。蚤腾汗血驹千里,骤折羊肠路几盘。

国难伤心甘誓死,亲闱无计问宵安。王陵有母同归死,留与傍人话两般。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三

明代 刘宗周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赠吴元水旧寅

明代 刘宗周

真人自天际,有气如虹垂。精光跨斗牛,下连沧海湄。

邂逅逢故人,恍然隔世疑。岩廊未可问,丘壑欢相知。

积阴破微曜,天地开光仪。群龙正翱翔,云施贵及时。

皇虞久不作,珍重皋与夔。

酬昆崙叔劝驾

明代 刘宗周

何似蒹葭招隐篇,清饥如病兀如禅。东山久卧看儿辈,北极新班误壮年。

止合一鸣声已默,不闻三献足犹全。相逢若问桃源路,为报人间别有天。

明代 刘宗周

三径行吟独倚栏,一春鱼雁报平安。人逢四十馀生半,病返林皋晚节难。

自昔孔门方鼓瑟,不闻曾点更弹冠。东周出处西周梦,都付浮云过杏坛。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四

明代 刘宗周

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

万壑松风吹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

殉难日作三首 其一 示秦婿嗣瞻

明代 刘宗周

信国不可为,偷生岂能久。止水与叠山,只争死先后。

若云袁夏甫,时地皆非偶。得正而毙矣,庶几全所受。

阳谷道中辞春 其四

明代 刘宗周

放浪浮生未有涯,薄言春尽且还家。故乡留得青梅熟,烟雨村村刈麦麻。

哭殉难十公用前韵 其十 潜忠布衣

明代 刘宗周

韦布家风姓氏寒,里中世守一经酸。中朝遇变惊涂炭,幽谷何心赋考槃。

若个衣冠犹乞活,几时簪笏上长安。葵忱自昔倾阳处,廊庙山林岂二般。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八

明代 刘宗周

我来几度叩禅扉,击竹拈花老衲衣。执著两边都是病,悟馀一法竟何归。

略圈圆相形容似,才点些儿面目肥。不信道州先说破,劳劳此地觅皈依。

刘宗周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9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